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將爺
開局一幅圖:
上面這段言論,讓互聯網博主“何同學”翻車了,網友批評他“太傲慢”“尖酸刻薄”。今天,各大媒體也都在報道這事。
這事給我的觸動還蠻大,推人及己,想再和大家再說說“我為什么如此悲憫”。
在這公號上,關于情感表達,我用最多的詞,就是悲憫,有幾十篇文章,標題都有這詞。
以前,寫到一些生命被踩踏生命的現象,我還會說自己在掉眼淚。對此,有人曾說“矯情”。其實,那是我真實狀態。后來,我也克制了,不說了。
但,悲憫一直都是我的精神底色。活到這把年紀,依然還是心太軟,看到世間不平事,看到民生疾痛,眼睛就是不爭氣。
對何同學翻車這事,我已經沒有半點憤怒了。但,又覺得挺悲哀的,為這個時代丟掉了悲憫。
還先說幾句何同學吧。
幾年前,何同學的視頻“5G到底有多快”火了,后來,他采訪蘋果CEO蒂姆·庫克上了熱搜,成了這個領域頭部大V了。
這種垂直領域頭部博主吸金量是很大,要比我昨天說的那個“又被舉報了的唐尚珺”(點開藍色超鏈接閱讀)高上百倍千位。
說何同學現在已經成為財富精英階層,是并不為過的。
在我心中,科技是和文明連體的,文明是和悲憫同生的。對這個科技類博主的”尖酸刻薄“,我最大的遺憾,是因為他代表這類人的文化自覺。
他們財富在向上升長,人性人格在向下降落。
相對于何同學上次因為抄襲翻車道歉,這次何同學對網約車司機態度翻車,無疑是當前精英階層對待普通民眾缺乏深度悲憫的一面鏡子。
何同學這次是在做一個引導公共人性趨惡的公共導向。
本來,“打網約車該不該給好評”純屬個人行為,也是很具體的。
比如,網約車內環境干不干凈、有沒有煙味,司機行車路線是否經濟節約、服務態度好不好等等,都可以拿來作為給不給好評的前提條件。
問題是,何同學是統而籌之,不分細節,針對了網約車司這樣龐大的群體。
他公開主張“直接拒絕”,并稱這是克服“討好型人格”的鍛煉方式,這樣的公共表達,缺乏起碼的公共悲憫和人性關懷。
很多人在把網約車司機這個龐大人群稱為“社會底層”,我個人認為未必恰當。畢竟,有些開網約車的人,是兼職,自身經濟條件沒那么不堪。
但是,看問題,得看整體基本面,得抓主要矛盾。
在當前就業艱難環境下,有兩個職業已經成為人們討生活的普遍選擇,一是外賣小哥,二是網約車司機。
事實上,大量城市白領,包括一些大廠被辭員工,都不得不擠入網約車司機這個群體。
這個行業是極卷的。很多網約車司機一天工作十大幾個小時,顧客的好評對他們來說極其重要,因為他們收入構成,受制于平臺的賞罰。
世易時移。把今天的“網約車司機”說成是老舍先生筆下的“駱駝祥子”,真不算太過夸張。
這個行業,是在掙血汗錢,也是在拿命換錢。他們值得尊重和悲憫。
何同學把給網約車司機好評條件設置為“除非服務真的很好”,給人一種“地主對待長工”的居高臨下感。
特別是,他主張以“直接拒絕”來作為克服“討好型人格”的鍛煉方式,這就是通過踩踏他人的尊嚴,來成全自己的傲嬌,顯然是失德了。
這,才是何同學翻車挨罵的根本原因。
很多網友認為,何同學把自己向網友討要“一鍵三連”視為正當需求,卻把司機向他索要好評當作自己鍛煉工具,這是典型的不平等,是刻在而骨子里的“特權意識”。
還有很多網友拿何同學和庫克對談時的狀態進行對比。
對待庫克,何同學極其卑微、拘謹、拘謹,而對對待網約車司機,則極為傲慢、踩踏、俯視。如此差異,折射人性變異。
不要低估民意的智慧和理性,大家批評何同學,其實是在提醒我們每個人,不要有點錢了,有點地位了,就忘記“做個人吧”這句靈魂警示。
回到開頭,說說我為什么認為,今天沒有什么比悲憫是更需要的情感道德。
大約五年前,我在這個公號寫過一篇文章,叫《》(可點藍色字體閱讀),講的是大家可能已經忘掉繆可馨小朋友的墜亡事件。
但,我忘不了,特別是其中有個細節——對著把繆可馨變相逼死的袁老師,家長群里的38位家長,集體地袁老師行為點贊。他們用豎起諂媚的大拇指,宣告自己是一群喪尸型人格。
其實,這些年,我寫作有時確實有憤怒情緒,有些文章攻擊性強實很強。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對著那些失去良知悲憫的惡權。
原諒我簡單重復點代表性事件。
老鐵可能知道,我當年批評最猛最狠的是武漢市中心醫院原書記蔡莉。我對蔡書記惡感生成的一個重要緣由,就是當時這家醫院有多名奮戰在一線的醫務人員都失去生命了,而蔡書記五十多天未進病房的蔡書記,后來做的第一件事,是給自己安裝舒適的床,以及淋浴設備。
你不洗那熱水澡,真會死嗎?
往事已矣,我也因批蔡大人遭過難,不說也罷了。
還有一個女人,也被我罵得極兇,后來線下還發生過撕扯,她就是山東平度那個王麗書記。
當時,這個小權力為控制民眾,竟然如此預謀極惡手段,恐嚇上訪者:
他們家可還有兩個小孫子,肚子里的還有一個,嗷,你把這個話轉達給他。 你放心,我豁上了,我有一百種方法去刑事他兒子。
連對腹中孩子都不放過,這是怎樣的人性災難?
一年后,北京同樣出現“他的軟肋其實是他兒子”這樣的權力歹念。
當時讓我心如刀絞,以至于批評言論用詞太過生猛,總在犯忌。
這兩年,我漸漸不再寫有關悲憫的文字了,上一次聚焦這個詞,就是這篇《》(可點藍色字體閱讀)。
那時,我也開始明白,僅僅停留在道德表面和人性層面的呼喚,似乎無法阻擋這個社會失去悲憫的進程。
顯然,相較于莫言的筆力和思想,我這樣平凡的寫手表達太過蒼白,所以,我才通過那篇文章,傳播莫言關于“悲憫”這樣的深刻呼喊:
民眾,竟然如此預謀極惡手段,恐嚇上訪者:
只有描寫了人類不可克服的弱點和病態人格導致的悲慘命運,才是真正的悲劇,才可能具有‘拷問靈魂’的深度和力度,才是真正的大悲憫。
這是智者對時代的悲憫。
聯系我們這個社會的人性弱點和病態人格,我認為,有點錢了,有點權力,為何就忘了自己是個人了,仍是最值得拷問我們靈魂的命題。
不經意間,文章又寫長了,得迅速收尾了。回到何同學翻車這事上,這個人的“傲慢狂大”和“尖酸刻薄”,其實還是了文化的毒。
怎么治呢?科技博主可能讀書是少了點,我多少算是個讀書博主,今天就送何同學一首魯迅先生的這首冷門詩吧:
贈鄔其山
魯迅
廿年居上海,每日見中華。
有病不求藥,無聊才讀書。
一闊臉就變,所砍頭漸多。
忽而又下野,南無阿彌陀。
我還是希望何同學自己去悟一下,大先生在上世紀30年代初的大環境下,為什么要寫出這樣的詩行。
其中那句“一闊臉就變,所砍頭漸多”,就是在揭露出軍閥得勢后手段之兇殘,視百姓為草芥。
而對反對他們的人,更是極盡迫害,屠刀之下冤魂無數。
南無阿彌陀佛!
何同學,你是不是也成了“人一闊,臉就變”的那種失去悲憫的變色龍了呢?
PS:全文完。共2822字。周末,繼續隨手寫寫,又寫長了。借這個事,給大家說些舊事。今天就推薦魯先生書,適合學生版,讓人成為有人格的人。懇請大家關注小號“谷小九”。
我以后,會多在那發些時評。也請大家掃下面二維碼,同時,能加我一個星標,或者加好友,以保能及時找到我,謝謝各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