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從口入,禍從口出,有些東西,真的是不能亂吃的!
有的東西,可能不小心誤食之后就會中毒,甚至還是沒有解藥的劇毒,千萬不要不當回事,一定要重視起來。
癩蛤蟆
都說癩蛤蟆想吃天鵝肉,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癩蛤蟆的肉,是不能隨便亂吃的。
有的人可能覺得癩蛤蟆本身長的就丑,所以對于它的肉就沒什么感覺,但是有的人卻是比較喜歡“嘗鮮”、或者是喜歡吃一些“有特點”的食物。
3月底的時候,有一個報道顯示,珠海有一名男子,因為自己在家吃了癩蛤蟆中毒了。
信息來源:光明網
雖說也緊急送往醫院進行搶救了,但是非常可惜的是,最終還是沒能搶救過來。
所謂的癩蛤蟆,其實說的就是蟾蜍,一種看起來就有點“滲人”的動物。
如果說面由心生的話,那么癩蛤蟆絕對是非常適用于這句話的。
不管是它的皮膚部分,還是它的腺體中,全部都含有多種有毒物質,換句話說,癩蛤蟆的渾身上下,基本上全部都是“重災區”。
而它身上的這種毒素,是會影響到人的心臟、神經系統的。
要是不小心吃了癩蛤蟆、或者是它的分泌物蟾酥的話,是會出現惡心嘔吐,嚴重的話可能就會出現呼吸衰竭的情況。
而這,就是中毒所造成的。
最可怕的是,癩蛤蟆身上的這種毒,不管是高溫、還是泡酒,都是沒有辦法去除的,而且它的毒素所含的毒性是非常強的,目前來說,是沒有任何特效解毒藥去進行醫治的。
所以說在日常生活中,千萬不要因為好奇,或者是出于其它的心理去吃這種東西。
河豚
河豚長的還算是比較可愛的一種動物了,看上去圓乎乎的,非常符合人們的審美。
可是,好看的東西,或許并沒有它看上去那么的“有安全感”。
之前曾有過一個報道,50多歲的鄭先生收到了朋友送的河豚,因為聽說過河豚的肉比較好吃,所以在拿到河豚之后,鄭先生便自己在家里把河豚加工之后煮了吃,就連肝臟也一起吃了,而結果就是:中毒。
信息來源:環球網
剛開始吃了河豚之后,鄭先生只是感覺會嘔吐,當時還以為吐出來之后就好了,可沒想到,他的癥狀卻變得越來越嚴重,最后整個人的呼吸都變的十分困難。
在他的家人把他送到醫院的時候,鄭先生的自主呼吸基本上已經停止了,整個人算是處于非常危險的情況了。
雖說河豚看上去是“人畜無害”的,可實際上的它,卻是“毒王中的毒王”,它的毒性,比氰化物要強上千倍,而且還是沒有解藥的。
特別是在春天的時候,也是河豚毒性最強的時間。
看起來小小的一只,實則身上都是毒素,而且每個部位的毒性還都是大不相同的,其中卵巢和肝臟的毒性是最強的,而它的肌肉幾乎是無毒的。
雖說經過專業的處理之后,是可以放心食用的,但是對于普通人來說,這種危險的食物,盡可能的還是少接觸為好,千萬不要因為一時的好奇心而害了自己。
不當發酵的食物
酸湯子,是黑龍江那邊的一種“食物”,其實就是用玉米水磨發酵后做成的一種粗面條樣的主食。
可是,這種食物要是做不好或者是儲存不當的話,那么是非常容易“出問題”的,黑龍江地區就曾出現過好幾例吃酸湯子中毒的事情。
信息來源:央視新聞
在食物中毒的事情發生之后,有相關部門檢查發現,在玉米面里面,竟然有高濃度的米酵菌酸,這是一種能夠引發食物中毒的物質,嚴重的話,可能還會造成死亡。
這種物質的耐熱性是非常強的,就算是把它放在100℃的開水里面煮沸,又或者是放在高壓鍋里面蒸煮都是無濟于事的。
一旦食物里面檢測出米酵菌酸的話,那么就很難能夠將它去除,如果人們不小心誤食了含有米酵菌酸的食物的話,那么是會對人體的肝腎臟以及心腦等這些非常重要的器官產生非常嚴重的損害的。
要是中毒的話,米酵菌酸的致死率在40-100%,從這個數值來看,其實它的致死率已經算是非常高的了。
而米酵菌酸經常會出現在一些自制的發酵米面食物中,可能會因為操作不當或者是儲存不當,從而產生米酵菌酸。
所以說,一些看起來很少會在意的事情,其實它可能蘊藏的危害是非常大的。
藍環章魚
有些東西,要是不了解的話,還真的不知道。
2023年的時候,一位網友曾發布過自己在吃飯的時候,發現章魚身上有小黑點,懷疑這是“藍環章魚”。
對于不知道情況的人來說,其實是看不出來有什么問題的,可是所謂的“藍環章魚”,卻是著名的劇毒生物。
在它的體內,是含有非常強的毒素的,可能稍微被它咬上那么一小口,就會出現中毒的癥狀,藍環章魚只需要釋放0.5毫克的毒素,那么就能讓人中毒死亡。
它的毒素要是進入人的大腦,那么就會直接阻斷大腦、脊髓以及身體其它神經之間的聯系,算是麻痹了人體的神經系統,短時間內就會出現頭暈嘔吐的情況。
從吃下去到發病,這整個過程可能就只需要幾分鐘的時間而已。
而在藍環章魚的體內,還含有“河豚毒素”,這是一種劇毒的毒素,就算是在高溫烹飪的時候,也是沒有辦法被消滅的,而且也不會因為鹽腌而破壞。
信息來源:環球網
目前,藍環章魚體內的毒素,是沒有解藥的。
不過藍環章魚和普通的章魚是非常好區分的,在它們的身上,是會有著非常明顯的“藍色圓圈”的,而這,也是普通章魚所沒有的。
僅僅憑借著這一點,就能夠非常快的分辨出到底是不是藍環章魚。
平時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看見章魚的話,大家也可以根據身上的標記來分辨章魚的類型,如果碰到藍環章魚的話,建議大家還是遠離為好,千萬不要因為好奇心做出讓自己后悔的事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