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中,朱元璋應該是刻板印象最深的一個。憑借著“明初四大案”,他在歷史上留下了“殺人如麻”的威名。
當然,《明史》是清人編撰的,出于某些原因,里面的內容必定有夸大的成分。但是史官還是有自己的底線的,夸大歸夸大,但是很多事情都是確有其事的。
相比之下,野史中的朱元璋就更加兇殘了。
這不,一位宮女因為給朱元璋端去一碗粥,結果卻被朱元璋下令處死。
這還沒完,朱元璋還派出錦衣衛抓人,打算大開殺戒。
這位宮女到底做錯了什么?為何會落得如此下場?此事最終結局如何?
倒霉的宮女
有一件事我一直沒想明白,朱元璋為何一定要廢除丞相制度。為此不惜弄出個“胡惟庸案”,將朝堂從上到下清理個遍。
就為了不受約束,可以大權獨攬,隨心所欲?
凡事都有利有弊的,朱元璋是爽了,但是爽是要有代價的。這代價就是再也沒人替他分擔工作,所有奏章都要他一個人來處理。
于是,原本老朱可以5點下班的,現在可好了,每天都要加班到深夜。
做皇帝做到這個地步,何必呢?
估計朱棣登基后,沒少因為此事私下抱怨過他老爹。
朱元璋可能天生就有做“加班狂”的潛質,明明每天加班到深夜,但是他卻樂在其中。絲毫沒有重新給自己找幾個幫手的想法。
但是馬皇后看不下去了。看著丈夫每天如此操勞,人都明顯消瘦了,于是每天晚上他都會安排御膳房給朱元璋準備點夜宵。
對于妻子如此體貼暖心,朱元璋還是開心的。每次甭管餓不餓,他都會把這些夜宵全都吃得一干二凈。畢竟不能辜負了妻子的一番心意。
這一晚,他又是加班到深夜。這時,一位宮女端著一碗粥走了進來。
朱元璋一看,放下了手中的筆,說道:“趕緊端過來,今天剛好有些餓了。”
說著,就準備接過宮女手中的碗。
結果,他身邊的太監一把沖上前來,攔住了朱元璋。
太監說道:“陛下,還請稍等片刻。等試完毒再吃也不妨。”
朱元璋一聽就來氣:“你小子膽子倒不小,這粥可是皇后讓人做的,你的意思是說皇后會害我?再說了,這皇后準備的夜宵我都吃了這么多天了,可曾出過問題?”
這話就有些殺人誅心了。那太監聞言,立刻汗如雨下,急忙磕頭求饒。
但是求饒完了,他還是硬著頭皮多上一句嘴:“陛下說得對,皇后自然是不會害您的。可是這碗粥并非皇后親手熬制的,中間經手好些個人,萬一有人心存歹意,在里面下毒,那可就不妙了。”
說完,太監還不忘再補上一句:“這一切都是職責所在,還請陛下諒解。”
朱元璋聞言,臉色才緩和了一些。畢竟這規矩是自己當初定下的,總不能因為太監恪盡職守反而將其治罪吧?
“也罷了,朕雖然有些餓了,但是不差這點時間,你趕緊完事,好讓朕早點吃上夜宵。”
太監聞言,如蒙大赦,急忙起身。他熟練地掏出一個木盒,從里面拿出一根銀針,然后小心翼翼地將其插進粥里。
在場的所有人都覺得太監只是走走流程罷了,畢竟皇帝用膳有一整套嚴密的流程,來確保沒人可以在食物里下毒。而試毒只是整套流程的最后一步罷了。真要有人下毒,早就被發現了,因此試毒這一環節從沒出過岔子。
然而有句話是怎么說來著?“不出意外的話,一定會出意外”,過了一會,傳來了太監的驚呼。所有人循聲望去,只見銀針已經開始變黑。雖然顏色不算很深,但是變黑就是變黑。
用銀針試毒,是古代最常見的試毒方法。只要銀針變黑,就說明食物里面有毒。
看著朱元璋開始臉色不善起來,太監知道皇帝又要殺人了。
他急忙再拿出一根銀針,對朱元璋說道:“陛下,這銀針試毒,偶爾也會出點意外,也許剛才那根銀針有問題。讓我換一根銀針再試試。”
朱元璋板著個臉,不耐煩地點了點頭。
于是太監行云流水,重復了剛才的一套動作。可結果依然變黑。
這次,不等太監說話,朱元璋就下令道:“來人呀,給我把這宮女拖出去斬了。”
那些侍衛雖然也覺得這宮女太冤枉,但是君命難違。他們要是敢遲疑半步,那下場就會和那宮女一樣。
就這樣,那名倒霉的宮女一邊喊著“冤枉”,一邊被侍衛拖了出去,不一會就沒聲音了。
郁悶的錦衣衛
處理完了宮女,朱元璋又叫來了錦衣衛指揮使毛驤。這毛驤乃是朱元璋的心腹,赫赫有名的“胡惟庸案”就是他一手處理的。
朱元璋的意思很簡單:膽敢毒害皇帝,這絕不是一兩個人可以做到的,背后肯定有一大群人。說不定他們還在別處安排了軍隊,準備除掉朱元璋就起兵謀反。因此這件事情要像“胡惟庸案”那樣查。
毛驤一聽,知道自己立功的機會又來了,于是拍胸脯打包票,保證七天就能有初步結果。
結果毛驤還是太樂觀了,第二天他就開始后悔了。
別的不說,那碗粥最后是哪宮女端到朱元璋面前的,此時粥里已經有毒。所以這宮女就是關鍵。結果朱元璋一激動,將宮女給賜死了,相當于線索斷了。
這下子,也就沒法知道宮女還接觸過哪些人,自然也就沒法順藤摸瓜了。
他總不能告訴朱元璋:陛下,因為你的緣故,這事情失去了關鍵線索,七天可能不夠用了,要不您再寬限些時日?
他要是真敢這么說,那他這個錦衣衛指揮使也就當到頭了。等待他的,只有死路一條。
沒辦法,毛驤只能病急亂投醫,將所有與此事有關的人全都抓了起來,嚴刑拷打。
以他的經驗,一天就能有結果。至于這結果靠不靠譜,那就不是他要考慮的事情了。
然而,事實再次將他打臉。三天過去了,竟然什么收獲也沒有。這群人只會一個勁地喊冤枉,再不然就是說自己什么也不知道。
這讓毛驤感到匪夷所思。自從他當上錦衣衛指揮使開始,就沒遇到過這種事情。以他的經驗,這些人都是冤枉的。但是七天的時限快到了,如果他不能給朱元璋一個交代,下場可想而知。
原來都是一場誤會
就在毛驤打算加大刑罰力度的時候,馬皇后的心腹太監來了。
原來此事已經傳到了馬皇后的耳中,為了避免朱元璋再興牢獄之災,馬皇后特意派人來詢問此事。
既然馬皇后都插手了,毛驤的胡話自然無法繼續進行下去了。他將情況如實告知,希望馬皇后能想想辦法。因為毛驤知道,如果說這世上有誰能勸動朱元璋,那就只有馬皇后了。
馬皇后將與此事有關的人都叫來,讓他們都描述一下當晚的情況,自己都做了什么,其他人都做了什么。每個人的說辭都能對得上。
按照他們的描述,根本沒人有機會下毒。
就在所有人都一籌莫展的時候,一個小太監提議道:“要不,所有人將當晚的流程全都重復一遍,每一步都試一次毒,也許就能找到答案了。”
眾人也沒辦法,于是只得死馬當作活馬醫。
結果誰也沒想到,在第一部就出問題了。當太監將銀針插進剛煮好的粥里后。居然開始變黑了。
御廚見狀,頓時慌了,他急忙辯解道自己沒有下毒。但是錦衣衛可不管這些,當場就要拿人。
御廚情急之下,干脆不顧滾燙,拿起粥一張口就咕嚕咕嚕地吞了下去。接著御廚對錦衣衛說道:“你們說我做的粥有毒,現在我全喝了,如果一會我安然無恙,就說明我這粥沒問題。”
錦衣衛望向了馬皇后,在得到其首肯后,所有人都等待起來。
結果過了一個時辰沒事,兩個時辰沒事,直到大半天過去了,御廚依然安然無恙。
這下子所有人都納悶了。看樣子這粥根本沒毒,那為何銀針會變黑呢?
后來,還是一位已經退休的御廚給出了答案。這位御廚屬于那種做事很謹慎的人,他每次做菜,都會先用銀針檢查一下食材有沒有問題。
后來他發現,個別食材插入銀針后,銀針會變黑。他反復測試,可以確定食材本身無毒,但是銀針依然會變黑。所以他做菜都會繞開這幾種食材。
而那晚御廚做的粥里面就給了蘿卜,而這蘿卜正是那極少的幾種會讓銀針變黑的食材之一。
其實,銀針試毒,其本質是銀可以和硫化物發生化學反應變色。當時下毒主要用的是砒霜,砒霜富含硫化物,所以銀針才會變黑。這讓古人誤以為銀針只會和毒藥起反應。
此時真相大白,朱元璋下旨放了所有人。
只是可惜了那名宮女,因為莫名其妙的原因,就被朱元璋賜死了。
信還是不信,其實沒那么復雜
有人肯定會覺得,這野史分明在黑朱元璋。還真不一定,畢竟,在古代宮女、太監的地位是十分低下的。
其生死就在皇帝、嬪妃的一念之間。每年皇宮里死去的宮女、太監不在少數。
其實一個人怎么可能是完美無缺的,有缺點那才是人,才顯得真實。那種完美無缺的皇帝,恰恰才是被后人給美化過的,反而不真實。
所以,對于歷史上的這些事情,信則有,不信則無。至于真實度有多少,這本就是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只不過相比之下,正史的可信度肯定要高一些。
人活一世,開心最重要,何必在一些事情上過度糾結?你說是不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