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文章后,歡迎留下您的想法和收藏,一起與更多讀者交流,并持續關注后續動態。
前言
近期中美之間的關稅爭端愈演愈烈,美國這種經濟霸權行為簡直讓人憤怒!不過中國并不畏懼這樣的壓力,無論對方采取何種手段,我們都能夠從容應對。
根據CNBC的最新消息,白宮一名高層透露,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的關稅已經再次飆升至145%。
與此同時,在國內市場,許多美國產品依然暢銷。有些看起來非常本土的商品,實際上卻是美國企業的搖錢樹。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那些隱藏在我們身邊的美資品牌。
日用品
中華牙膏以紅白配色加上毛筆字的設計,怎么看都像是地道的國貨。然而早在1994年,這個品牌就被聯合利華收購了使用權。雖然聯合利華總部位于倫敦,但背后有不少美國資本的身影。他們在中國市場不僅銷售牙膏,還涉及洗衣粉、洗發水、護膚品等多個領域,奧妙、力士、凡士林等知名品牌均出自其手。
另一個日化領域的巨頭是美國寶潔公司。飄柔、海飛絲這些經常出現在廣告中的洗發水品牌,以及汰漬洗衣粉、佳潔士牙膏,都是寶潔旗下的拳頭產品,每年的銷售額可達數百億人民幣。
飄柔雖然是一個帶有中文名字的品牌,但實際上它是美國寶潔公司的核心品牌。上世紀80年代進入中國市場時,它通過邀請港臺明星代言并在央視投放大量廣告,成功塑造了國民品牌的形象,至今仍有不少人誤以為它是國產品牌。
美國企業深諳中國消費者的心理,悄悄收購本土品牌后,保留原有的包裝和名稱,甚至繼續打著百年傳承的旗號進行宣傳。當消費者形成使用習慣后,再逐步替換原材料或調整配方,悄無聲息地完成了品牌的轉型。
更令人氣憤的是,這些日化品牌偶爾還會引發爭議。比如護舒寶的某些廣告曾因涉嫌侮辱女性而遭到批評,舒膚佳也曾被指責存在性別歧視問題,但它們的銷量卻絲毫未受影響。
還有大家熟悉的國民面霜大寶,這個經常被美妝博主推薦的產品,早在2008年就被美國強生公司收購。如今在超市中常見的強生嬰兒、露得清、邦迪創可貼等品牌,全都隸屬于這家美國公司。
食品類
超市冰柜里的速凍水餃、火腿腸等日常食品,看似充滿本土特色,但實際上背后都有美國資本的身影。
哈爾濱啤酒這個誕生于1900年的中國老牌啤酒,2004年將99%的股份出售給了美國公司。美國公司接手后,利用哈啤的銷售渠道大力推廣自家的百威啤酒,后來甚至在哈啤原料中添加嘔吐毒素,企圖摧毀這一本土品牌。盡管包裝沒有變化,但現在的哈爾濱啤酒已經成為美國公司生產的產品。
金龍魚這個從90年代起就在央視狂轟濫炸打廣告的品牌,包裝上印著鮮艷的五星紅旗,還請奧運冠軍林丹代言,努力營造愛國品牌形象。然而,它的背后站著全球四大糧商之一的美國ADM公司,僅去年一年就在中國創造了2388億元的銷售額。
冰柜里常見的灣仔碼頭水餃,包裝上印著慈祥的戴頭巾阿姨,很容易讓人誤以為是地道的香港品牌。這個品牌的創始人確實是一位中國人。上世紀70年代,一位山東母親帶著兩個女兒前往泰國投奔丈夫,卻發現丈夫早已另娶他人。走投無路之下,她推著木頭小車在香港灣仔碼頭賣水餃,逐漸把灣仔碼頭做成了知名品牌。
1997年香港回歸前夕,美國一家食品巨頭通過收購哈根達斯母公司的方式,也將灣仔碼頭納入麾下。如今,每賣出一袋速凍水餃,都會為美國公司帶來利潤。憑借保留傳統包裝和創始人的形象,這個外資品牌至今仍被視為中國的家鄉味道。
雙匯火腿腸也是美國公司的產品。雙匯成立于1958年,原是河南肉聯廠,曾是計劃經濟時代的模范單位。90年代,雙匯引進國外設備轉型制作火腿腸,迅速成為國民零食,被認為是國產驕傲。然而在2007年,美國高盛集團通過資本運作取得了雙匯的控股權。
雖然現在雙匯的管理權回到了中國人手中,但企業利潤已經被外資分走了大半。當年引進的國外生產線和簽訂的協議,讓這款國民火腿腸成為了外資的長期提款機。如今每一根火腿腸的利潤,都有一部分流向華爾街。
辨別真偽國貨
這些外國公司玩弄的手段可謂層出不窮,專門挑選老百姓信賴的老牌子下手。像哈啤、中華牙膏這類擁有百年歷史的品牌,在被收購后通常會保持外包裝不變,甚至連廣告詞也繼續主打情感牌。等到消費者被吸引住之后,便開始在隱秘之處動手腳。
一旦取得控股權,這些公司就會啟動營銷攻勢,無論是邀請明星站臺還是開展愛國營銷活動,都有可能誤導中國消費者。他們深知中國人對老字號的情懷,因此專門收購具有歷史底蘊的品牌,再搭配非遺工藝、百年傳承之類的廣告語,從而讓消費者陷入迷局。
作為消費者,我們也應該擦亮雙眼,支持真正自主創新的國產品牌。畢竟,購買一瓶外資啤酒或一桶外國食用油,實際上是在為別人的GDP做貢獻。只有當我們學會用錢包投票,才能推動更多真正的國貨崛起,打破這些假國貨的市場壟斷。
那么如何分辨一個品牌是否為國貨呢?首先需要了解企業的背景信息,現在通過手機查詢工商信息非常便捷,天眼查、企查查等工具都能派上用場,重點查看控股股東是否有外資背景。例如,“益海嘉里”這個名字聽起來像是中國公司,實際上是新加坡豐益國際的子公司。同時還需要留意品牌的歷史變遷,比如哈爾濱啤酒現在屬于百威亞太,大寶則歸強生所有,這些信息都可以在官網查詢到。
千萬不要被表面現象所迷惑,有些商品包裝上印著中國結,邀請明星代言,頻繁在央視投放廣告,很可能就是外資品牌。下次購物時,別只看廣告,記得翻到包裝背面查看生產商信息,說不定會有意想不到的發現。
結語
對于消費者而言,每一次購物都是在用錢包表達立場。只有支持真正自主創新的國產品牌,才能打破外資的壟斷局面。畢竟,買一袋外資水餃或一瓶外國洗發水,實際上是在為別人的GDP添磚加瓦。只有當我們學會識別這些假國貨,才能更好地支持真正的國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