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2025賽季的CBA季后賽附加賽中,山東高速男籃以0:2的懸殊比分被北控男籃橫掃出局,這一結果讓山東球迷們大失所望。而在這兩場比賽中,球隊內線核心陶漢林的離奇遭遇,更是成為了球迷和媒體熱議的焦點——邱彪為何棄用陶漢林?是陶漢林技能下滑,還是另有隱情?
回顧本賽季,邱彪執教山東男籃后,可謂是雷厲風行,開啟了大刀闊斧的重建計劃。他將賈誠、焦海龍、劉冠岑、張輝等一批山東本土球員清理出隊,換上了來自五湖四海的新面孔,一時間,山東男籃陣容煥然一新。然而,在這場“換血”風波中,陶漢林的處境變得愈發微妙。如今球隊中山東本土球員寥寥無幾,僅剩下陶漢林和表現不佳的陳培東,陶漢林在隊中的地位也因此變得更加特殊。
首戰主場對陣北控,陶漢林在有限的25分鐘出場時間里,高效砍下14分10籃板3助攻,正負值高達+19,領跑全隊。他在場上的活力與作用顯而易見,尤其是在第三節,他連續補扣得手,幫助球隊在攻防轉換中贏下6分的優勢,成為球隊一度反超比分的關鍵人物??烧l能想到,次戰客場,這位功勛老將的出場時間竟驟降至5分22秒,全場3投0中僅靠罰球拿到2分,數據慘淡。當他被死死按在替補席上時,山東隊的內線瞬間門戶大開,北控雙塔薩林杰和沈梓捷聯手肆虐籃下,合力砍下32分22籃板,而山東隊的內線球員則被打得毫無還手之力,禁區成為了對手的得分提款機。
從數據來看,陶漢林在場時,山東隊籃板率提升5.5個百分點,防守效率從聯盟第18躍升至第6。如此關鍵的球員,為何會被棄用?難道真的是陶漢林技能下滑嚴重嗎?不可否認,這兩年陶漢林的數據有所下滑,與邱彪的戰術體系變化也有一定關聯。邱彪推崇現代籃球打法,要求中鋒具備出色的換防能力,能夠頻繁參與高強度輪轉,而33歲的陶漢林,身體機能下降,確實難以完全適應這樣的戰術要求。減重30公斤后,他雖然垂直起跳高度提升8厘米,但連續起跳能力下降,籃板球數據跌至生涯第二低的6.8個,在防守沈梓捷時,力量對抗評分從92分降至78分 ,被對手用背身單打連續得分?!耙运俣葥Q對抗”的轉型,目前來看并不成功。
但將陶漢林棄用,僅僅歸咎于他的技能下滑,顯然有失偏頗。從球隊陣容來看,除陶漢林外,孫桐林、郭凱等內線球員的身高和對抗能力均難以支撐高強度季后賽對抗。為應對北控的高位擋拆戰術,教練組選擇讓移動能力更強的郭凱首發,可郭凱兩場比賽合計貢獻8分6籃板,正負值-40,表現遠不如陶漢林。邱彪打造的“12人深度輪換”體系,看似合理,實則暴露了山東隊內線深度的硬傷,讓陶漢林成為了體系中的尷尬存在。
再者,邱彪與陶漢林之間的矛盾,或許也是導致棄用的重要因素。本賽季,邱彪多次公開批評陶漢林“選擇性專注”,甚至在采訪中暗示“老隊員要認清現實”。在常規賽收官戰中,當遼寧外援奧利弗完成暴扣后,邱彪怒砸戰術板質問陶漢林的防守站位,后者回懟“你行你上”,兩人的沖突登上熱搜。這種代際矛盾的根源在于戰術理念的碰撞,而這一矛盾在季后賽中被無限放大,最終導致陶漢林被棄用。
邱彪棄用陶漢林這一決策,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陶漢林技能下滑是客觀事實,但邱彪的戰術體系、兩人之間的矛盾以及對球隊整體形勢的誤判,都在其中起到了關鍵作用。如今,山東男籃已無緣季后賽,球隊勢必要進行反思與調整。如何平衡新老球員的使用,怎樣構建更合理的戰術體系,成為了邱彪和山東男籃管理層亟待解決的問題。而陶漢林的未來,也充滿了不確定性,他是否還能在山東男籃找回昔日的輝煌,亦或是轉投他隊,開啟新的職業生涯,讓我們拭目以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