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上了年紀,偶爾忘點事很正常。但要是發展到連身邊最親近的人都認不出來,走著走著就忘了回家的路,甚至連自己是誰都不知道,那就絕不是簡單的 “老糊涂” 了,很可能是患上了老年癡呆癥。這可不是什么罕見病,如今它越來越常見??珊枚嗳硕加X得,老年癡呆就是人老了,腦子自然退化,是命中注定;還有人干脆認為是遺傳,只能認命。但我得跟大家說實話,作為醫生,我從不相信 “無緣無故” 這四個字。
這病最可怕的地方在于,它悄悄來的時候,大多數人都沒察覺。前幾天還能跟你談笑風生的人,沒過幾年,看你的眼神卻充滿陌生,這種變化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你毫無防備的時候,一步一步侵蝕著他們的生活。我們醫生看到的,可不只是表面癥狀,更是背后那些長期積累的原因,像一些看似不起眼,卻早已埋下隱患的生活習慣、情緒狀態和生活方式。
飲食過于單一,大腦營養 “告急”
這些年在臨床上,我發現一個特別容易被忽視的問題。很多人到了中老年,飲食習慣變得很 “保守”,吃飯總是盯著那幾樣喜歡的食物,日復一日,幾乎沒什么變化。就拿一些老年人來說,一天三頓,不是稀飯、饅頭、榨菜,就是青菜炒雞蛋,油膩點的葷菜碰都不敢碰,覺得不好消化。表面上看,這是清淡飲食,實際上時間長了,大腦都快 “餓壞” 了。
我有個老患者,是位退休教師。他生活特別自律,飲食上更是講究 “干凈整潔”,幾乎不碰肉類,主食就吃大米白面,蔬菜也是簡單地清水煮,水果也很少吃,怕糖分高。剛開始,身體沒什么大毛病。可到了七十多歲,問題就來了,他的記性變得越來越差,剛說過的話,轉頭就忘,甚至連自己教了多少年書都記不清了。
我給他做了全面檢查,發現問題出在長期飲食結構過于單一,導致大腦關鍵營養素嚴重缺乏。像 Omega - 3 脂肪酸、膽堿、維生素 B12 這些對神經系統極為重要的營養成分,他幾乎常年攝入不足。這些營養物質可不是只有海鮮里才有,雞蛋黃、動物內臟、深海魚、堅果里都有。不是說要天天吃山珍海味,而是大腦也需要合理的 “營養調配”。你總是只給它提供單一的 “食物”,它怎么能維持復雜的思維運轉呢?大腦不會像腸胃一樣,餓了就 “抗議”,它是悄無聲息地受影響,等你察覺到的時候,可能就已經晚了。
過度追求 “獨處”,大腦 “孤獨萎縮”
你們能想到嗎?太安靜、太孤獨的生活狀態,也會讓大腦一點點萎縮,尤其是那種常年不與人交流、不表達情緒的情況,對大腦的傷害比抽煙喝酒還厲害。我見過不少這樣的例子,有一位退休老警察讓我印象特別深刻。他退休后,幾乎不和外界接觸,整天宅在家里看報紙,很少說話。來找我的時候,他已經出現了輕微的認知障礙,說話重復,邏輯也不太清晰。我一問才知道,他退休這十年,幾乎沒怎么出過門,兒女也不?;貋?,他自己也不愿意社交,覺得這樣安靜自由。我讓他做了腦部功能成像檢查,結果顯示他的杏仁核和前額葉活動明顯比同齡人低。
其實,情緒交流和社交活動就像是大腦的 “專屬體操”。當你和別人爭論、講故事、分享煩惱時,大腦的多個區域會同時運作起來,尤其是和情緒管理、語言表達、記憶整合相關的部分。要是長期缺乏這種刺激,大腦里相關的神經網絡就會慢慢 “閑置”,甚至萎縮。我經常跟病人講,別以為不惹事就是養生,有時候適當地 “惹點事”,和人吵吵架、聊聊天、講講過去的趣事,大腦才不會像關了機的電視,明明有功能,卻沒人去啟動它。
忽視頸動脈檢查,大腦 “供養危機”
有一點說出來,可能很多人都覺得意外 —— 頸動脈和老年癡呆的關系可大了,甚至比大家常關注的血壓、血糖還要直接。我有個搞工程的老病人,一輩子四處奔波,身體一直很硬朗,按說沒什么大毛病。每年單位都安排體檢,CT、心電圖這些項目都查,但唯獨沒查過頸動脈。后來,他來找我說最近總是頭暈、眼花,記憶力也變差了。我給他一檢查,發現他的頸動脈嚴重狹窄,血流明顯受限。
頸動脈就像是大腦的 “營養輸送管道”,負責給大腦提供氧氣和養分。一旦這個 “管道” 出了問題,大腦的局部區域就會慢慢缺血。這就好比一塊農田沒有水灌溉,時間久了,莊稼就會荒蕪。而且這種慢性缺血不會讓你立刻暈倒,它是在悄無聲息地破壞你的腦神經連接,尤其是和記憶、語言相關的部分。關鍵是,頸動脈檢查并不貴,也不會讓人感到疼痛,十幾分鐘就能查清楚,可偏偏被大多數人忽視了。哪怕你體檢項目再全面,要是忽略了這個環節,就像拼圖少了一塊,出了問題都找不到原因。所以說,大腦能不能保持健康,靠的不是運氣,而是這些容易被忽略的細節。
用力 “忘記” 痛苦,大腦不堪重負
這個原因可能有點難理解,聽我慢慢給你講。有些人年輕的時候經歷過一些創傷性事件,比如家人生病離世,或者遭遇重大失敗。他們以為自己挺過來了,事情都過去了。但實際上,很多人并不是真正放下了,而是把這些痛苦強行壓抑在心底。
我遇到過一位女性患者,她在四十歲的時候,經歷了喪子之痛。從那以后,她就變得沉默寡言,從不提起這件事,也不允許別人在她面前提及。她把和兒子有關的所有照片、物品都清理得干干凈凈,別人問起時,她總是說 “沒事,我忘了”??伤乃邊s從此變得紊亂,經常半夜驚醒,心悸不止。到了六十多歲,她出現了嚴重的認知障礙,不僅記憶力差,情緒也變得很不穩定,后來被確診為混合型癡呆。
精神科醫生和她多次交談后發現,她其實從來沒有真正忘記那段痛苦的經歷,只是一直在強迫自己把這些情緒壓進潛意識里。而這種持續的壓抑,讓她的大腦長期處于應激狀態,體內的皮質醇水平高得嚇人。長期的慢性壓力和對創傷性記憶的壓抑,會讓大腦中掌管記憶和情緒的海馬體發生退化。所以我常說,能哭出來的傷口才有愈合的機會,那些被深埋起來的痛苦,才是最傷人的。你以為自己忘記了,可大腦卻一直在默默承受這些 “未完成的情緒”,時間長了,它也會不堪重負。
家人們,老年癡呆不是毫無緣由就找上門的。生活中的這些細節,飲食是否均衡、社交是否充足、頸動脈有沒有檢查、心理創傷有沒有處理好,都和老年癡呆息息相關。希望大家都能重視起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