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大光圈鏡頭,都會想到定焦鏡頭,而這當中最常見的光圈值就是F1.8,之所以常見,是因為這個光圈值只有定焦鏡頭有,變焦鏡頭是沒有這么大的光圈值的。以前都是以這個光圈值來判定是定焦鏡頭還是變焦鏡頭。但隨著鏡頭技術的發展,定焦鏡頭的光圈也越做越大,再也不滿足于F1.8的最大光圈了,開始向F1.4甚至F1.2上面去提升了。但在實際拍攝中發現,用最大光圈F1.2鏡頭拍出來的效果與用最大光圈為F1.8拍出來的背景虛化效果區別并不是那么大,確實,從肉眼直觀感受來看,兩者的虛化效果的差別有時候并不那么明顯,特別是背景離主體較遠的時候。那這樣的話,大家追求買F1.2光圈鏡頭的意義在哪里呢?這篇文章就來和大家聊聊這個話題。
很多人拍照喜歡看背景虛化,但真正“好”的鏡頭,是好在虛化的質感上。有的鏡頭雖然背景模糊,但虛化光斑形狀雜亂、邊緣過渡生硬,看起來像是“糊掉的畫”;而好的虛化,要像奶油一樣絲滑,光斑圓潤、邊緣柔和。而F1.2的鏡頭在這方面就有明顯優勢。以佳能 50mm F1.2為例,它用了11片圓形光圈葉片,因此它的虛化能保持光斑圓潤。而F1.8的入門鏡頭,只有7片葉片,光斑形狀一看就不一樣。再加上高端鏡頭對二線性控制和色散校正都做得更好。所謂二線性控制指的是鏡頭如何避免模糊邊緣出現“重影”或“鬼影”效果;而色散校正則是減少色邊的能力,讓畫面更干凈、更真實。這些細節直接影響虛化的質感。因此就虛化效果來說,F1.2不僅僅是更虛,而是“更好看地虛”。
再具體到實際拍攝中,夜景人像、室內表演、星空等這些題材也是F1.2鏡頭的主場。比起F1.8,F1.2可以多進約一檔的光,這就意味著在相同快門速度下,可以使用更低的ISO。而ISO低了,畫質也會更好。特別是拍攝星空時,F1.2幾乎就是神器。因為這個拍攝,快門不能太慢,不然星星會拖線,這時候F1.2能在有限時間里進更多光,讓畫面更亮、細節更足。還有在光學性能上,F1.2也是要優于F1.8的。即使把F1.2鏡頭的光圈收小到F1.8,它依然比最大光圈F1.8鏡頭畫質更好。這是因為F1.2鏡頭在光學結構、鍍膜、防眩光等方面都更強。
當然,我們也知道,所謂是一分錢一分貨,優質的鏡頭在預算上也是要多得多的,像這個F1.2的鏡頭就要比F1.8的鏡頭在價格上是要貴上好幾倍的。因此這樣的鏡頭只能是特定人群使用,典型的就是那些職業攝影師了,他們之所以愿意為鏡頭性能這10%的提升付出幾倍價格,是因為那10%可能就是能不能中標、客戶認不認可的關鍵。有的人一眼就能看出你用的是不是高端器材,這關乎他們對你專業度的認知。另外,這種高端鏡頭保值能力更強,即使以后出二手也更容易出手。
目前來說,各大相機廠商爭奪F1.2市場,一方面是因為高端用戶對于極致畫質和淺景深的持續需求,另一方面也是品牌定位的需要——高規格鏡頭代表著品牌的技術上限,是拉高品牌形象和專業信任度的重要表現途徑。所以這不僅僅是參數炫耀,更是各相機產商所做的“我們有能力把大光圈做到極致”的技術宣言。
綜上所述,那這F1.2的鏡頭值不值得買呢?就這么說吧,如果只是拍生活記錄,不做商業拍攝,F1.8的足夠了,沒必要購買;但如果特別追求極致的畫面效果,或者自己本身就吃攝影這碗飯,那F1.2還是絕對值得擁有的。因此F1.2這個光圈的鏡頭不是給所有人準備的,它存在的意義,就是為了那一小部分愿意為“最好”買單的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