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如果繼續下去,國內的房價會首當其沖!
中美貿易戰開始持續升溫。美國在4月10日突然宣布對中國商品加征84%的關稅,這明擺著是要打壓中國商品在美國的競爭力。
咱們也很快拿出了反制措施,立馬宣布對美國商品也加征同樣的關稅。
商務部宣布:從現在起,所有從美國進口的商品,也同樣加征84%的關稅。
面對貿易戰的不斷升級,很多人也挺擔心,照這種趨勢下去,經濟增長可能受到影響,從而影響到普通大眾收入的增長,加劇對房價的沖擊。
而有行內人士表示,這場貿易戰要是再打下去,最讓人擔心的就是房價了。為啥這么說呢?讓我們掰開揉碎講清楚:
第一,貿易戰導致房子會更難賣
首先,出口企業日子難過:
如果貿易戰持續,出口企業的產品成本上升,進而導致競爭力被削弱,加劇訂單量下降。
這種趨勢下,有的企業為了“活下去”,就只能采取降薪裁員,導致大量從業人員面臨收入下降,甚至失業。最終原本有購房需求的群體也會因此推遲購房計劃。
其次,投資客不敢出手:
如果貿易戰持續,就會給國內經濟增長帶來較大的變數。經濟前景不明朗,炒房客就會更急于賣房套現,加劇市場掛牌量上升,導致房價下行壓力增大。
第二,不同城市影響不一樣
如果貿易戰繼續下去,會導致外貿依賴型城市的房價加速下跌。
比如深圳、蘇州這些靠外貿吃飯的城市,在這一輪貿易戰中的影響可能更大;
成都、武漢等這些內需型城市影響相對較小。
不過最近也有不少人預測,一線城市頂級豪宅會上漲,這話還是要理性看待,畢竟頂級豪宅價格動輒單價幾十萬/㎡,泡沫也是最大的。
當前大家都在高喊“現金為王",高凈值人士也不傻,他們不會用自己的資金如里面試水,更不會盲目買入“進場容易,出場難”的豪宅。
第三,物價可能要漲
貿易戰增加雙邊關稅,國內部分進口商品價格也會跟著上漲,比如進口的電子產品、日用品等等,尤其是依賴于于從美國進口原材料的商品,原材料價格的上升,必然轉嫁到終端市場,最后價格上漲也就不足為奇。
而且,我國每年會從美國進口大豆、豬肉、玉米等農產品,由于進口成本上升,這些農產品的價格也會同步上升。
屆時物價上漲以后,老百姓的生活成本也會跟著上升。
所以,面對這種可能面臨的通脹壓力,或許央媽也有可能會通過加息來應對。如果房貸利率同步上調,購房者的持房壓力也將上升,進一步壓縮市場成交。
比如最近,身邊就有不少買賣國外大品牌手機的朋友透露,市場價格明顯比過去上漲了近20%,所以關于物價上漲這事,大家要理性看待。
第四,外資可能撤退
隨著貿易戰的不斷升級,會加劇國際資本的撤離的進程。國內房地產泡沫本身較高,比如北上深這樣的大城市,老百姓不吃不喝40年才買得起房,二三線城市雖然價格低一些,到普通人買房起碼也得二三十年。
房價收入比居高不下,一旦國際資本因為貿易戰導致不看好國內樓市,可能為避免資產縮水,加速撤離,屆時,就會給房地產市場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
面對這種趨勢,我們或將出臺利好救市,比如降息降準。但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普通大眾口袋癟了,要穩住市場并非易事。
再加上貿易戰的出現和國際資本的撤離等等,市場一旦信心再度下行,選擇觀望的氛圍就會更加濃厚。
所以,現在就需要通過出臺一一系列救市利好措施,來保持房價的相對穩定,避免短期內房價出現避免大起大落,最終達到房價”軟著陸“的目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