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很難,考研的分數一般相差都不大,而一般來說筆試第一都意味著大概率上岸,尤其是分數相差巨大的情況,但是清華大學航空發動機研究院今年錄取上演了一場逆襲大戲。該專業只招1人,我們從入圍復試的名單可以看到,第一名筆試分數425分,甚至一科專業課直接滿分,而第二名的筆試成績361分,但是最終擬錄取的考生是第二,實現了大反轉。
不過對于很多網友來說,似乎都不認可這個情況,覺得有內幕。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兩名考生的背景流出,大家也就知道了為啥會發生這種情況。
尤其是第二名的考生,原來并非應屆生,而是畢業于同濟大學,有科研還是一作的,還有專利,更重要的是他有一個很不錯的老師,而且在畢業后是背靠老師工作室進行工作的,擁有著不錯的資源。
而第一名雖然是西工大,但則連專利都沒有,對比之下,高下立見。
雖然在碩士階段還不是申請制,還要看學生的成績,但是過線之后,其實只要關系足夠,跟申請制沒什么區別了。
說句實在話,不是應屆生,邊工作、邊科研、邊考研,還上了清大研究線,我是導師我也傾向錄取第二名,有科研資源也有科研的能力! 蘇軾三兄弟也沒考上千年龍虎榜的頭名!但是不介意人家的老師是歐陽修!
要知道像這個同濟的學生肯定是某個老師特別關照的學生,而在考研階段,這個老師必定會幫助他聯系未來升學的學校,甚至有可能性,這個清華的專業是為這個學生特別設置的。在這種情況下,就算是學霸可能也要栽。
一方面是刷分高手,這幾年大概率在高校里都在復習準備考研了。沒有學術能力,自己招了相當于一個新人,導師要自己培養,一切從頭開始。而這個第二名背靠資源,甚至可能老師跟自己關系很好,這次自己招他的學生,未來自己有不成器的學生去同濟,同濟的老師能不幫忙。資源都是相互交換的。
這大概就是考研一定要關注好招幾個考生,如果這個專業招兩個考生呢?那大概第一名就必定錄取了。但是在人脈和資源還有能力面前,到了研究生階段,分數真的是不值錢了。自己的學院院長和學校校長說一句話,比自己考高50分要管用的多。
甚至筆者以為航空發動機專業不去選哈工大,北航,西工大,非要去選清華招唯一一個人的專業,那不是找虐去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