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卓然和老茍,陪著老丁回到家里。
一打開門,看到老丁的妻女正在拖地,屋子里地板上都是濕漉漉的。
還沒等老沈他們開口,老丁的妻子先說話了,埋怨老丁打開了浴室的水龍頭,然后忘了關了,把整個家里都弄濕了。
媳婦的埋怨,老丁可沒聽進去!他脫掉鞋子,拖鞋都沒穿,只自顧自的東張西望,說是看著人,但眼神空洞,不知道在看什么。
老沈一看,順口就提了一句,老丁,是你干的吧?
老丁眼睛一瞪,提高了嗓門,對著妻子說,是你干的吧?
說完話,老丁一側身,看到了墻上的總閘開關,就順手打開蓋子,想要鼓弄一下。
而也就是這一瞬,他的妻子看到了老丁的動作,立馬沖上去想要阻止老丁下一步的行動。
可是,妻子剛剛到跟前,老丁一巴掌就打了過來,硬生生打在妻子的臉上。
老沈一看,愣住了,質問老丁干啥,而老丁卻惡狠狠對這妻女也是一樣的語氣。
你干什么?
就這樣,一場沖突挑起了所有人的情緒,但似乎所有人又都無能為力,不能跟老丁置氣。因為,此時的老丁,是困在時間里的人,得了阿爾茲海默癥。
現在的老丁(韓童生飾),已經淡忘了記憶,親人都幾乎記不得了。
老茍看著老丁無限感慨,對著老沈說:老年人談戀愛,那都是倒計時!
是啊,這短短12個字,戳痛了多少喪偶老年人的痛處!
老茍的意思很明確,咱們都上了年紀了,都老了,時間也不多了,指不定哪天都去了,指不定哪天都會跟老丁一樣,什么都不記得了,一定要珍惜時間。
因為,每一次戀愛,都是倒計時,過了這村,就沒這店了。
言外之意,就是告訴老沈,一定要珍惜機會,如果真喜歡一個人,就要主動一點。
1:老丁,困在時間里的人,忘記了愛
他不是對老婆有怨言,是因為他根本就不記得妻子了,且因為生病,情緒極易煩躁。
有時候,總說以后如何,以后怎樣,但時間匆匆,很多時候,其實都沒有以后的。
看完老丁的劇情,不知道大家什么感覺,我反正是被震撼了。
在老年人合唱團的排練中,已經忘記親人的老丁,還記得歌曲的調調,還能跟著大家一起合唱。那一刻,我跟劇中人一樣,感動的稀里嘩啦,眼淚不爭氣的直往下流。
時光匆匆,說走就走了!
在《我的前半生》中,老丁很正常,不管是跟朋友的日常交流,還是跟妻子的溝通,都十分順暢。為了慶祝老沈找到老伴兒,他們不僅僅為老沈解惑,還給老沈送了一床被子。
彼時的老丁,沉穩又睿智,給人一種通達事理的退休教授形象。
然而,一個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一天,老丁卻無緣無故在學校的教室內,把桌子椅子疊起來,爬上去修理電燈泡去了,他一連疊了好幾層,站得很高,讓人替他擔心。
而也正是從這一次起,大家終于意識到老丁得了阿爾茲海默癥。
一開始,大家都瞞著老丁,而檢查確診之后,告訴老丁,老丁還不相信。
但看到鐵證如山的化驗單,他一時間也是悲痛不已,因為他知道,自己很有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就認不得認親了。
同妻子這么多年,說不認識就不認識了,想來也是讓人唏噓。
說真的,我原以為老丁犯病會再等些日子,可沒想到很短的時間內,老丁的病情就已惡化。
老丁開始出現記憶力減退的癥狀,可能會忘記剛剛發生的事情,比如忘記自己是否吃過飯,或是不記得自己把東西放在哪里了。
在與家人和朋友的交流中,也會經常重復詢問已經問過的問題。
而忘記親人還是次要的,老丁一犯病,他的行為變得有些古怪,可能會做出一些不符合常理的舉動。情緒變得不穩定,容易焦慮、煩躁和發脾氣。
在面對自己無法理解或處理的事情時,會表現出明顯的不安和憤怒。有時也會突然變得很傷感,情緒低落,可能會因為一些小事就陷入長時間的悲傷情緒中。
而這就是,老丁為啥打老婆的原因。
曾經的愛人,突然就不認識了,老丁的遭遇,讓人心疼。
2:沈卓然老年喪偶
不過,老丁有老丁的苦惱,沈卓然也有沈卓然的悲情。
老丁雖然得了阿爾茲海默癥,但時不時還能記點啥,畢竟人總歸還在世。然而,對于老沈來說,他的妻子,是早早就去世了的,而走了,就是走了,永遠地走了。
由此,老茍的話,沈卓然最有體會。不單單談戀愛是倒計時,人老了,什么都是倒計時。
年輕的時候,沈卓然忙于工作,退休之后,也是樂此不疲,整天講學。而對于妻子,沈卓然有些疏于照顧了,這也是他的遺憾之一,他對妻子有愧疚之情。
妻子的離世讓沈卓然的情感世界出現了巨大的空缺,一度給沈卓然帶來了巨大的打擊。在妻子剛去世的第一年,他整天悶悶不樂,對待生活,毫無興趣。
而直到遇到護士長連亦憐(楊童舒飾),沈卓然才算是又重新找到了生活的樂趣。
前后相比之下,沈卓然也意識到自己不能就這么沉淪下去,他還有兒子,還有女兒,還有自己的生活,遇到痛苦,不是跟著痛苦一起沉淪,而是走出去,迎接新生。
沈卓然渴望能找到一個新的情感寄托,得到陪伴、理解和關愛。
通過與不同的女性相親,他試圖找到一個能與自己建立深厚情感連結的人,來填補內心的孤獨。
沈卓然年紀漸長,生活中需要有人相互扶持。
無論是日常的家務操持,還是生病時的照顧,都讓他意識到需要一個伴侶來共同面對生活。
頻繁相親也是他在尋找一個能與自己在生活上相互照顧、相互依靠的人,以讓自己的生活能更穩定、更有規律。
另外,不管是朋友老茍的催促,還是子女的期盼,在傳統社會觀念中,在社會觀念中,老年人也需要有合適的情感歸宿。
與其為將來擔憂,倒不如活在當下。
而也正是,沈卓然經歷過妻子離世的情況,他也才最明白,老茍說的那12個字的真正含義。
3:聶娟娟
明白了生活意義的沈卓然,大膽追求連亦憐(楊童舒飾),同時也愛上了天文學家聶娟娟!
沈卓然跟連亦憐(楊童舒飾)越相處越融洽,感情到了這個地步,是需要更進一步了。
而正當沈卓然準備求婚的時候,連亦憐主動提出了更進一步的請求,不僅僅要沈卓然把房子給她,還要更名為自己的兒子。
這一個要求,直接就把沈卓然給搞懵了。
他本以為他跟連亦憐,是兩情相悅,可到頭來,原來只是他的一廂情愿,人家一開始就是沖著沈家的房子來的。
于是,沈卓然不愿意更改名字,而連亦憐(楊童舒飾)也不退讓,兩個人就這么不歡而散了。沈卓然的生日宴會上,連亦憐的兒子連進,一頓攪和,生日宴一地雞毛。
而正當大家都以為沈卓然會記住這次教訓,消停幾天的時候,又一位相親對象出現了。這一回,不是日久生情,而是歡喜冤家,韓劇的套路劇情!
聶娟娟(嚴曉頻飾)是一位天文學家,丈夫早逝,兒子在國外。
聶娟娟經人介紹與研究古典文學的沈卓然(張國立飾)相親,第一次見面兩人因昆曲中的一個字起了爭執,不歡而散。
這次爭執成為他們感情的起點,沈卓然為證明自己給聶娟娟打電話,兩人從昆曲聊到古典文學等,交流日益增多,感情逐漸升溫。
兩個人還通過書信往來溝通,沈卓然甚至冒雨為聶娟娟錄制雨水敲打竹林聲中的昆曲,兩人成為精神上的知己,進而相戀。
從前慢,車馬慢,書信慢,兩位年逾古稀的老年人,感受到了久違的浪漫。
然而,聶娟娟向沈卓然坦白自己曾患過癌癥,且不知何時會離世。
這讓沈卓然陷入恐懼和猶豫,因為他的亡妻也是因癌癥去世,他害怕再次面對這樣的悲劇,并且擔心與聶娟娟在一起會給兒女增加照顧的負擔。
聶娟娟察覺到沈卓然的猶豫,也不想成為他的負擔,在乳腺癌復發且癌細胞腦轉移后,她選擇不告而別,只給沈卓然留下一封寫有“謝謝你對不起再見”的訣別信,結束了這段感情。
4:結語
老年人的人生已經走過了大部分旅程,剩余的生命時光相對有限。與年輕人相比,他們談戀愛的時間可能不會像年輕人那樣有很長的未來可以期待。
每過一天,距離生命的終點就更近一步,所以從這個角度看,他們在一起的時光是在做“減法”,是在倒計時,有一種對時光有限的感慨。
因為知道剩下的時間不多,所以老年人對待感情可能會更加珍惜,每一分每一秒都顯得尤為珍貴。
這種倒計時的感覺會讓他們更迫切地想要在有限的時間里,給予彼此溫暖。
老年人的身體機能和生活狀態相對不穩定,可能隨時會因為健康等問題而導致生活發生重大變化,甚至可能會面臨與伴侶分離的情況。
這種不確定性就像倒計時一樣,給人一種緊迫感。
他們會擔心在有限的時間里,能否一直維持好這段感情,能否在對方需要的時候一直陪伴在身邊,也會對未來可能出現的分離感到無奈和擔憂。
老年人經歷了漫長的人生,看過了太多的世事變遷和生死離別,對生命的短暫和無常有更深刻的體會。
這種心態會影響他們對戀愛的看法,讓他們意識到每一段相處的時光都是寶貴的,過一天就少一天,從而產生一種倒計時的感覺,更加懂得珍惜當下的感情,不辜負彼此在一起的時光。
最后,我再一次把這部《我的后半生》推薦給大家,如果大家耐心看進去,會發現這部劇更多的寶藏,你會回來感謝我的!也歡迎大家一起留言區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