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的順眼請點個關注~高頻率更新中外歷史故事,供君解悶~
公元7世紀中葉,當唐朝的勢力如旭日東升般向西域擴展時,天山南北的綠洲城邦正陷入一場前所未有的地緣政治漩渦。龜茲——這座掌控絲綢之路中段咽喉的城邦,在唐朝與西突厥兩大強權的夾縫中,上演了一出關乎存亡的抉擇。
龜茲是漢代西域三十六國之一,根據《漢書·西域傳》記載,其都城位于延城,距離長安七千四百八十里,有居民六千九百七十戶,人口八萬一千三百一十七人。該國地處絲綢之路北道樞紐,北靠天山山脈,南接塔克拉瑪干沙漠,東鄰焉耆,西接姑墨。
漢武帝時期,龜茲王絳賓迎娶烏孫公主,開始效仿漢朝制度建造宮殿,設立儀仗隊。魏晉時期,龜茲成為佛教中心,著名高僧鳩摩羅什便出生于此。隋朝大業年間,龜茲王白蘇尼咥向中原進獻寶馬,根據他的說法,龜茲此時的都城方圓六里,常備軍數千人,是西域一等一的大國。
隋唐交替之時,中原混戰,西域落入突厥之手。至貞觀四年(630年)唐軍滅東突厥后,西突厥便成為中亞草原的新霸主。其首領乙毗咄陸可汗將疆域擴張到極致:北吞鐵勒諸部,西壓波斯邊境,南控塔里木盆地。
對于龜茲這樣的城邦,西突厥采取了“吐屯監國”制度——派遣突厥貴族常駐王城,直接掌控商稅征收。商隊馱著絲綢、玉石經過龜茲時,三分之一的貨物必須作為“過境稅”上交突厥汗庭。這種赤裸裸的經濟掠奪,使得百姓怨聲載道。
在西突厥大軍的監視下,龜茲與中原離心離德。唐朝貞觀初年的龜茲王蘇伐疊雖每年派遣使臣朝貢,但暗中勾結西突厥,采取兩面策略。
到蘇伐疊去世,其弟訶黎布失畢繼位,依然保持親近西突厥,疏遠唐朝的政策,他逐漸減少對唐朝的朝貢。史書記載其"逐漸喪失藩臣禮制"。到后面,在西突厥的支持下,龜茲國甚至敢插手唐朝對西域的軍事行動,徹底斷絕了對唐朝的進貢,還發兵侵略周邊小國,想要建立一個龜茲為首的西域。
在這場博弈中,絲綢之路的商稅成為核心爭奪點。龜茲叛唐前,唐朝已通過高昌、焉耆建立了新的商道,繞開突厥控制的傳統路線。
但龜茲橫插一手的封鎖,直接導致河西走廊商稅銳減四成,長安西市三個月不見胡商。更致命的是,波斯、大食等國的朝貢使團被困在于闐,價值百萬貫的貢品面臨變質風險。唐朝不得不啟用險要的“青海道”,讓商隊繞行海拔四千米的昆侖山北麓,商人們悲嘆著說,他們每十頭駱駝,就有三頭倒斃在雪線之上。
唐太宗深知,要打通絲綢之路,必須瓦解西突厥的西域控制網。早在貞觀十四年(640年),唐軍攻滅高昌國時,便在西域設立西州都督府,如同楔子般插入突厥勢力范圍。
面對突厥騎兵的威脅,唐朝采取雙管齊下策略:軍事上,安西都護郭孝恪在貞觀十六年(642年)擊退進犯伊州(今哈密)的突厥大軍;政治上,秘密扶持西突厥王族乙毗射匱可汗,策動其與乙毗咄陸爭奪汗位。
當年長孫晟的政治手腕讓突厥一分為二,稱為東突厥和西突厥,時隔數十年,中原王朝再次讓草原人見識到了什么叫做精妙的政治:在唐朝的介入下,西突厥兩汗分立,陷入長達三年的內戰,對西域諸國的控制力大幅削弱。
在西突厥內亂之際,龜茲王訶黎布失畢面臨著艱難選擇:是繼續臣服于內斗不休的西突厥,還是倒向強勢東來的唐朝?
據當地史書所說,龜茲王和他的大臣們在深宮中密談,整整持續了七個晝夜,
最終,三件關鍵事件促使他依然倒向西突厥:
其一,突厥監國吐屯突然將商稅比例提升至五成,引發西域商路癱瘓;
其二,唐朝使團帶著設立安西都護府的計劃抵達龜茲,要求其開放所有關隘;
其三,乙毗咄陸可汗派來五千鐵騎屯駐龜茲北境,戰馬嘶鳴聲日夜回蕩在延城街頭。
在突厥彎刀與唐使詔書的雙重威壓下,訶黎布失畢選擇了看似更可靠也更危險的舊主。他不僅拒絕唐朝的通商要求,更派兵劫掠焉耆商隊,徹底阻斷絲路中段。
西突厥對龜茲國的表態很是滿意,承諾將增加兩萬騎兵至龜茲國協防,在這個時候,西突厥比遠在長安的唐廷更可靠。而且劫掠商隊讓龜茲國上下“飽餐一頓”,大家伙的錢袋子盆滿缽滿,一時間,龜茲國眾都在贊嘆國王的“英明睿智”。
龜茲的叛變立即引發連鎖反應。西突厥趁機在塔里木盆地重建軍事網絡:在龜茲設立前線大營,在疏勒(今喀什)囤積糧草,在于闐(今和田)訓練重甲騎兵。乙毗咄陸甚至揚言要“奪回高昌,飲馬河西”。
面對如此挑釁,唐太宗在貞觀二十一年(647年)作出戰略調整:暫停遼東戰事,抽調十萬精銳組成西征軍,由突厥降將阿史那社爾統領。
阿史那社爾是突厥處羅可汗的次子,少年時期便以勇猛謀略聞名。貞觀四年(630年)東突厥汗國滅亡后,他率領部眾西遷,一度攻占西突厥一半國土,擁兵十余萬,自立為可汗。后來他跑去攻打薛延陀,交戰一百多天難以獲勝,他的手下得不到戰利品,紛紛跑回西突厥,投奔新即位的西突厥可汗。阿史那社爾敗走高昌國,在西突厥的步步緊逼下,他于貞觀九年(635年)歸順唐朝,娶衡陽長公主為妻,受封左驍衛大將軍。
阿史那社爾歸順唐朝后,曾參與征討高昌、遼東等戰役,以善于安撫士兵、用兵謹慎著稱,立下赫赫戰功,且多次跟隨唐太宗作戰,是唐太宗手下數得著的“小迷弟”,忠誠度拉滿(唐太宗病逝后,阿史那社爾還嚷嚷著要殉葬,到地下去陪唐太宗,被唐高宗否決)。
貞觀二十一年十二月(648年1月,唐太宗任命阿史那社爾為昆丘道行軍大總管,統領鐵勒、突厥、吐谷渾及漢軍共計十萬大軍西征。
副將契苾何力、前鋒郭孝恪隨軍出征,大軍從西州(今新疆吐魯番)出發,沿銀山道向西推進。當年四月穿越戈壁沙漠時,正值酷暑季節,士兵每日行軍極為艱苦,有時烈日當空,衣服被曬得發燙,有時狂風大作,卷起黃沙遮天蔽日。
史書記載"士兵刺馬飲血解渴",途中倒斃戰馬多達千匹。經過二十天艱苦行軍,部隊首先抵達焉耆,擊敗西突厥冊立的焉耆國王,扶持了一個新國王后,修復城墻與灌溉渠道,建立糧草轉運站,獲得當地糧食四萬石,將焉耆國變成唐軍的補給據點。
九月,唐軍抵達龜茲北部邊境伊邏盧城。突厥別支部落處月、處密兩部據險防守,阿史那社爾派遣契苾何力率領五千精銳騎兵夜襲。唐軍分三路攀爬峭壁,突破木柵防線,焚燒七處糧倉。史書記載此戰"斬殺敵軍千余人,繳獲駱駝、馬匹數以萬計",兩部首領素葛投降,獻出龜茲布防地圖。
十月,唐軍進逼多褐城(現在新疆輪臺附近)。龜茲王集結五萬軍隊守城,在城西十里設置三重鹿砦,弓箭手埋伏于胡楊林中。阿史那社爾命令韓威率領千名輕騎兵佯攻,假裝敗退二十里。龜茲守將羯獵顛率三萬步騎追擊,在俱毗羅沙漠遭遇唐軍伏擊。左翼李海岸帶領重裝陌刀隊切斷退路,右翼阿史那賀魯指揮突厥騎射手進行箭雨覆蓋,中路韓威部隊調頭反攻,緊隨其后的右驍衛將軍曹繼叔揮軍掩殺而至。戰斗從清晨持續到傍晚,史書記載"斬首五千級,繳獲戰馬八千匹",戰場上尸體遍布,鮮血浸透沙地。
十二月,唐軍包圍龜茲都城。郭孝恪率領萬人進攻東門,架設二百架云梯晝夜不停強攻。守軍傾倒沸油抵抗,唐軍傷亡慘重。阿史那社爾改變策略,挖掘三條地道,派遣敢死隊用火藥焚燒糧庫。圍城十余日后,在唐軍兇猛的攻勢下,西南城墻崩塌,唐軍趁機攻入城內。龜茲王帶著丞相那利向西逃竄,殘部三萬人退守撥換城(現在新疆阿克蘇)。
十二月,撥換城攻堅戰開始。該城依山而建,城墻高達四丈,西突厥兩萬援軍駐扎在城北阿悉言谷。郭孝恪指揮士兵搬運土石填平護城河,建造二十輛蒙著牛皮的沖車逼近城門。守軍投擲火把燒毀七輛沖車。
激烈的攻城戰持續了一個月,阿史那社爾用投石機晝夜轟擊,終于讓城墻坍塌十余丈,唐軍中的重裝陌刀隊列陣沖入城內。鏖戰多時,終于在閏十二月初一,唐軍徹底地拿下了城池,龜茲國王藏身地窖中,被唐軍發現后俘虜,龜茲丞相那利只身逃走。
那利不甘心失敗,暗中引西突厥騎兵和本國殘兵,湊了一萬多名兵馬跑回撥換城,夜襲唐軍后方營地。
駐扎在城外的是郭孝恪,他認為龜茲國王被俘,城池陷落,必然無翻盤的機會,便在營中慶功,放松了戒備。結果那利領兵直接殺入唐軍營寨,郭孝恪狼狽接戰,被打得節節敗退,不得不向城池撤退。
而撥換城中又有龜茲余黨響應那利,殺出城外,與那利一起內外夾擊唐軍?;鞈鹬?,一支流箭射中郭孝恪右額,這位從瓦崗寨殺出一身富貴的猛將,當場身亡。
阿史那社爾接到警報,親率兩千精銳騎兵救援,布置拒馬槍陣,用連環弩密集射擊,史書記載此戰"發射弩箭十萬支",曹繼叔等人也相繼領兵趕到,城內城外一通惡戰后,唐軍斬首三千余,西突厥和龜茲殘部不敵潰逃。
丞相那利又糾集了龜茲各地的萬余名兵馬,要去進攻龜茲都城,被早有準備的曹繼叔擊潰。那利想要逃往西突厥藏身,被龜茲人抓獲后,送去唐軍大營。
戰后,阿史那社爾扶持龜茲王弟葉護繼位,以示唐朝沒有吞并龜茲的心思,讓西域諸國人心大定。隨后,阿史那社爾動用當地人力,一口氣修筑了六十八座烽火臺,形成焉耆至姑墨的防御體系,又開辟十二處屯田區,引渭干河水灌溉,保證數千名兵馬的口糧供給。
永徽元年,那利余黨勾結吐蕃叛亂,被唐將楊胄鎮壓,最終確立龜茲、于闐、疏勒、碎葉為安西四鎮。
這場唐朝征討西域的戰役,歷時四個月,唐軍攻克五大城池,收復七百余座小城,遠征總行程超過四千里,大小戰斗數十次。史書評價其"克服艱難險阻,攻守策略得當"。龜茲平定后,西域數十國派遣王子入長安為質,唐朝控制絲綢之路近百年。
貞觀二十三年(649年)龜茲平定后,西突厥的西域霸權徹底崩塌。唐朝在此設立安西四鎮,將軍事要塞與商貿站點有機結合:龜茲駐軍控制商稅,于闐屯田保障糧草,疏勒訓練多民族混編部隊,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成為深入中亞的前哨。
這套體系運轉百年間,絲綢之路上來往商隊源源不斷,而西突厥殘余勢力再未能跨過天山半步。
龜茲的叛唐與平定,本質上是一場圍繞絲綢之路控制權的微型世界大戰。
在這里,駝鈴與戰鼓共鳴,商稅與血火交織,最終塑造了7世紀中亞地區的地緣政治格局。
當現代考古學家在庫車發現唐代錢幣與突厥箭鏃共存的土層時,仿佛還能聽見歷史深處傳來的金鐵交鳴——那是霸權更迭的聲響,也是絲綢之路上錢財流通的美妙樂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