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所有人都在討論電動車如何“碾壓”燃油車時,吉利第四代博越L(參數丨圖片)直接甩出一張王炸:誰說燃油車玩不轉智能化?2025年的車市混戰中,這輛車用“AI平權”的硬核操作,直接把油電之爭的桌子掀了——智能化從來不是電動車的專利!
先看設計上的小心機。2.4米貫穿式燈帶配190顆LED燈珠,夜間照明范圍直接拉到184米,尾部矩陣燈辨識度提升37%。這可不是花架子,傳統大廠的精密工藝全藏在細節里:燈帶和格柵的接縫嚴絲合縫,比某些新勢力“為顛覆而顛覆”的設計更耐琢磨。燃油車的底蘊?玩光學和制造精度,吉利這種老江湖照樣能教做人。
座艙才是重頭戲。龍鷹一號芯片上車,雙指令并行處理快得離譜——實測“開天窗+導航”比上一代少等2.3秒。中控屏防眩光、地臺純平,雖然強光下邊緣有點反光的小毛病,但整體智能化體驗已經和電動車掰手腕。說白了,智能化的本質是用戶體驗,和油箱里裝汽油還是鋰電池有半毛錢關系?
博越L最狠的一招,是撕掉了行業給燃油車貼的“技術落后”標簽。當電動車吹算力、拼屏幕時,燃油車用芯片迭代和光學工藝證明:技術路線的終點,從來都是滿足用戶需求,而不是比誰的動力形式更“政治正確”。AI平權?說白了就是讓消費者用腳投票,別被“電動即智能”的話術帶跑偏。
所以別再問“燃油車還能活多久”了——只要還有博越L這樣的玩家在,這場智能化的牌局,燃油車照樣能搶地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