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國對全世界掄起的關稅大棒已經越來越無力,西方媒體似乎已經看出了門道。然而,德國媒體卻在4月13日爆出來一個猛料,那就是特朗普團隊內部分裂,關稅戰偏離預期。據德媒報道稱,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已導致白宮內部陷入嚴重分歧,原本設想的“威逼全球讓步”劇本徹底走樣。據披露,特朗普對顧問團隊(如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貿易顧問納瓦羅)的表現極為不滿,認為關稅政策未能壓制對手,反而引發美國經濟連鎖震蕩。
德媒《法蘭克福匯報》早前分析指出,特朗普的關稅邏輯存在根本缺陷:貿易逆差本質由資本流動決定,而非單純關稅能解決。然而,納瓦羅等強硬派堅持“關稅萬能論”,甚至被馬斯克公開嘲諷“哈佛經濟學學位是大腦損傷”。如今,隨著中國、歐盟等經濟體的強勢反制,美國企業、股市和消費者集體“造反”,白宮不得不臨時叫停部分關稅措施,暴露出政策倉促與戰略失算。
顯然,美國關稅大棒出現超出預料的狀況恰恰就是因為中國強硬反制成轉折點,打亂特朗普“極限施壓”劇本。特朗普原計劃通過高關稅迫使中國妥協,但中方迅速對等加征34%關稅,并聯合歐盟、東盟等經濟體形成反制聯盟。德媒稱,中國反制直接導致美國四大行業(零售、航運、物流、制造)聯合向白宮施壓,沃爾瑪、亞馬遜等巨頭警告“成本將轉嫁給消費者”——這恰恰擊中特朗普的軟肋。
更關鍵的是中國反制精準打擊了特朗普的政治基礎,首先就是全球供應鏈韌性問題,美國80%日用品依賴中國,關稅推高通脹,普通家庭年支出激增2800美元,民怨沸騰;其次就是資本市場的反噬,特斯拉股價單日暴跌10%,馬斯克財富蒸發1300億美元,科技巨頭倒逼政策回調;最后就是全球貿易同盟形成,歐盟同步報復性關稅,德國候任總理默茨呼吁“降低對美依賴”,進一步孤立美國。
德媒評論稱,特朗普團隊顯然低估了中國“以戰止戰”的決心,其“分而治之”的戰術在全球化供應鏈面前徹底失效。那么,既然美國已經面臨如今的局面,這也意味著,當前美國惹出來的禍亂,總要有人來承擔,那么誰會成為這場關稅大戰失敗的替罪羊呢? 對此,德國媒體分析認為,在特朗普團隊內部必然會出現分裂,那么對于支持關稅大戰的納瓦羅們或成關稅戰“背鍋俠”。
隨著關稅戰效果適得其反,白宮內部開始尋找“責任方”。德媒透露,納瓦羅等鷹派顧問被推向風口浪尖,特朗普可能通過“換將”轉移輿論壓力。這種內斗跡象進一步暴露團隊缺乏統一戰略,首先就是派系問題,馬斯克、貝萊德CEO等商界領袖公開反對關稅,而納瓦羅仍堅持“最終會勝利”的論調,雙方矛盾不可調和;接著就是國會反制:共和黨議員提出法案限制總統關稅權,顯示黨內對特朗普獨斷專行的不滿。
若關稅戰持續失利,特朗普或將犧牲納瓦羅以保全自身,但此舉無法掩蓋政策本質的失敗——正如德媒所言:“在相互依存的世界經濟中,揮舞關稅大棒的人終將被市場反噬”。 德媒的爆料證實,特朗普的關稅戰已陷入“目標模糊、執行混亂、結果失控”的惡性循環。中國的強硬反擊不僅打亂了美國陣腳,更揭示了單邊主義的致命弱點:在全球化時代,經濟規律遠強于政治恫嚇。
然而,即便特朗普團隊內部分裂、政策回調,其造成的貿易秩序破壞和市場動蕩仍需全球共同修復。德國《南德意志報》的呼吁值得深思:“歐洲必須用自信方式回應美國,同時加速經濟自主”。這場鬧劇的終極教訓或許是:任何妄圖以關稅重塑全球秩序的野心,終將敗給互聯互通的現實世界。 特朗普的圖謀也注定會失敗,毫無戰略準備的大殺四方,最終將會還是美國自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