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人社、法院、工會等部門聯合調處(引題)
南京超九成“勞動官司”化解在基層(主題)
新華日報記者 黃紅芳
近日,南京市江寧區一家酒店因經營不善準備關停,涉及97名員工620余萬元離職補償未能支付。屬地街道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中心了解情況后迅速啟動應急預案,聯合工會、司法、公安等機構主動上門開展多輪協調,最終雙方達成和解并簽署調解協議書。
這起勞動人事爭議案件的快速化解,是南京深化勞動人事爭議源頭治理,擴大勞動人事爭議調解“朋友圈”的生動寫照。
聯合調處服務延伸至新就業群體
兩年前,南京市勞動人事爭議聯合調處中心揭牌,中心匯集市人社、法院、檢察院、司法、工會等多個部門工作人員,與南京下轄各區的13家分中心一道,實現勞動人事爭議一站式受理、一攬子調處、一體化推進工作機制,讓群眾“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地”。
隨著新產業新業態的迅猛發展,靈活就業和新就業群體權益保障迫在眉睫。聯合調處單位及時聯合市委社會工作部、市郵政局、市交通局等部門,將服務觸角延伸至新業態從業人員聚集的基層社區,通過增強新業態群體的維權意識,保障其合法權益。示范推廣南京雨花臺區貨運行業、江寧區順豐速運和菜鳥網絡等一批企業調解組織,推動新業態行業調解組織建設,努力將糾紛化解在基層。
在此基礎上,調處部門通過機制重塑重建、資源整合創新,不斷破解勞動爭議化解周期長、程序繁、成本高的難題。同時細化勞動關系預警、調解協議置換、爭議吸附化解等措施,完善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力促爭議化解在調解仲裁環節。
治理模式從“單打獨斗”變“合力驅動”
“這次培訓務實管用,實操性強,夯實了我們參與調處勞動人事爭議調解的法律基礎。”3月21日,結束為期一周的南京市人民調解員勞動人事爭議業務技能培訓后,很多調解員都發出類似感慨。
圍繞推進勞動人事爭議調解融入人民“大調解”,南京人社部門聯手市司法局,舉辦人民調解員勞動人事爭議調解業務技能培訓,強化勞動人事爭議發現在基層、吸附在基層、化解在基層,創新能力培訓新模式,分城中片、江北片和城南片,擴大勞動人事爭議調解的“朋友圈”。全市110余名街道人民調解員成為勞動人事爭議調處的“生力軍”,將勞動人事爭議案件源頭治理由“單打獨斗”轉變為“合力驅動”。
司法部門還在勞動人事爭議聯合調處中心設立“人民調解工作室”“法律援助工作站”,整合法律咨詢、人民調解、律師參與調解、法律援助等服務項目,豐富調解主體、靠前工作,打造全鏈條閉環化解機制,滿足勞動人事爭議矛盾糾紛快速化解和有效化解的需求。
將勞動維權嵌入招聘、培訓現場
3月14日,2025年江蘇省衛生健康系統專場招聘會舉行。在招聘市場入口處,幾位身著紅馬甲的工作人員現場為求職者提供就業政策咨詢、勞動維權服務。
在南京各大招聘市場,求職者都會在醒目處看到一個擺著“勞動維權”牌子的攤位,這是人社部門將勞動維權嵌入就業幫扶機制,推進勞動人事爭議調解服務陣地前移、觸角前伸,將法律咨詢、政策解讀及爭議預防等服務嵌入招聘、培訓現場的重要舉措。
為方便求職,讓求職者少跑腿,人社部門還延伸服務鏈條,在招聘現場提供求職招工登記表(碼),簡易快辦勞動者要求用人單位開具解除/終止勞動合同通知書、辦理社會保險關系轉移等服務,依法為勞動者快速再就業提供法律支撐。今年以來,南京市區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機構已服務高校畢業生3000余人次。
數據顯示,南京去年全市法院一審受理勞動人事爭議案件同比下降10.69%,超過九成的勞動人事爭議案件化解在基層。
來源:新華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