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沂蒙大地麥浪翻涌,在臨沂費縣探沂鎮一片綠油油的麥田里,探沂營服中心智慧家庭工程師王家育正攀爬在線桿上為用戶架線安裝寬帶。遠處,農戶李大爺望著這位滿身塵土卻笑容懇切的工程師,心中涌起陣陣暖意——這場始于麥田的“特殊裝機”,正是王家育十年如一日踐行“匠心服務”的生動注腳。
“真沒想到王師傅能直接到地里來!”李大爺種的麥田正值春灌關鍵期,因農田位置偏遠,網絡信號時斷時續,急需一條寬帶用于連接監控設備。得知需求后,王家育主動提出到田間勘查。當天下午14:30,他帶著工具箱徒步2公里穿過麥壟,在麥田線桿上搭建網線,最終耗時近兩個小時終于讓監控設備連接上網絡。離場前,他還特意將田地里的線纜進行整理,防止線纜垂落誤傷農戶。
“小王裝寬帶,線走得橫平豎直像量過似的!”村民口中的稱贊,源自他日常嚴格執行裝機規范要求,明線沿墻走直角、暗線避開承重墻等。去年汛期,全鎮通訊設施受損嚴重,唯獨他維護的片區最快恢復,秘訣正是日常巡檢時堅持“多走半步查隱患”。正是這份“多做一些”的執著,讓他在2023年、2024年連續兩年被山東聯通評為“省級服務明星”,2024年榮獲中國聯通“集團級服務明星”稱號。
從麥田里的“泥腿子工程師”到服務明星,王家育用十年青春在探沂的田埂中書寫答案。他的工具包里,除了專業設備,總帶著便民服務卡、網絡排障手冊和一卷創可貼。他的手機里,存著數百位用戶的微信,隨時解答“怎么連Wi-Fi”“IPTV不能看”等問題。
除此之外,他的手機相冊里,還存著一張特別的“服務地圖”。這張“王師傅地圖”上,密密麻麻標注著12個村莊及社區2000余戶的位置標簽。每個紅點旁,既有留守老人的特殊需求,也有種植戶的網絡痛點:張大娘只會用老年機,他每周上門教視頻通話;石行村板材加工廠信號覆蓋難,他協調加裝4處微型基站…………這張用腳步丈量出的“活地圖”,記錄著王家育日均2萬步、全年無休的服務軌跡。
“聯通智慧家庭的牌子,得靠每戶的‘小滿意’擦亮。”。當夕陽為麥田鍍上金邊,新架起的信號線如琴弦般掠過麥浪,奏響鄉村振興的動人樂章。這位從田間走出的集團級明星,正以匠心為筆,在廣袤大地上書寫著新時代的服務詩篇。
(通訊員 王家正 張婷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