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今年4月之前,相信不少玩過《崩潰大陸》的玩家應該都沒想到,這款屬于一代人童年回憶的經典游戲,居然還能迎來續作發售的那一天。
《崩潰大陸》是一款發布于2016年獨立游戲,由制作人Sam Coster和他的幾位親屬共同完成。游戲在第20屆 DICE游戲大獎上收獲了“年度最佳手游”的殊榮,首年銷量也順利突破了50萬份,算得上是那個年代獨立游戲行業里口碑銷量雙豐收的典范。
尤其在中國,《崩潰大陸》成為了許多玩家的童年回憶。2016年至2020年間,該作在國內的學生群體之中意外走紅。如今打開Steam平臺搜索《崩潰大陸》,超過一半的評論都是來自中國玩家的補票留言,換上了性能更強的電腦后,大家依然懷念著用低配手機玩游戲的那段時光。
但也正是在《崩潰大陸》的忠實玩家之間,長久以來都流傳著一個說法,那就是游戲主創Sam早已身患癌癥逝世,游戲續作自然也不會有下文。
正因如此,當“打贏了復活賽”的《崩潰大陸2》終于出現在玩家們的面前,以前那些玩不到續作的遺憾才顯得格外尷尬。
1
《崩潰大陸》在國內的大范圍傳播趕上了版權意識淡薄年代的末期。
本作畢竟是在學生群體之間廣為流傳,當時有能力,或者說有意識去支持正版的玩家并不算多,因此我們很難以清晰直觀的數據統計《崩潰大陸》在中國到底有多大的影響力,以及這部作品為何能在中國意外走紅。
一個較為可信的說法是,《崩潰大陸》手機版的發布時間正好趕上了熱門游戲《饑荒》推出手機移植版的前夕。有太多想要體驗《饑荒》的玩家在各大盜版游戲應用商店里搜索類似的代餐時,出現在他們眼前的恰好就是主打生存建造玩法的《崩潰大陸》。
《饑荒》安卓版的發布晚于iOS,而當時國內大多數學生用的普遍都是
實際上,《崩潰大陸》的制作團隊曾正面回應過,他們不想成為所謂的“《饑荒》復制品”。但即便如此,也還是有不少玩家為他們的游戲貼上了“沒有饑餓度也不會掉San值的《饑荒》” 的標簽。
《崩潰大陸》的核心體驗其實更像是披著生存游戲皮囊的動作游戲。玩家將扮演星際快遞員,在外星球上收集資源、制作裝備,游戲中存在數百種道具裝備的配方,RPG玩法的數值驅動設計明顯。由于取消了饑餓度、San值等元素,玩家在游玩過程中可以專注于探索和戰斗,配合中二搞笑無厘頭的劇情,與《饑荒》的差別還是比較明顯的。
不過去掉童年濾鏡,以現在的眼光來看,《崩潰大陸》的問題同樣不少。考慮到當時游戲的開發團隊只有3人,《崩潰大陸》在制作過程中難免留下素材復用、設計失誤等遺憾。游戲的重復度較高,算是非常經典的“10級拿木棍打小龍蝦,100級拿黃金木棍打黃金小龍蝦”,且后期數值崩壞嚴重,大量的刷刷刷要素讓游戲體驗變得冗余繁雜。
當然,這些問題在當年看來都不是問題。因為國內大部分玩家接觸到的應該都是修改了倍率或是修改了大量資源的魔改版本,免去了不必要的重復勞動之后,《崩潰大陸》爽快流暢的即時戰斗以及生動細膩的場景美術確實能對那個年代的手機游戲形成降維打擊之勢。
值得一提的是,《崩潰大陸》的民間漢化來得非常早,在游戲發售半個月后便光速出爐,翻譯質量也相當之高,完美還原了整蠱幽默的文本基調,這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本作的進一步傳播。目前Steam平臺顯示《崩潰大陸》只支持兩種語言,一種是配備了完全音頻的英語,另一種則是同樣配備了完全音頻的簡體中文。
2017年官方實現了民間漢化轉正,正式發行了中文版本
《崩潰大陸》曾經在國內越是成功,玩家們后來補票時的心酸就越是難以言喻。
尤其是聽聞“制作人離世”的一部分玩家,會慚愧地感到自己玩盜版的行為,或許在無意間延誤了身患癌癥的游戲制作人Sam 獲得救助資金的時機,他們只希望這份遲到數年的補償還來得及。
玩家們補票支持開發者的心意是好的,但把氣氛搞得如此沉重屬實沒必要。很多人都知道《崩潰大陸》的主創Sam生死未卜,卻很少有人知道其實在大家集體哀悼之前,Sam的病就已經徹底痊愈了。
2
Sam的抗癌經歷要從2013年開始算起。那年Sam剛滿23歲,被確診為淋巴癌4B晚期,這一階段是癌癥分期的最末端,癌細胞已經發生遠處轉移,論程度確實算得上“不治之癥”。
在噩耗來臨之前,Sam正與自己的兩位兄弟一起開發手機游戲。他們三人于 2012 年共同創立了游戲工作室,并已推出兩部作品。這兩款游戲的口碑還算不錯,帶給他們的實際收益也超出了預期。Sam在這時候被確診為淋巴癌,自然也是感到整個人生突然墜入深淵,毫無預警。
Sam在博客中分享自己當時的心情
得知自己的命運后,Sam暫時放下了手頭原本的工作——他不想在生命的最后階段再開發一款愚蠢的小游戲,他想制作一款更有趣,更具深度,能讓他在治療期間沉下心來,遠離現實世界的痛苦并沉浸其中的優秀作品。
不久后,Sam和他的兄弟創建了一個全新項目,該項目文件名為 fuckcancer.gmx。再到后來,這個項目的名字正式確立為《崩潰大陸》。
Sam等人計劃于2015年春季完成《崩潰大陸》的開發工作。因為在2014年年初,Sam結束了癌癥的治療,并且在接下來的7個月內都沒有復發,一切看上去十分順利。
然而接下來,不幸接踵而至,2014年圣誕節過后的幾天,準備洗澡的Sam發現自己的左胸膛再次腫脹。當晚,Sam的未婚妻抱著他在衛生間里哭了很久,直到燒熱的洗澡水完全冷卻。
重新確診的Sam接受了“挽救性化療”(salvage chemotherapy)——一種介于根治和姑息之間,通過藥物干預爭取延長患者生存期的醫療手段。通常而言,既要忍受強力藥物副作用帶來的痛苦,又得面對不知何時才是個頭的精神煎熬。
Sam前前后后總共經歷了兩次干細胞移植,數不清的化療和放射治療。在干細胞移植前,Sam得到了兩個月左右的休息時間,他利用這段空窗期持續推進項目進度,為了完成《崩潰大陸》,他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等到Sam再次離開醫院,已經是2015年9月了。但出院并不代表療程結束,他在往后的幾個月里還必須保持每天服下20粒指定藥物的習慣。一旦服藥的劑量或是時間出錯,移植來的免疫系統便會無情地毆打Sam的肝臟。
在此期間,Sam結束了《崩潰大陸》的劇本寫作,并且開展了游戲的第一次公測。幸運的是,玩家們的反饋普遍不錯。
2015年12月2日,Sam回到醫院參加復診。終于從醫生口中確認,癌細胞至少目前已從他的體內被清除了。隨后Sam敲定了《崩潰大陸》的上線日期——2016年1月21日。
換句話說,其實在《崩潰大陸》發售前,Sam的病癥就已經完全控制住了。他的勵志故事也成為了游戲最好的宣傳手段之一。
但事到如今已經很難去考證,究竟為什么這段開發故事在傳到國內的過程中出了偏差,從一個“既治好了病,也開發出好游戲”的大團圓結局,變成了“做完游戲人沒了”的悲劇。
其實一直有人試圖澄清這個謠言,但總體而言,收效甚微。
最有力的證明,只能是Sam本人帶著新游戲現身說法。
3
今年3月,為慶祝《崩潰大陸2》即將發售,制作團隊特意為中國玩家準備了一場Q&A,由玩家提出與游戲相關的問題,再由Sam本人親自解答大家的疑惑。
在官方賬號的評論區底下,有一位玩家提到了那場差點奪走Sam生命的病情。接到這個問題后,Sam表示地球的另一端還有人在關心自己的健康,讓他深受感動。他坦言,自己當時病得非常嚴重——后來他才得知,那時候自己的存活幾率只有7%。
實際上不只是玩家,就連參與治療的醫生們也不得不感慨——Sam 能夠順利康復,簡直是一場幾乎無法復現的奇跡。“淋巴癌”三個字實在容易讓人聯想到無法避免的命定之死,也難怪國內玩家更容易相信那個“壞結局”。
癌癥促成了《崩潰大陸》的開發,同時也為游戲制作提供了靈感。《崩潰大陸》的第二世界,存在大量受感染的反胃場景,一些腫瘤狀的敵人會發射癌變迫擊炮對玩家造成傷害。那些不了解游戲開發內幕的玩家大概會認為這是制作人的惡趣味,而那些明白了Sam一邊抗癌一邊做游戲的玩家則會有全新的感受。
制作游戲對Sam來說是一次心靈上的療愈。專注游戲開發能讓他心無旁騖,保持健康的精神狀態,不至于直面殘酷的現實面臨身心崩潰的結局。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在全球各地爆發。Sam和他的團隊開啟了《崩潰大陸2》的開發工作,因為他想借這次機會再次治愈自己,治愈那些深受疾病困擾的普通玩家。
《崩潰大陸2》的開發經歷,顯然沒有1代那么跌宕起伏。不過就游戲取得的成就來看,2代的表現似乎并不遜色于1代:游戲發售首日在Steam國區熱銷榜位列第三,玩家好評率高達96%,Steam在線人數峰值也已經全面超越了1代。這款近10年后的續作,依舊延續了初代所取得的成功。
Steam評論區點贊最多的評論
就像1代一樣,《崩潰大陸2》超過半數的評論同樣來自中文,畢竟誰都無法拒絕為童年補上一張返程的車票。還是熟悉的味道,還是熟悉的配方,不少玩家都說在游玩2代的過程中,仿佛回到了小時候在手機上玩1代的那段青蔥歲月,無憂無慮,又對游戲里的一切都充滿好奇。
用游戲治愈自己的生命,再用游戲治愈他人的童年。《崩潰大陸》是由一群熱愛游戲、熱愛生命的玩家共同創作的故事。生命不止游戲,但好在我們的生命里還有游戲。
部分參考資料:
https://www.polygon.com/features/2015/12/11/9880812/crashlands-making-a-game-while-recovering-from-cancer
https://www.pcgamer.com/how-a-terminal-cancer-diagnosis-inspired-comedy-crafting-game-crashlands/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