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陽晚報全媒體記者 袁碩望
近日,岳陽籍84歲老作家袁泉的長篇小說《紅塵》之《風水輪流轉》在《當代作家》發表,并榮獲一等獎。
這部圍繞時代變遷中人物命運起伏展開的作品,不僅是袁泉數十年如一日文學功底的高度凝練,更是他一生執著追逐文化理想的生動寫照。
從湘北山區懵懂的少年,到著作等身的資深學者、畫家、攝影家、詩人、作家,袁泉憑借一支靈動的筆,加上洞察世事的鏡頭,在文學、藝術、文化研究的廣闊天地里,始終以追光者的姿態,破浪前行。
從畫筆到詩心:山鄉少年的藝術覺醒
1941年,袁泉出生于湖南臨湘忠防錦上屋紫閣沖。這里山巒連綿,綠水悠悠,在這片充滿靈秀的土地上,袁泉與藝術結下了不解之緣。
小學二年級時,一本由遠房嫂子贈送的畫集,如同一把神奇的鑰匙,為他打開了藝術的大門。袁泉如癡如醉地臨摹著畫集中的蔬果鳥獸,用他那稚嫩卻飽含熱情的筆觸,探索著美的邊界。
步入中學,袁泉不再局限于臨摹,而是積極投身于寫生創作。他的作品憑借獨特的視角和精湛的技藝,頻繁亮相臨湘縣文化館。其中,《補衣歌》更是脫穎而出,被送往省級展覽,引得眾人矚目。不僅如此,臨湘一中還為這位才華橫溢的少年舉辦了個人畫展,成為校園里一段佳話。
命運的奇妙饋贈總是在不經意間降臨。因出眾的繪畫天賦,袁泉獲得了美術老師向繼努的青睞。向老師不僅委以他管理學校圖書室的重任,還將圖書室的鑰匙放心交予他。在那彌漫著淡淡書香的圖書室里,袁泉如饑似渴地閱讀著五四先賢的經典著作,郭沫若、海涅等詩人的浪漫詩篇,更是讓他沉醉其中。袁泉常笑談,自己曾為心儀的校花寫下情詩,那青澀的筆觸,恰恰是詩與畫相互碰撞的生動體現。
1963年,袁泉考入武漢大學圖書情報專業。盡管與夢寐以求的美術名校擦肩而過,但他心中對藝術的熾熱火焰從未熄滅。大學四年時光里,他左手緊握畫筆,描繪山川湖海;右手揮動詩筆,抒發心中豪情,將青春歲月精心鐫刻成一篇篇詩畫交織的絕美篇章。
即便畢業后被分配到部隊農場勞動,袁泉也未曾放下對藝術的熱愛,他自編詩畫集,可惜這本承載著他青春記憶的詩畫集,在一場無情的洪水中被沖散。然而,這段經歷卻為他日后波瀾壯闊的文化征程埋下了希望的種子。
《書窗》燃燈:基層文化人的理想突圍
1979年,袁泉調入通城縣圖書館。彼時,基層文化領域一片荒蕪,人們對文化的渴望難以得到滿足。袁泉敏銳地察覺到這一現狀,心中萌生了一個大膽且極具前瞻性的念頭:創辦《書窗》雜志,為廣大讀者打開一扇通往知識與文化世界的“讀書之窗”。
為了實現這個理想,袁泉毅然伏案改稿。他四處奔走,積極組織當地文化界人士,成立了《書窗》雜志編委會。
在眾人的共同努力下,用鋼板蠟紙刻印的首期雜志終于問世。令人驚喜的是,這份看似簡陋的刊物,一經推出便獲得了姚雪垠、臧克家、駱文、徐遲、張志明、管用和等作家和詩人的高度贊譽,通城縣委更是特批專款,支持雜志的后續發展。
《書窗》宛如一方肥沃的文化沃土,孕育了無數文學新星。梁必文、徐魯等文壇后起之秀,正是在這里嶄露頭角,他們的多篇作品被《詩刊》《長江文藝》等知名刊物轉載,受到廣泛關注。
時任中國作協副主席劉賓雁為《書窗》題詞:“這是一個奇妙的窗口,通過它,可以發現生活的奧秘。”
袁泉以《書窗》為火炬,照亮了基層文化的黑暗夜空,讓更多人感受到了文化的魅力。
20世紀80年代末,袁泉調任中南民族大學圖書館館長、美術系主任。在新的工作崗位上,他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在學術研究與文學創作的道路上齊頭并進。他相繼出版了《中國古籍整理學》《中國青年詩人精品精評》等多部具有深遠影響力的著作,散文詩集《南湖情深》更是有幸獲得冰心先生題寫書名,一時傳為佳話。
他的散文詩作《流放的汨羅江》等更是廣為流傳,這一時期,他的詩作跨越國界,遠播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成為臨湘和通城“文化出海”的第一人。
不僅如此,袁泉還積極化身文學賽事的“伯樂”,精心策劃“黃鶴樓杯”“洞庭湖杯”等多項全國性文學大賽。在賽事籌備過程中,他嚴謹細致,認真對待每一份參賽作品,憑借敏銳的眼光,發掘了大批新銳作家,為中國文學事業的蓬勃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新鮮血液。
當有人問及他如此忙碌究竟圖什么時,袁泉堅定地回答:“文化的火種,總要有人傳遞。”
追光無界:杖朝之年的文化遠征
退休后的袁泉,沒有選擇安享晚年,而是華麗轉身,成為一名“跨界追光者”。
他憑借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敏銳的洞察力,提出“地域文化”理論,大力倡導“天人合一”的旅游開發理念,為黃龍山、龍窖山、云溪洞等景區規劃了獨特的文化底色,讓這些地方在旅游開發的過程中,充分展現出濃厚的文化魅力。
與此同時,袁泉扛起相機,踏上了行走山川的征程。他用鏡頭捕捉自然之美,《紅葉紅遍大別山》《秋菊冬雪喜相逢》等攝影作品,宛如流動的詩篇,以獨特的光影和精妙的構圖,展現了自然與人文的和諧共生。
其中,他為袁隆平院士拍攝的肖像作品,更是得到了院士本人的高度認可。袁隆平院士珍藏此作品,并被攝影界多位名家稱贊其“抓住了科學家的魂”。
84歲這一年,袁泉憑借《紅塵》之《風水輪流轉》斬獲大獎,這部作品被評論家譽為“一部小人物的時代史詩”。面對接踵而至的贊譽,袁泉依然保持著謙遜淡然的態度,他平靜地說:“寫作是修行,追光者永不退休。”
如今,袁泉依舊每日伏案寫作,全身心投入到《紅塵》系列的創作中。他將鏡頭對準市井煙火,用細膩的筆尖流淌出對歷史的深刻沉思。
從湘北山鄉到荊楚大地,從蠟刻鋼板到數碼鏡頭,袁泉生動詮釋了“文化追光者”的堅定信仰。
他曾在散文詩中寫道:“但愿這帶血的歌,能喚起你對生活的熱戀。”
如今,這位白發蒼蒼卻依然精神矍鑠的追光者,仍在文化的道路上奮勇前行,續寫屬于他的傳奇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