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1976 年,美國加州的核桃市,發生了一起令人毛骨悚然的綁架案。三名富二代,在一個普通的工作日,綁架了整整 26 名學生,并將他們掩埋在地下。這起案件震驚了整個美國,成為了一段無法被遺忘的黑暗歷史。
平靜小鎮的暗流涌動
核桃市,位于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縣,這座城市被起伏的山丘環繞,曾被選為全美 100 名最好居住城市之一,在加州入選的城市中排名第一。
這里陽光豐富,氣候溫暖,土壤肥沃,面積約 23 平方公里,早先因產出的核桃品質優異而聞名,并于 1959 年正式確立為核桃市。核桃市學校資源豐富,擁有加州杰出的國家藍絲帶學校,全美知名的圣安東尼奧大學、加州理工州立大學、加州州立大學福樂頓分校也都坐落于此。
這座城市與鄰近的其他城市相比,顯得格外安靜,每年還會舉辦一年一度的 “核桃市家庭節”。在節日的第一天,檸檬街和 La Puente 街等部分街道會在早晨封閉,當地的俱樂部和團體結對進行游行,處處洋溢著祥和的氛圍。
然而,在 1976 年,這份平靜被徹底打破。案件的三名主角,弗雷德?伍茲、大衛?卡彭特和詹姆斯?舍費爾,均來自富裕家庭,是旁人眼中的富二代。
弗雷德?伍茲,時年 25 歲,他的家庭在當地擁有一定的產業,從小過著優渥的生活,然而這種富足的環境并沒有塑造他正確的價值觀,反而讓他養成了肆意妄為的性格。
大衛?卡彭特,20 歲,同樣家境殷實,在父母的溺愛下,缺乏對法律和道德的敬畏。詹姆斯?舍費爾,24 歲,家庭的財富讓他從未嘗過生活的艱辛,整日無所事事,與狐朋狗友混跡在一起。
當時,美國社會正處于一個復雜的變革時期。越南戰爭的陰影尚未完全散去,國內反戰情緒高漲,社會矛盾叢生。年輕人中興起了各種思潮,一些人追求極端的自由和刺激,試圖通過叛逆的行為來表達對社會的不滿。
伍茲、卡彭特和舍費爾便是在這樣的大環境下,逐漸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他們對金錢有著過度的渴望,總想著不勞而獲,快速獲取大量財富,于是將罪惡的目光投向了學校的孩子們,企圖通過綁架勒索來實現他們的 “暴富夢”。
罪惡的開端:精心策劃的綁架
1976 年 7 月 15 日,星期三,對于核桃市的孩子們來說,這原本是一個普通的夏日。早上 7 點剛過,26 名學生像往常一樣,在林肯大道和圣何塞山大道的拐角處等待校車。他們年齡在 5 歲到 14 歲之間,有說有笑,對即將到來的危險渾然不覺。
伍茲、卡彭特和舍費爾三人經過長時間的踩點和策劃,認為這個時間和地點下手最為合適。他們開著一輛經過改裝的白色面包車來到了校車停靠點。伍茲身材高大健壯,留著一頭棕色的長發,眼神中透著兇狠與貪婪,他負責駕駛車輛。
卡彭特則身形瘦削,面容蒼白,坐在副駕駛的位置,手中緊握著一把獵槍。舍費爾坐在后排,緊張地看著窗外,準備隨時行動。
當校車緩緩停下,孩子們正有序地上車時,三人迅速行動。伍茲猛地將面包車開到校車旁邊,擋住了校車的去路。卡彭特端著獵槍沖下車,對著校車司機大喊:“不許動!都給我老實點!”
舍費爾也跟著跳下車,手里拿著繩子,和卡彭特一起沖向孩子們。孩子們被這突如其來的一幕嚇得驚慌失措,有的開始哭泣,有的四處逃竄,但很快就被兩人控制住。
他們將孩子們一個個從校車上拽下來,塞進面包車。校車司機試圖反抗,卻被卡彭特用槍托狠狠地砸在頭上,倒在血泊中。
隨后,三人將校車司機也一并拖進了面包車。整個過程不到十分鐘,他們便帶著 26 名學生和司機揚長而去,只留下一片狼藉的現場。
恐怖的囚禁:深埋地下的絕望
面包車在公路上疾馳,孩子們在車廂內驚恐地哭泣著,而伍茲等人卻絲毫沒有憐憫之心。他們將車開到了一處偏僻的柑橘園,這里是他們提前選好的囚禁地點。
在柑橘園的地下,他們早已挖好了一個巨大的地洞,洞口用木板和樹枝偽裝起來,十分隱蔽。
三人將孩子們和司機從面包車上趕下來,強迫他們一個一個地爬進地洞。地洞里面陰暗潮濕,散發著一股刺鼻的氣味,空間十分狹小,孩子們擠在一起,幾乎無法動彈。
伍茲等人在洞口架起了一塊木板,只留下一個小小的縫隙,用來給孩子們送食物和水。他們還威脅孩子們,如果誰敢發出聲音或者試圖逃跑,就會被打死。
孩子們在黑暗中瑟瑟發抖,又餓又怕。他們不知道自己將會面臨怎樣的命運,只能互相依偎在一起,默默哭泣。
每天,伍茲等人只會給他們送一次食物,而且都是一些簡單的面包和水。有時候,食物不夠分,孩子們只能餓著肚子。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孩子們的身體和精神都受到了極大的折磨。
而在地面上,核桃市已經陷入了一片混亂。孩子們失蹤的消息很快傳開,家長們心急如焚,四處尋找自己的孩子。警方也迅速介入調查,他們在案發現場周圍展開了大規模的搜索,詢問目擊者,但由于當時的監控設備并不發達,線索十分有限,調查一度陷入僵局。
勒索與博弈:警方與綁匪的較量
伍茲等人在囚禁了孩子們后,便開始與警方進行勒索談判。他們通過公用電話聯系警方,要求警方支付 500 萬美元的贖金,否則就將孩子們全部殺死。他們還警告警方,不要試圖追蹤他們的電話,否則后果自負。
警方深知這起案件的嚴重性,成立了專門的專案組,一方面與綁匪保持聯系,盡量拖延時間,另一方面全力尋找綁匪的藏身之處。
警方在與綁匪的通話中,試圖從他們的言語中獲取更多線索。伍茲在電話中表現得十分囂張,他對警方說:“你們最好快點把錢準備好,否則這些孩子一個都別想活。
我們已經沒有什么可失去的了,大不了魚死網破。” 警方則不斷地安撫他,承諾會盡快籌集贖金,但同時也在暗中加緊調查。
在談判的過程中,警方發現伍茲等人對金錢的渴望已經到了瘋狂的地步。他們不僅要求巨額贖金,還對贖金的交付方式提出了極為苛刻的要求。他們讓警方將贖金分成若干份,分別放在不同的地點,然后通過電話指示警方在不同的時間去取。
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分散警方的注意力,增加他們逃脫的機會。警方雖然對這些要求感到十分棘手,但為了孩子們的安全,只能一一照辦。
然而,警方并沒有完全按照綁匪的要求行事。他們在交付贖金的過程中,暗中布置了警力,試圖在綁匪取錢的時候將他們一網打盡。但是,伍茲等人十分狡猾,他們似乎察覺到了警方的意圖,每次都在最后一刻改變取錢的地點,讓警方的計劃一次次落空。
轉機出現:幸運帶來的希望
在這場緊張的博弈中,轉機終于出現了。被綁架的孩子中有一個名叫蒂莫西?科里根的 14 歲男孩。他在被囚禁的過程中,一直保持著冷靜,試圖尋找逃脫的機會。
終于,在 7 月 17 日,星期五,也就是被綁架后的第三天,他發現洞口的木板沒有完全固定好。趁著伍茲等人離開送食物的間隙,他用盡全身力氣,將木板推開,從洞口爬了出來。
蒂莫西在柑橘園里拼命奔跑,他不知道自己身在何處,但他知道只有逃出去才能救自己和其他小伙伴。幸運的是,他遇到了一位路過的司機。
司機看到蒂莫西衣衫襤褸、滿臉驚恐的樣子,便停下車詢問情況。蒂莫西將自己被綁架的事情告訴了司機,司機立刻撥打了報警電話。
警方接到報警后,迅速趕到了現場。蒂莫西向警方詳細描述了囚禁地點和綁匪的特征。有了這個重要線索,警方如獲至寶,立即組織警力前往柑橘園。
當警方趕到時,伍茲等人還沒有發現蒂莫西已經逃脫,他們正在洞口附近商量著下一步的計劃。警方迅速包圍了他們,經過一番短暫的對峙,伍茲、卡彭特和舍費爾最終被警方制服。
重見天日:孩子們的獲救
警方在制服綁匪后,立刻沖向地洞。他們小心翼翼地將洞口的木板移開,一股惡臭撲面而來。孩子們看到警察的那一刻,眼中充滿了希望,哭聲和歡呼聲交織在一起。警方迅速將孩子們和司機從地洞中救了出來,他們被送往醫院進行檢查和治療。
幸運的是,孩子們雖然在被囚禁的過程中遭受了驚嚇和折磨,但并沒有生命危險。他們在醫院里得到了悉心的照顧,家長們也終于見到了自己的孩子,喜極而泣。這場驚心動魄的綁架案,終于以孩子們的獲救而告終。
伍茲、卡彭特和舍費爾三人被警方逮捕后,面臨著多項嚴重指控,包括綁架、勒索、襲擊等。在法庭上,他們對自己的罪行供認不諱。
最終,伍茲被判處終身監禁,卡彭特和舍費爾也分別被判處了長期監禁。他們為自己的瘋狂行為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這起發生在 1976 年的綁架案,成為了美國歷史上的一個沉重印記。它讓人們看到了人性的黑暗面,也讓人們意識到,即使在看似平靜的小鎮,也可能隱藏著巨大的危機。
同時,這起案件也彰顯了警方在面對復雜危險情況時的努力和決心,以及一個勇敢少年的逃脫如何改變了整個局面,拯救了眾多生命。它時刻提醒著人們,正義或許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