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濫施關稅,害人又害己。在近40年前的1987年,美國時任總統里根就曾在全國廣播講話中公開表示,美國加征關稅看似是愛國行為,實際上卻是在傷害美國。讓我們來看看里根當時是怎么說的。
美國時任總統里根表示,當初有人高喊“讓我們對外國商品征收關稅”時,看似他們在通過保護美國的產品和就業來表現愛國,這有時會在短時間內起作用,但最終難以持久。高關稅必然招致別國報復,引發激烈的貿易戰,結果是關稅越來越多,貿易壁壘越來越高,競爭越來越少。那么最壞的情況就會發生,市場出現萎縮和崩潰,企業和工業關閉,數百萬人失去工作。
美國歷次關稅戰傷人害己的“七傷拳”
1897年麥金萊簽署《丁利關稅法》
1897年,美國共和黨人威廉·麥金萊入主白宮。他在任上推行貿易保護主義,簽署《丁利關稅法》,大幅提升羊毛、棉紡品、絲綢和糖等商品的關稅,將美國進口關稅平均稅率提升至52%。
這導致美國進口商品價格大漲,同時加劇了全球貿易緊張。親歷了陣痛之后,麥金萊在執政后期反而變成一名開放貿易的支持者。他在1901年的演講中表示,“商業戰爭無利可圖”。
1930年胡佛簽署《斯穆特-霍利關稅法》
1930年6月,正值美國經濟大蕭條,時任總統胡佛不顧1000多名經濟學家聯名反對,簽署《斯穆特-霍利關稅法》,對2萬多種進口商品加征高額關稅。
該法生效后,其他國家紛紛采取報復措施。數年間,美歐貿易量銳減三分之二,全球貿易也遭受重創。美國經濟非但沒有好轉,反而在大蕭條中越陷越深。
有分析指出,《斯穆特-霍利關稅法》是當時美國經濟大蕭條外溢并波及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的重要原因。
1971年“尼克松沖擊”
20世紀60年代末,美國陷入經濟危機,通貨膨脹加劇、財政赤字擴大、大量黃金外流。
為應對困局,1971年8月,美國時任總統尼克松在未與任何盟友協商的情況下,宣布暫停美元與黃金的兌換,同時還對美國進口的所有商品征收10%的附加費,以確保“美國商品不會因不公平匯率而吃虧”。
這一單邊舉措令世界驚愕,被稱為“尼克松沖擊”,導致美國與主要貿易伙伴關系緊張,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美元大幅貶值,國際金融市場陷入混亂,美國的失業率與通脹率持續上升。
央視記者 劉旭:可以說,在里根時期之前,美國在加征關稅問題上吃盡了苦頭,這才導致了美國從80年代起開始奉行自由貿易和經濟全球化政策。然而,進入21世紀之后,隨著美國傳統制造業的衰落,保護主義重新抬頭,忘了傷痛的美國政客又開始練起了“七傷拳”。
2002年小布什對鋼鐵產品加征關稅
21世紀初,美國鋼鐵行業不景氣,時任總統小布什希望通過提高關稅保護本土產業。
2002年3月,小布什政府宣布對10類進口鋼鐵產品加征最高達30%的關稅,為期3年。這一政策給美國鋼鐵行業創造了數千個就業崗位,但導致鋼鐵價格高漲,汽車、家電等下游行業成本飆升,相關企業苦不堪言。據統計,2002年美國因鋼鐵關稅流失約20萬個工作崗位,遠超當時美國整個鋼鐵行業的就業人數。最終,世界貿易組織裁定美國關稅違規,小布什政府不得不提前撤銷這一政策。
2018年特朗普發動貿易戰
2018年,美國時任總統特朗普再次發動貿易戰,對進口鋼鋁和其他產品加征關稅,遭到多國反制。研究顯示,這場貿易戰導致美國失去了24.5萬個工作崗位,美國實際總收入每月減少14億美元,美國消費者每月額外花費32億美元。美國在國際貿易體系中的信譽嚴重受損,而特朗普通過關稅促進制造業回流的意圖也并未實現。
歐盟或對美科技巨頭征稅
據新華社12日報道,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日前表示,如果與美國政府就關稅問題談判未能達成解決方案,歐盟可能對美國大型科技企業征稅。
近日公布的民意調查結果顯示,超半數美國人對總統特朗普加征關稅表示不滿。
馮德萊恩日前接受英國《金融時報》專訪時表示,如果與美國政府就關稅問題談判未能達成解決方案,歐盟準備動用其最有力的貿易反制工具,其中包括可能對美國大型科技企業征稅。
3月12日,在法國斯特拉斯堡,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發表新聞聲明。新華社發(歐盟供圖)
馮德萊恩強調,“歐盟希望通過談判達成對各方都有利的解決方案”,但是談判一旦破裂,歐盟準備將當前與美國的貿易戰擴大至服務領域,可能對數字廣告收入征稅,這一舉措將直接影響到谷歌等美國科技巨頭。
德國總理候選人:美政策加大金融危機提前到來風險
據德國《商報》當地時間12日報道,德國聯盟黨總理候選人默茨認為,金融危機肯定還會發生,只是具體的時間和誘因還不明確。而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政策加大了下一次金融危機提前到來的風險。對此,歐洲必須做好可行的應對方案。
當地時間11日,美國前財長勞倫斯·薩默斯在彭博社的電視節目中表示,當前美國政府對外加征的關稅水平,已經遠高于引發美國上世紀經濟大蕭條惡化的《斯姆特-霍利關稅法》。薩默斯還認為,美國政府所謂“關稅成本不會由美國消費者埋單,對美國有利”的說法,是欺詐言論。
“投資者轉向歐亞市場”
近日,輿論指出,美元指數走低既是受美國經濟增速下調和經濟衰退可能性增加驅動,同時也是受到投資者對美元信心動搖和資金從美國流出的影響。多位業內人士表示,美國的所作所為正在打擊人們對美元的信心。
德意志銀行日前警告,貿易沖突已經造成對美元的傷害,美元正面臨信心危機。美國政府的政策決定可能導致全球“去美元化”加劇,市場參與者在重新評估美元作為世界儲備貨幣的吸引力。道明證券則表示,隨著美國相對世界其他地區的增長優勢消失,越來越多投資者正轉向歐洲和亞洲一些市場的資產,市場對美元的負面看法正迅速加深。
編輯|陳柯名 蓋源源
校對|程鵬
封面圖來源:視覺中國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新華社、央視新聞等
政策改變前,特朗普公開喊買入DJT,股價果然大漲!民主黨大佬怒斥:查查他,有沒有操縱市場
金價暴漲,創5年來單日最大漲幅!金飾價重回960元/克,大跌大漲來回折騰,回收商都怕了:不敢持金過夜
“美對華征收104%關稅”,外交部回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