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這變主意的速度,全世界都跟不上趟。關稅政策跟坐過山車似的,一會兒一個樣。之前相關部門剛宣布對部分產品搞 “對等關稅” 豁免,大家還沒緩過神呢,特朗普一扭頭又強硬起來了。那些早早打算向美國妥協的國家,估計這會兒腸子都悔青了,高興得太早,結果被擺了一道。再看看咱們中國,面對美國這一系列操作,反制措施有理有據、堅決有力,這才是各國面對霸權行徑時該學的榜樣。
據美國媒體說,特朗普最近放話了:“要是在暫停關稅的這 90 天里,相關國家還談不攏協議,那就把之前的關稅政策重新搬出來。” 這話一出來,好多國家都被整得團團轉 —— 本來以為這 90 天是特朗普集中火力對付中歐的時間,沒想到成了各國最后猶豫的 “倒計時窗口”。你看,有些國家之前想靠著美國市場躺著賺錢,現在這美夢算是做到頭了,該醒醒直面現實了。
像印度和東盟這些盯著制造業的地方,一直琢磨著頂替中國,成為吃美國貿易逆差的 “接盤俠”,可惜趕上的時機不好。現在美國的態度很明確:甭管誰想當所謂的 “戰略合作伙伴”,先把想從美國賺走大額逆差的念頭收一收 —— 說白了,美國現在就是不想讓任何國家再從貿易里拿走太多好處,誰來都不好使。
特朗普這招 “關稅游戲” 玩得越來越精了。最新的稅則細則里藏著個 “美國成分豁免” 的鉤子 —— 只要成品里有美國進口的零部件,關稅就能打折。打個比方,越南組裝的手機要是用了美國產的芯片,那這部分成本就能少交 34% 的稅。可這鉤子后面連著的,是讓各國制造業 “上套” 的鋼絲。
想拿到優惠?先把關鍵零部件的生產線搬到美國去。就像印度車企為了賣車給美國,得把發動機工廠遷到密歇根州,還得找美國供應商買螺絲螺母。但這么折騰下來,企業能賺的錢就像用篩子撈水 —— 美國工人時薪 30 美元,比東南亞高五倍,再加上物流和環保成本,最后到手的利潤連支付當地工人的加班費都不夠,更別提養活上億人口的制造業大軍了。
要是哪個國家死活不配合,特朗普的關稅大棒就會變本加厲。泰國的橡膠手套出口美國,原本關稅 10%,要是拒絕開放農產品市場,立馬漲到 46%。更絕的是,最終稅率還得看雙邊貿易差額和他的心情 —— 上周剛宣布對加拿大鋼鋁加稅到 50%,這周又突然豁免福特汽車的零部件關稅,理由是 “國家安全需要”。
最讓人哭笑不得的是 “政治獻金換豁免” 的潛規則。研究發現,給共和黨捐過錢的企業,申請關稅豁免的成功率比普通公司高 40%。有些國家甚至得拿政治利益交換:以色列同意采購美國 F-35 戰斗機,就拿到了鉆石出口的關稅減免;烏克蘭允許美國公司開采稀土礦,農產品關稅也跟著下調。
這套玩法把全球產業鏈攪得七葷八素。墨西哥的汽車零部件廠因為關稅被迫停工,連帶密歇根州的沖壓車間裁員 900 人;中國則反手對中重稀土實施出口管制,讓美國軍工企業的導彈制導系統陷入停工危機。有美國智庫算了筆賬:每 1 美元的關稅收入,要讓美國消費者多掏 3 美元的物價成本,最后全成了特朗普 “美國優先” 口號下的犧牲品。
特朗普這招 “關稅 + 軍售” 的組合拳,把盟友們拿捏得死死的。日本首相石破茂前腳剛在國會拍胸脯說 “防衛費我說了算”,轉頭就跟美國簽了防務費用分攤的新協議,還承諾未來五年向美企投資 1 萬億美元 —— 這哪里是談生意,分明是拿納稅人的錢給軍工巨頭 “交保護費”。越南更慘,被美國加征 46% 關稅后,不但乖乖把進口關稅降到零,還一口氣采購了價值 32 億美元的 F-15EX 戰斗機和 M1A2 主戰坦克,生生把自己變成美國軍火商的 “移動 ATM 機”。
這些繞開關稅的交易,本質上是特朗普給國內軍工復合體和醫藥巨頭開的 “特供通道”。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最近股價暴漲 18%,全靠日本的 F-35 訂單和越南的軍火采購;輝瑞則借著關稅豁免,把抗癌藥價格在美國市場又抬高了 12%。這種操作看似離譜,實則是美國歷任總統的 “傳統藝能”—— 拜登、奧巴馬玩的是 “在商言商” 的套路,而特朗普直接把貿易談判變成了街頭霸王式的敲詐:你不買我的軍火,我就加你的關稅;你不開放醫藥市場,我就搞你的供應鏈。
多數國家被這么一折騰,只能打碎牙往肚里咽。韓國為了保住半導體出口,不但同意將駐韓美軍費用提高到每年 12 億美元,還被迫開放了本國牛肉市場;印度為了爭取關稅豁免,答應從美國進口價值 50 億美元的波音飛機。但中國是個例外。面對美國 34% 的 “對等關稅”,中方當天就宣布對美農產品、汽車、芯片等 106 項商品加征同等稅率的關稅,同時對稀土出口實施管制,直接卡住了美國軍工企業的脖子。更絕的是,中國還聯合東盟、金磚國家啟動了 “去美元化” 貿易結算機制,短短三個月就有 17 個國家加入,讓美國的關稅大棒徹底失去了威懾力。
這種 “以牙還牙” 的反制,讓日本博主西岡省二都忍不住點贊:“中國的反擊就像《孫子兵法》里說的‘致人而不致于人’,既保護了自身利益,又把美國拖入了多線作戰的泥潭。” 反觀特朗普,為了討好選民和利益集團,把全球產業鏈攪得一團糟。最新數據顯示,美國農民因關稅戰損失了 210 億美元,特斯拉、蘋果等企業股價暴跌,而中國對 “一帶一路” 國家的出口卻增長了 9%。這場由關稅引發的博弈,最終可能會加速全球經濟秩序的重構 —— 而中國,正在用實際行動證明:面對霸權欺凌,唯有挺直腰桿才能贏得尊重。
特朗普那招 “90 天暫緩關稅” 的戲碼,本質上是場自導自演的雙簧。當初不少人擔心這是 “陣營孤立” 的前奏,覺得中國要被逼入墻角,現在看來不過是紙老虎。從全球產業鏈到國際關系常識,這步棋都走得稀碎,加拿大就是現成的反面教材 —— 被美國折騰得最慘,現在連小麥出口都得看特朗普的臉色。
先說經濟賬。特朗普總說要 “讓制造業回流”,可真當各國把生產線往美國搬時才發現,密歇根州工人的時薪是越南的五倍,再加上環保法規和物流成本,最后賺的錢連給工人加班費都不夠。就像印度車企為了賣車給美國,硬著頭皮把發動機工廠遷到得克薩斯州,結果一算賬,每輛車成本增加 3200 美元,還不如直接交關稅劃算。更諷刺的是,美國消費者要為這些 “回流” 買單 —— 耶魯大學研究顯示,特朗普的關稅政策讓美國食品價格上漲 4.5%,牛仔褲均價從 25 美元漲到 31 美元,相當于每個家庭每年多掏 1900 美元。
再看政治常理。現在這個節骨眼上,哪個國家會傻到選邊站隊啊?加拿大前總理特魯多就公開吐槽:“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是在往全球經濟傷口上撒鹽。” 他一邊在 WTO 起訴美國,一邊對美汽車征收 25% 報復性關稅,直接讓底特律三大車企損失 23 億美元訂單。歐盟更絕,不僅對波音飛機、大豆加征 25% 關稅,還計劃 5 月再追加一輪制裁,專門針對共和黨票倉州的農產品。這些國家心里都清楚,跟著美國混,今天能豁免關稅,明天說不定就被加稅,還不如抱團取暖來得實在。
當初特朗普搞暫緩90天的關稅政策,不少人都稱其為搞陣營孤立,中國局面要更加被動了。先不說這從全球供應鏈與經濟學的角度上是否可行,就是在政治常理上也完全行不通,沒有國家會在如今的背景選擇極端的外交傾向,如今加拿大的處境就是前車之鑒。其次是以特朗普的行事風格,也沒有國家能腳踏實地的選擇與之合作,多數人的心理狀態都是忍過4年就會雨過天晴。只是特朗普出爾反爾的性格,不太會讓多數人挺過4年,甚至連90天的時間都不再愿意給他們。如今擺在他們面前有兩條路,一個是被迫與美國進行談判,在90天交出讓特朗普滿意的答卷。另一個就是與中方一樣,用盡全力反制美國。不過,從理性角度來看,這些國家體量不足,也沒本錢與美國博弈,靜觀其變才是最佳選擇。他們完全可以選擇與中國進行更深層次的合作,通過中國對美奉陪到底的精神,進行自己的反制措施。
特朗普那招 “90 天暫緩關稅” 的戲碼,本質上是場自導自演的雙簧。當初不少人擔心這是 “陣營孤立” 的前奏,覺得中國要被逼入墻角,現在看來不過是紙老虎。從全球產業鏈到國際關系常識,這步棋都走得稀碎,加拿大就是現成的反面教材 —— 被美國折騰得最慘,現在連小麥出口都得看特朗普的臉色。
先說經濟賬。特朗普總說要 “讓制造業回流”,可真當各國把生產線往美國搬時才發現,密歇根州工人的時薪是越南的五倍,再加上環保法規和物流成本,最后賺的錢連給工人加班費都不夠。就像印度車企為了賣車給美國,硬著頭皮把發動機工廠遷到得克薩斯州,結果一算賬,每輛車成本增加 3200 美元,還不如直接交關稅劃算。更諷刺的是,美國消費者要為這些 “回流” 買單 —— 耶魯大學研究顯示,特朗普的關稅政策讓美國食品價格上漲 4.5%,牛仔褲均價從 25 美元漲到 31 美元,相當于每個家庭每年多掏 1900 美元。
再看政治常理。現在這個節骨眼上,哪個國家會傻到選邊站隊啊?加拿大前總理特魯多就公開吐槽:“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是在往全球經濟傷口上撒鹽。” 他一邊在 WTO 起訴美國,一邊對美汽車征收 25% 報復性關稅,直接讓底特律三大車企損失 23 億美元訂單。歐盟更絕,不僅對波音飛機、大豆加征 25% 關稅,還計劃 5 月再追加一輪制裁,專門針對共和黨票倉州的農產品。這些國家心里都清楚,跟著美國混,今天能豁免關稅,明天說不定就被加稅,還不如抱團取暖來得實在。
最讓人哭笑不得的是特朗普的 “變臉速度”。3 月剛宣布對加拿大鋼鋁加征 50% 關稅,4 月又突然豁免福特汽車零部件,理由是 “國家安全需要”。這種朝令夕改的操作,讓各國企業根本沒法做長期規劃。墨西哥汽車零部件廠因為關稅被迫停工,連帶密歇根州沖壓車間裁員 900 人;中國反手對稀土實施出口管制,直接讓美國軍工企業的導彈制導系統陷入癱瘓。有美國智庫算了筆賬:每 1 美元的關稅收入,要讓美國消費者多掏 3 美元的物價成本,最后全成了特朗普 “美國優先” 口號下的犧牲品。
現在各國面前擺著三條路:要么像日本那樣乖乖交 “保護費”,加購 32 億美元軍火換關稅豁免;要么像越南那樣一邊挨罰一邊買 F-15EX 戰斗機;要么學中國挺直腰桿硬剛。但理性的國家都在觀望 —— 既不徹底倒向美國,也不完全依賴中國,而是悄悄跟中國深化合作。比如馬來西亞承接中國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能,泰國成為光伏組件中轉站,印尼建設稀土加工基地,形成 “中國技術 + 東盟制造” 的協同模式。這種 “借船出海” 的策略,既能規避美國關稅,又能搭上中國市場的快車。
中國的反制措施已經給全球做了示范。對美加征 84% 關稅的同時,聯合歐盟、巴西等 23 國在 WTO 起訴美國違反最惠國待遇,還推動 RCEP 數字貿易規則談判,在跨境數據流動、數字稅等領域確立新標準。更絕的是,中國與俄羅斯、沙特等國推進石油人民幣結算,一季度人民幣跨境貿易占比升至 28%,直接動搖美元霸權根基。這種 “以戰止戰” 的打法,讓日本博主西岡省二都忍不住點贊:“中國的反擊就像《孫子兵法》里說的‘致人而不致于人’,既保護了自身利益,又把美國拖入了多線作戰的泥潭。”
那些還在猶豫的國家,不妨看看加拿大的教訓:跟著美國走,最后落得個 “賠了夫人又折兵”;跟著中國干,雖然短期陣痛,但能換來長期穩定。畢竟在全球化時代,誰也沒法靠 “閉關鎖國” 過日子,而中國,正在用實際行動證明:面對霸權欺凌,唯有挺直腰桿才能贏得尊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