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2024年4月12日,代表美航、達美和美聯航等航司利益的美國航空業協會致信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要求美國政府暫停批準進一步增加中美間航班的數量。
該協會的理由是,中國航司可以持續飛越俄羅斯領空而獲得優勢(距離近、時間短、更經濟),而美國航司自俄烏沖突爆發后無法飛越。
事實上不只是中國航司,當時印度航空、阿聯酋航空等不少航司前往美國的航班同樣會飛越俄羅斯領空。此外中國航司也應美方要求,自2024年3月31日起新增的中美航班已繞路避開俄羅斯領空。
那么在這起事件之后,中美航線是否還有增班?
而在最近的“中美關稅博弈”影響下,面對可能出現的人員往來、貿易需求下降,哪家航司可能受到的影響最大?
航旅圈對比了2025年3月和去年同期中美航線的數據。【注:由于中美對等措施針對內地與美國間的中美市場,因此本文僅探討內地與美國間市場,不含港臺】
客運方面,航班管家數據顯示,2024年3月中美往返航班為596班,在增班后,2024年4月往返航班數量達到688班。而2025年3月,中美往返航班再增至798班。在美國航空業協會致信國務卿后,美國政府并沒有暫停中美增班。
從航司的數量來看,過去一年沒有發生任何變化,運營中美航線的航司仍是9家,其中中方(內地)6家,分別為國航、東航、南航、廈航、海航和川航。美方航司3家,分別為美聯航、達美和美航。
不過航司之間排名、占比出現了微弱的變化。以2024年4月和2025年3月的數據對比,可以發現增班主要來自美方航司,中方航司的占比雖仍過半但有所減少。其中美聯航增量和增幅都是最大的,成為中美航線上的最大航司。
中方航司里,國航占比依舊最大,南航增班的數量最多,海航航班數量減少,排名被廈航超過。
而航點數量方面,中美航線中方(內地)通航航點達到10個,較2024年4月增加福州長樂和重慶江北。
其中占比最高的仍是上海浦東,2025年3月往返中美的798班航班,有412班為浦東進出港占比過半,這也與美方航司主要增加往返浦東的航班有關。
美方航點仍是8個,其中洛杉磯、底特律增班較多,而西雅圖進出港的中美航班有所減少。
貨運方面,我們首先拉取了中外貨運航線TOP20的數據,可以看到在最繁忙的20條中外貨運航線(內地與外國之間)中,今年3月共有5條中美航線上班,較去年4月增加1條——安克雷奇-鄂州花湖。
除這條新上榜的航線外,僅安克雷奇-上海浦東航線的航班量較去年有所減少,其他3條航線航班量均較去年基本持平或明顯增長。
我們還提取了2025年夏秋航季(2025年3月30日至10月25日)的飛行計劃數據,在最有可能受“中美關稅博弈”影響的這段時間里,中美平均每周計劃執行876班貨運航班(不含經停)。
航司方面,計劃航班量最多的是中國國航(含國貨航),計劃每周執行179班,占中美貨運航班計劃總量的20.4%。美方航司計劃航班量最多的是亞特拉斯航空。
航班量TOP10的航司如下:
航點方面,中方(內地)航班量最多的是上海浦東,每周計劃有425班進出港。其次是廣州86班、深圳81班、鄂州56班、南京48班。
美方航班量最多的是安克雷奇,每周計劃有525班進出港,這也與其是東亞、東南亞與美國之間的主要經停點有關。其次是洛杉磯189班、芝加哥98班、紐約肯尼迪21班、西雅圖21班。
此外,我們還統計出計劃航班量排名前20(含并列)的航線:
如果“中美關稅博弈”持續,這些航司、航點和航線可能受到較大影響,實際執行航班量將和計劃出現較大差距。
在這一輪由美國發起的貿易戰中,你覺得哪一方、或哪一家航企將受到最大影響?國內航企還能如何“避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