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近日,《江蘇法治報》頭版以《沭陽深度融入基層治理大格局》為題,對沭陽法院進行了專題報道,讓我們看看都有哪些內容吧!
沭陽縣花木種植面積達60萬畝,是全國聞名的“花木之鄉”。
近年來,沭陽縣法院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深度融入基層治理大格局,凝聚多元解紛合力,逐步完善形成“黨委領導、各方聯動、靠前履職、分層遞進、矛盾減少”的“沭陽經驗”,促進基層社會治理從化訟止爭向少訟無訟轉變。2024年,沭陽縣民事案件萬人起訴率正向排名為全市第一、全省前列。
“我們要以法院之力推動各部門、行業機構充分發揮調解效能,把矛盾糾紛化解在源頭,著力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大格局。”沭陽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孫泳表示。
“金牌調解”
變“被動安排”為“可選能人”
“公正司法解民憂,一心為民辦實事。”近日,沭陽法院“方亮調解工作室”收到一面當事人送來的錦旗。這面錦旗承載了當事人對調解員敬業與公正的認可,更是對沭陽法院“方亮調解工作室”的真誠致謝。
錦旗背后,是一起涉企案件的成功調解。
2024年10月,原告江蘇某建設有限公司與被告山東某體育設施有限公司簽訂合同,從被告處購買運動場地面層材料。同年11月,原告訴至法院,稱被告提供的產品質量不符合國家標準致使項目停工,要求解除合同,被告退還貨款并賠償損失。
面對這一糾紛,沭陽法院立案庭迅速啟動調解機制,根據雙方當事人的要求,把案件交給經驗豐富的“方亮調解工作室”進行調解。
調解員方亮接到案件后,深入了解案件詳細情況,并積極與當事人溝通,發現雙方在產品質量是否符合標準、合同是否繼續履行問題上存在較大爭議。
調解過程中,方亮充分聽取雙方的意見,通過擺事實、講道理、明法理,引導雙方最終達成調解方案,被告同意解除合同,退還貨款。12月11日,被告將貨款退還給原告,并將案涉產品取回。短短兩周,案件即得以成功調解并履行完畢,糾紛得以妥善化解。
為減輕法官繁重的工作壓力,沭陽法院精挑細選并經考核,選中了被宿遷市委政法委表彰的“金牌調解員”方亮,成立“方亮調解工作室”,入駐沭陽縣社會治理服務中心。同時,通過優秀調解案例評比,挑選2名調解能手,加入“方亮調解工作室”。自2023年以來,“方亮調解工作室”調解成功案件1288件,成功率達45.27%。
“我院在縣社會治理服務中心設立5個調解室,當事人可以點名找誰調解,不是被動接受安排的調解,增強了當事人對調解的信心,提高了調解質效。”沭陽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黃海軍說。
深度對接
變“單兵作戰”為“多方聯動”
“多虧你們幫助,保障了我們這一大幫人的合法權益。”
元旦前夕,在沭陽法院與沭陽縣相關部門聯動調解下,一起環衛工討薪糾紛得以成功化解。
2022年12月8日,某勞務公司與某環境服務公司簽訂勞務外包合同,約定由某勞務公司向某環境服務公司輸出勞務,主要工作為城區垃圾房內外衛生清理工作,勞務費用由某勞務公司發放。2024年3月,某環境服務公司一次性給付某勞務公司環衛工人2023年8、9、10月三個月的勞務費等費用合計405592.14元。但某勞務公司僅向66名環衛工人支付勞務費22萬元,余款18萬余元沒有支付,66名環衛工人遂向法院起訴。
沭陽法院接收案件后,考慮到案涉當事人眾多,且均為六、七十歲以上的老人。為盡快化解糾紛,保障環衛工合法權益,該院借助沭陽縣社會治理服務中心糾紛分層協調工作機制,邀請常駐中心的政法委、人社局、檢察院、涉案企業主管部門等一起進行聯合調解。
在調解過程中,法官和調解人員充分聽取雙方訴求,一方面引導環衛工人采取合理方式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另一方面向被告釋法明理,厘清法律關系,重點講解拖欠環衛工人工資需要承擔的法律后果,同時向其告知孫某等66名環衛工人生活困難的現狀,勸導被告體諒環衛工人賺錢養家的艱辛與不易,希望在最短時間內給付拖欠66名環衛工人的勞務費。
經過法官黃海軍及其調解團隊的耐心調解,某勞務公司與66名環衛工人約定好還款期限,達成了調解協議,隨后,法官對該調解協議進行了司法確認,依法賦予調解協議強制執行效力,進一步維護環衛工的合法權益。
2024年以來,法官、法官助理以及人民調解員積極與沭陽縣社會治理服務中心、鄉鎮矛調中心對接,支持指導鎮村化解糾紛300余起,基層調解員協助縣法院成功化解各類糾紛500余件。在請進來、走出去的調解過程中,各級調解組織扛起了責任,群眾也信任調解,打通了調解的任督二脈。
全力培養
變“門外漢”為“好把式”
“高法官通過鮮活的案例進行釋法明理,形象生動,通俗易懂,為我們今后做好矛盾糾紛化解工作提供了思路方法。”1月3日上午,剛聽完培訓課的沭陽縣信訪局調解員王笑,對沭陽法院法官高維勝的講課嘖嘖稱贊。
為提高調解員隊伍的業務素質和能力,沭陽法院按照“缺什么補什么,弱什么強什么”的原則,采取集中辦班、專題集訓、上崗前培訓等方法,有針對性地進行補差、補弱、補缺。該院推出“跟班學習法”“圓桌互動法”“課堂取經法”,定期組織調解員與法院優秀法官、辦案能手之間的交流互動,進行案情研討,還組織觀摩庭審,提高了調解員依法解紛能力。
在沭陽縣社會治理服務中心的“石榴花開”調解室,一起較為復雜的離婚糾紛被沭陽縣司法局調解員楊振霞成功化解。
“通過法院的培訓,我們的業務精了,調解成功率也越來越高。”楊振霞說,2024年以來,“石榴花開”調解室已成功調解離婚案件597件。
據統計,2024年,沭陽縣法院共開展專題輔導講座30余場次,為各鄉鎮培訓調解員1500余人次,有力地提高了他們依法化解糾紛的能力。
來源:沭陽法院
如果您喜歡我們推送的文章,請將"宿遷中院公眾號"加為星標,分享您喜歡的文章并點擊頁面下方的“在看”“點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