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0日的白宮內閣會議錄像,意外成為全球政治觀察家的研究標本。
在47分鐘的會議中,11名內閣成員接力贊頌特朗普的“非凡領導力”,將政策討論異化為諂媚表演:
- 司法部長帕姆·邦迪三次打斷國土安全部匯報,堅稱“總統2020年壓倒性勝選是上帝旨意”
- 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展示自制圖表,宣稱“特朗普關稅政策使美國GDP增速超越中國3.2倍”
- 能源部長莫里森突然起立背誦《圣經》段落,將特朗普比作“現代摩西”
這場表演并非孤立事件,《華爾街日報》披露,內閣成員需提前向白宮辦公廳提交“贊美要點清單”,并接受肢體語言教練指導以展現“真誠感”。
英國《獨立報》嘲諷稱:“這已超越政治作秀,淪為系統性精神操控”,嘲諷美國官員的諂媚語言“令讀者臉紅”。
德國《明鏡》周刊則將白宮會議視頻剪輯為“21世紀君主制教學片”,加劇美國軟實力流失。
為什么號稱獨立自由的美國官員會有如此拙劣表演?
因為不會表演的已經被淘汰了:
- 前國防部長米勒因拒絕公開支持“選舉舞弊論”遭解職。
- 現司法部長邦迪通過起訴16名拜登時期官員贏得信任。
更有甚者,白宮建立了雙重信息過濾機制:
- 情報層:國家安全簡報刪除所有負面數據,僅保留“總統樂見內容”
- 輿論層:內閣成員社交媒體賬號強制轉發“特朗普工作日志”話題
- 數據層:商務部篡改關稅影響模型,將供應鏈斷裂歸因為“中國破壞”
4月12日,能源部被曝以“國家安全”名義向特朗普集團旗下酒店支付超額安保費用。這種“政策—利益”捆綁模式,迫使官員將諂媚轉化為權力贖買工具。
商務部為迎合特朗普關稅偏好,故意忽略全球供應鏈數據模型警告,導致3月汽車零部件報關積壓量激增270%。
沉默多數的反諷:被消音的專業主義
在4月10日會議中,國務卿魯比奧全程保持沉默的姿態引發關注。這種“不配合的沉默”恰折射出美國官僚體系的割裂——當諂媚成為生存剛需,恪守職業倫理反而需要承受政治風險。
正如前駐華大使鮑卡斯所言:“當贊美總統成為內閣會議首要議程時,這個國家已陷入認知危機?!泵朗饺饲槭鹿实谋举|,是權力馴化機制對專業精神的系統性絞殺。
參考信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