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談戰斗繳獲的時候,我們經常提到某某戰役繳獲了多少槍炮武器;這時候有讀者就說了,光是繳獲武器了,那彈藥該怎么辦?
其實彈藥問題的解決有兩個途徑:
第一:戰爭年代我軍創立的軍工部門會著重制造彈藥,在彈藥制造方面的力度要大于制造武器;甚至為了提升彈藥產量,還會專門搜集彈殼以制造復裝子彈。
第二:在作戰過程中,能夠繳獲武器裝備,當然也能繳獲到彈藥;如果是殲滅戰的話,繳獲到的彈藥甚至數量會相當可觀,甚至于超過作戰消耗。
對于有些大勝仗來說,繳獲到的子彈數甚至比我軍戰前準備的彈藥都多——1947年11月的石家莊之戰就是如此。
解放石家莊的戰役背景是:華北我軍野戰主力剛剛在清風店殲滅了從石家莊向保定方向機動的第3軍軍部及第7師、第22師第66團(隸屬于第16軍,但配屬給第3軍使用),殲敵13000余人。
這導致了石家莊的守軍的主力部隊大減,正規軍只剩下第32師。
雖然國民黨軍從保定空運了一個獨立團(原劉化南暫編第32師第6團),當地還有3個保安團以及10多個縣的保、警隊伍,使得守軍總兵力超過24000人,但其中的精銳主力顯然不多。
我軍為了乘勝解放石家莊,集結了晉察冀軍區幾乎所有的主力部隊,并準備了各種子彈150萬發。
當時我軍肯定是有兵力優勢,而且在炮兵火力上也更強,但在槍彈儲備量上其實不如石家莊守軍多。
首先,作為比較孤立的城市堡壘,為加強防守計,國民黨軍本來就在石家莊囤積了不少槍彈。
盡管第3軍軍長羅歷戎率領第7師北上時帶走了不少彈藥,但所留的彈藥仍然不少。
而且當時老蔣特別關注石家莊的防御,甚至親自給第32師師長劉英發電,指示作戰原則并允諾空軍將全力助戰。
另外老蔣還給聯勤和空軍方面下令,要求補充石家莊守軍40挺機槍和100萬發子彈。
據郭懺在11月11日匯報稱,據華北方面的第5補給區統計,自10月28日至30日(清風店戰役后),已空運勃然輕機槍40挺,七九子彈921000發,六五子彈12000發,八二迫擊炮彈225發、六零迫擊炮彈200發、手榴彈1900枚。
從實發數量來看,40挺機槍下發到位,子彈雖然沒到100萬之數,但也發了90多萬發,此外還有幾百枚迫擊炮彈和近2000枚手榴彈。
依靠戰前補充的這批彈藥,顯然使得石家莊第32師的儲備更加充裕。
解放石家莊之戰從11月6日拂曉開始,到12日中午前結束,總計用時六個晝夜,共計斃傷俘敵22677人,后續攻殲了元氏的保安第5團后,殲敵數則上升到了24288人。
不計元氏之戰的話,石家莊攻城作戰的時間很快,敵軍大部為俘虜,故而繳獲武器彈藥量相當大。
其中新華社晉察冀前線在11月21日所報的石家莊之役戰果中,提到繳獲子彈為152萬余發各種子彈。
而華北軍區政治部編引的《解放石家莊》所提的詳細子彈數為1552186發。
但不管哪個數據,都超過了150萬發——比晉察冀野戰部隊戰前準備的子彈都要多,而且比戰前老蔣緊急補充的90多萬發也要多不少。
換言之,石家莊守軍直到覆沒時,連自己原有的子彈也沒有用完,還剩下幾十萬發,而老蔣緊急補充的子彈則基本不用使用,就被全數繳獲了。
而晉察冀野戰部隊當時準備的彈藥也肯定沒有用完,這樣的話繳獲的子彈抵消掉消耗的子彈,還會富余好多,足以令我軍再發起新的戰役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