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聚焦!
12日14時
隨著MF856航班平穩泊入機位
全國首票進口印尼鮮食椰子
順利運抵福州空港
今年恰逢中國同印尼建交75周年
以中印尼“兩國雙園”
這一開放合作新高地為載體
福州對外開放步履更加堅實
永榮錦江的尼龍新材料應用范圍廣泛(資料圖片)。林雙偉 攝
從建設交通樞紐到打造跨國平臺,從出臺利好政策到協助企業出海……福州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持續深化拓展“三爭”、開展“奮勇爭先”行動,進一步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積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加速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
錨定“合作型開放”
打造發展新格局
“正是有了中印尼‘兩國雙園’企業這一身份,我們才能順利成為首票印尼鮮食椰子進口商。”12日,在福州機場航空港貨運站,看著一箱箱外皮鮮綠的印尼椰子,福建淼天匯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林崢嶸深有感觸地說。
全國首票進口印尼鮮食椰子順利運抵福州。林雙偉 攝
印尼是全球最大的椰子種植及椰子產品生產國之一,約占全球椰子產業出口總額的38%;相比之下,我國則是鮮食椰子消費大國,椰子水、生椰拿鐵等椰子飲品的消費量快速增長。近年來,瞄準這一商機的食品企業不在少數,為何淼天匯能拔得頭籌?
中印尼“兩國雙園”中方園區。林雙偉 攝
中印尼“兩國雙園”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關心推動的共建“一帶一路”新旗艦項目。2023年國務院批復同意設立以來,園區瞄準高水平對外開放重要載體、與東盟國家經貿合作交流重要紐帶、產業鏈供應鏈國際分工合作重要平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貿易投資重要通道不斷發展,逐步建立起基于雙方資源稟賦、優勢產業的“跨國共同體”。
以開放謀合作,以合作促開放
福州正在探索走出一條
以中印尼“兩國雙園”為代表的
對外開放新路徑
今年1~2月,依托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福州海關出口企業自主開具RCEP原產地聲明貨值7.2億元,居全國首位。
福建永榮錦江股份有限公司自動化生產線。池遠 攝
福建永榮錦江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高性能尼龍新材料研發生產銷售的大型高新技術企業,產品出口至全球十幾個國家和地區。“RCEP項下的經核準出口商制度允許我們能夠自主確定貨物的原產資格并開具原產地聲明,不再需要到海關或者貿促會等簽證機構申領原產地證書,開具聲明的時間不受節假日限制,能更加靈活地安排訂單計劃和出口船期。更重要的是,我們憑著一份自主開具的聲明就可以在國外享惠,國際上的客戶對我們有了更高的認可,今年全球銷售預計增長14%。”公司國際業務公司綜合部經理陳雪嬌說。
此外,福州自貿片區還與法國等國的自貿區建立友好合作關系,掛牌以來,累計引進外商投資企業1210家,注冊資本1245.55億元。
推動“制度型開放”
塑造發展新優勢
“如果采用一般租賃模式,貨款需180個月才能全部收回,而‘保稅租賃’模式讓我們可以立即收回全部貨款并辦理出口退稅,極大方便公司資金回流。”上個月,隨著福建船政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福建省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建造的85000噸級多用途紙漿船順利交付并以保稅租賃方式出口,全省首單船舶“保稅租賃出口”業務落地福州,該公司生產部經理鄭浩連連點贊。
勇于開拓的福州人
以創新的意識與開放的心態
面向世界提供了品質精良的
“中國制造”和“福州制造”
招引了攜手共贏的外資企業
馬尾造船廠。林雙偉 攝
而在這些通聯全球的友好互動中
如何找準發力點
讓開放之門越來越大
正是新時代的必答題
在全國率先推出“三證合一,一照一碼”舉措,創新推出從企業登記到注銷退出的全鏈條便利化措施,企業開辦時間由15個工作日壓縮至3個小時,最快半小時辦結;
全國首創原產地簽證管理改革、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和原產地企業備案“兩證合一”、海關業務預約模式等舉措,為全國通關一體化改革和無紙化作業貢獻“福州經驗”;
全國首創行政審批全流程電子證照應用、不動產登記網上申請平臺等創新舉措,被自然資源部復制推廣至全國……
江陰港。林雙偉 攝
作為開放排頭兵,福州始終堅持改革破題,立足福州新區、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福州片區、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等開放平臺,持續深化改革創新系統集成,穩步推進制度型開放,讓越來越多“首試”“首推”“首創”“首倡”成為對外開放的堅實底氣。
以福州自貿片區為例,掛牌10年來,累計推出21批300項制度創新舉措,其中全國首創114項,復制推廣到全國25項、全省123項,5項試點經驗列入全國自貿試驗區“最佳實踐案例”。
中國(福建)自貿試驗區福州片區。林雙偉 攝
一項項擴大開放的有力舉措
正讓制度創新的“試驗田”
成為投資興業的“高產田”
為外向型經濟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邁向“創新型開放”
釋放發展新活力
不斷加快的對外開放腳步
為福州帶來了無限機遇
但想進一步以高水平對外開放
促進高質量發展
仍需向內破題
福州新區濱海新城。鄭帥 攝
眼下,福州正以創新驅動為引擎
面向世界實現從產品創新
到合作方式的突破
為塑造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優勢
注入更多活力
在這里,合作平臺能級提升——3月18日,《閩江數字貿易走廊建設規劃方案》發布,作為全國首個以“自貿+跨境”為核心的數字貿易產業鏈集聚區,將以國際高標準的經貿規則,整合數字產業、跨境貿易、物流樞紐、金融服務、人才交流等產業鏈,讓這里成為全球數字貿易變革的重要策源地、數字貿易產業的重要集聚地、數字物流支付結算的重要創新地和智慧供應鏈平臺的重要匯聚地。
福米貼片模組項目的數字工廠。池遠 攝
在這里,新興產業加速崛起——“今年前2個月,公司出口液晶顯示模組1080.7萬元,同比增長3倍。”擁有目前國內單條線體最長、自動化程度最高的光電模組工廠的福建福米科技有限公司,每11秒即可產出一片大尺寸液晶顯示屏,與產業園內的福州恒美光電材料有限公司和福州新美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組成了從偏光片生產、貼合,到模組、整機的上下游配套,打通新型智能液晶顯示屏完整產業鏈。
在這里,傳統產業向新而行——“我們積極探索‘趕鴨子上架’蛋鴨養殖新模式,鴨舍全面覆蓋5G網絡,投入使用自主研發的禽類服務機器人,實現自動化操作、人工輔助,極大提高了生產效率,2024年我們產鮮鴨蛋超6000噸。”永泰縣金蛋發展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在相關部門的支持引導下,公司已通過出口蛋禽養殖基地備案,蛋制品遠銷歐盟、日韓等地。
福州市政務服務中心。石美祥 攝
在這里,營商環境持續優化——“福州市不僅持續推進‘最多跑一次’‘一次不用跑’的便利化政務服務,還強調‘不叫不到、隨叫隨到、說到做到、服務周到’的服務模式,讓企業能夠專心發展,政府在企業有需求時能迅速提供幫助。”在榕發展的臺資企業代表、臺商二代,福州福華紡織印染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奕廷感慨地說。
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以高水平開放促進高質量發展。2024年,福州全市新設外商投資企業725家,同比增長23.9%;累計進出口3208.5億元,同比增長2.1%,其中出口2568億元,同比增長0.4%;進口938.8億元,同比增長7.3%。
百舸爭流,揚帆謀遠
開放的福州將始終放眼世界
弄潮逐浪
來源 福州日報
編輯 林佳 江杭
審核 張晨 謝雄
監制 吳凌 峰 毛晨熙
發現城市管理問題
拍照上傳舉報
一鍵直達“融壹拍”小程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