中國對美加稅125%后,商務部繼續發力,新政策已出臺,美方連夜妥協,特朗普不等中國電話了?
自美方對華加稅145%后,中方多措并舉,一面對美加稅125%予以反制,一面在金融市場、經貿領域全面發力,消除美方加稅帶來的不利影響。據4月13日央廣網的消息,商務部加大力度推進內外貿一體化,多家行業協會聯合發布倡議書,呼吁商品市場、百貨商場、連鎖超市和電商平臺發揮各自優勢,全面擴展內銷市場。對此盒馬、永輝超市、京東和拼多多等行業巨頭積極行動,扶持國內外貿企業入駐。中國擁有全球規模人數最多的單一消費市場,如果把內需拉動起來,不但能應對美國關稅政策的威脅,還能一鼓作氣地擺脫對海外市場的依賴,為國家經濟安全保駕護航。
中方的做法釋放出明顯信號,那就是中國已經對美國市場不抱幻想,轉而尋找新的需求,這是一場持久戰,如果探索成功,美國的“關稅大棒”將形同虛設。美方嗅到了不妙,4月11日晚間,美方連夜宣布對智能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實行關稅豁免,13日,美國總統特別任務特使格雷內爾對記者表示,特朗普有意與中國進行談判,他認為擺脫中美貿易對峙局面至關重要。
不難看出美方試圖想對華服軟,在關稅施壓無效后,特朗普自知等不到中國的電話了,開始對部分中國輸美商品“開綠燈”。要知道聯想、微軟、蘋果等美企在華有大量生產線和市場,美國的智能手機、電腦等商品大部分都來自中國,繼續加稅只會提高美國消費者的生活成本。
貿易戰沒有贏家,但中方要做兩手準備,美方政策的不穩定性有目共睹,即便與中國和解,但對華加稅隨時有可能卷土重來,最好的方法是把市場掌握在自己手中。一方面要繼續開辟國內市場,把外貿轉內銷的政策繼續下去,形成國內市場為主、國際市場為輔的經貿格局。另一方面要甄選好敵人與伙伴,選擇政策穩定、對華友好的國家和地區進行投資或出口,避免未來受到美方政策的影響而蒙受損失。在當下美國的政治生態下,指望中美握手言和并不現實,在特朗普的大國競爭定位下,中方要在經貿、能源、資源、科技甚至軍事領域做好萬全準備。
從中美關稅博弈的不同表現,明顯看出三點信息,一是中方已對美放下幻想,妥協和讓步只會遭到更大的壓迫,勇于反制并維護自身權益成為主旋律。二是美方正朝著深淵狂奔,特朗普對貿易逆差的誤解,對世貿經濟體系的破壞,對美國信用的沖擊,正在迅速消耗美元體系,世界各國都在考慮如何避險。三是尊嚴只在劍鋒之上,國際社會的規則一直沒有變,唯有具備足夠的實力和本錢,才能應對各種風險挑戰,只有發展才是硬道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