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車企用激光雷達、超算芯片和期貨式OTA編織智能神話時,吉利博越L(參數丨 空間舒適性成為首個爆破點。當競品還在用"超大天幕"轉移用戶對局促后排的注意力時,博越L的工程師把B級車空間塞進A+級車身,主副駕同步配備腿托按摩通風的"王炸組合",十層高回彈海綿的座椅甚至讓豪華品牌用戶眼紅。更致命的是那套Flyme Sound音響系統,16個揚聲器構建的7.1.2聲道配合118dB信噪比,直接把百萬級豪車的聲場標準拽進15萬級市場。這些看得見摸得著的體驗,比新勢力鼓吹的"未來座艙"概念實在得多。 真正的殺招藏在全域AI的落地能力里。7nm制程的龍鷹一號芯片帶來算力3.2倍提升,這讓連續對話、方言識別不再是電動車的專利。當某新勢力車主還在抱怨OTA升級后語音功能失靈時,博越L的Flyme Auto1.8系統已經實現"說人話"的交互——畢竟燃油車的智能化不需要用戶當"測試員"。更精妙的是文化層面的智能表達,256色氛圍燈從西湖雪景萃取色譜,把冷冰冰的技術參數轉化為中國人懂的美學語言。 這場逆襲的本質是價值觀對抗。新能源賽道充斥著"預售期畫餅,交付后補票"的亂象,而博越L的工程師堅持"智能不該是期貨"。從毫米級空間優化到即開即用的語音交互,每個功能點都在詮釋"AI平權"的真諦:技術普惠從來不是堆砌參數,而是讓傳統動力用戶也能享受無代差的智能體驗。當發布會現場對比某新勢力競品的"豪華配置包"需額外付費3萬元時,觀眾突然醒悟——原來破除智商稅的最好方式,就是造一輛不耍花招的燃油車。 站在古城墻下看這場發布會格外意味深長。當電動化浪潮試圖將燃油車釘在"保守"的恥辱柱上,博越L用AI大模型+聲場技術+光影美學的組合拳證明:真正的技術平權,不在于動力形式,而在于是否尊重用戶的基本訴求。那些認為燃油車只能打價格戰的人該清醒了,智能化賽道的下半場,或許正由這輛"不講武德"的博越L重新制定規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