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尋子22年的“雷公”雷武澤在社交平臺發布,回應與兒子川川的父子關系。
他表示:“從此以后再也不怨恨買家了:愿我的孩子今后健康、快樂、幸福、美滿”。
自曝尋子成功10個月就被兒子拉黑,今年清明節前又重新加回了好友。并且曬出聊天記錄,內容中,雷武澤對兒子稱呼“您”,直言自己過度愛了。
從雷武澤發布的內容來看,這場父子之間的矛盾由來已久。
1998年,湖南岳陽的雷武澤迎來了兒子川川的出生。然而,2001年的一場噩夢,讓這個家庭支離破碎——年僅3歲的川川被鄰居帶出門后遭人販子拐走。
自此,雷武澤踏上了漫長的尋子之路,他的人生從此被劈成兩半:白天他是奔波在全國各地的尋子父親,夜里他是對著兒子照片痛哭的丈夫。他走遍30個省份,花光80萬積蓄,在尋子圈被稱為"人肉雷達"——只要聽說哪里可能有線索,他立刻帶著印滿兒子照片的T恤上路。
他懸賞25萬元,跑遍全國,因左眉立起的特征被尋親圈稱為“雷公”。
2023年6月19日,是雷武澤永生難忘的日子,當天下午4點24分,他收到深圳市警方的消息,找到了疑似雷岳川的孩子,經過DNA比對,已初步確認。
24日,雷武澤帶了很多禮物前往深圳,25日晚上,雷武澤在自己的社交賬號發布向川川道歉,“事情來得很突然,再次打擾你,我說聲‘對不起’,又讓你平靜的生活波瀾起伏了。”
面對鏡頭,雷武澤深情并帶微笑地懇求道。
“2023年10月19日,川川第一次回家以后,與我們在黃花機場分手告別的時候,他說,‘爸爸媽媽我走了。’”雷武澤說,這是兒子自2001年被拐后第一次喊爸爸媽媽,“他聲音很小,我剛開始都沒注意到。”
最初,川川主動邀請父親吃早餐、關心家人,父子關系看似融洽。雷武澤在社交平臺曬出的聊天記錄里,川川甚至說過:“爸爸,我接你去吃早飯吧。”
川川起初接受親生父母時,真心勉強,心里其實早就打上了回避的標簽。
更令人瘋狂的是,雷公從一開始就用“您”稱呼兒子,他以為這是對兒子的尊重,但想不到這卻悄無聲息地拉開了他們之間的距離。
雷武澤自稱是“22年寫信養成的習慣”,卻讓川川感到疏離和壓力。雷武澤坦言:“我的愛太窒息了,總想讓他完全回歸家庭。”
盡管尋子成功,雷武澤認為兒子仍未真正“回家”。川川的身份證仍用養家所取的名字,戶口也未遷回。雷武澤曾起訴人販子,象征性索賠6元,只為“讓社會關注尋親群體”。
他迫切希望兒子遷回戶口、改回原名,甚至計劃通過電商合作拉近距離,但這些“用力過猛”的舉動,反而將兒子越推越遠。
在父子倆的聊天記錄中,有一件小事值得一提。雷公給兒子推薦了一本書《你是對的》,希望兒子能看看。然而,川川明確表示暫時不想看。對此,雷公說道:“老爸送的書就不能‘勉強’自己看看嗎?還是說因為是我送的,所以你更不想看?”
從聊天記錄來看,川川最初是與他進行過理性的溝通,而且他曾向父親雷公解釋過,自己也有事業要打理,即使暫時回了長沙,也會再回深圳繼續忙自己的工作,絕不會什么都不做。
隨著溝通惡化,甚至到了川川選擇把雷公拉黑的地步,雷公心里那點急切與焦慮可想而知。
川川的社交賬號(經本人同意公開部分內容)顯示,他在認親后曾寫道:"每次看到生父發來的‘您’字,我都覺得被道德枷鎖勒住喉嚨。"有知情人透露,川川的養父母是普通農民,當年花2萬元"買"下他后視如己出。當真相揭穿時,養母曾跪求川川別離開。
"這不是簡單的善惡對立。"打拐志愿者"仔仔"告訴記者:"我們接觸的案例中,超過60%的被拐子女選擇隱瞞認親事實。有個女孩甚至同時維持著兩個微信號,每天在親生父母和養父母之間切換角色。"
這一事件在網絡上掀起波瀾,網友看法不一。
一部分網友心疼雷公,覺得22年骨肉分離,兒子應該體諒父親的苦心與不易;但也有網友認為雷公的愛過于“窒息”,把兒子當成了尋親成功的“成果展示”和獲取流量的工具,還公開兒子的個人隱私,反而讓父子關系愈發緊張。
如今的雷武澤,學會了用更松弛的方式去愛。他說:“只要他健康快樂,其他都不重要。”而川川也在今年清明節回家祭祖,邁出了和解的一步。
(本文綜合自潮新聞、南方都市報、大皖新聞等權威報道,引用當事人公開言論及法律文書,確保內容真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