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老白第74篇原創(chuàng)筆記
前言
周五,收到群發(fā)的電子請柬:
誠摯邀請您于本周日參加孩子百日宴。
同事問:“老白,你去嗎?紅包多少合適?”
我淡淡說:“周日我有事,不去。”
同事看到我順手把發(fā)請柬的人拉黑時,當場呆立,一臉震驚。
在我看來:單位里,與其把虛假的熱情做成面具,不如用真實的冷漠保護自己。
01 有來有往才是人情,否則就是傷感情
8年前,單位招聘了很多90-95年齡段的新人,發(fā)請柬的同事也是其中之一。
后來,新人們陸續(xù)結(jié)婚生子。
第一個小伙發(fā)結(jié)婚請柬時,其他人也曾問過我紅包金額。
我的答案是500,一視同仁,但他們可以視自己情況決定。
如今,當年的新人都已離職走人,我對著這10年的額外支出黯然傷神。
說心里話,我難過并非因為送出去的錢收不回來,而是曾經(jīng)的友好,分開之后逐漸消失于無形。
曾仕強先生說:
“中國人最怕欠人情,因為欠人情是一種心理負擔,很難償還。”
但現(xiàn)實是,有來有往的才是人情,只出不進或只進不出的關系,都會傷感情。
02 關系不到位時,請柬只是負擔
言歸正傳,我拉黑那位同事,根本原因在于:
本來就是普通同事關系,又只提前2天發(fā)請柬,毫無誠意。
他不擔心我難受,我為什么要擔心他難堪?
我和他不在同一部門,工作中很少接觸,生活中更是形同陌路。
前幾年,他結(jié)婚時也群發(fā)了請柬,我沒去,但包了300元請同事轉(zhuǎn)達。
按照習俗,禮到人不到,至少應該回一個小禮盒,但是,他并沒有。
我覺得,要么就是沒把我當回事,要么就是不懂禮數(shù),以后沒必要接觸。
網(wǎng)上有個觀點:成年人的斷交,從約不出來開始。
其實,關系不到位,邀請本身就是一種冒昧。更何況,自己失禮在先,就別指望別人回饋善意。
成年人的世界,沒有誰天生虧欠誰。同事不是親戚,擺酒時,來是情分,不來才是本分。
03 做不了朋友的同事,就保持距離
越來越多的人明白一個道理:
永遠不要把同事當朋友。
我也一樣,但人畢竟是有感情的動物,單位里朝夕相處,總會遇到合拍的同頻者。所以,我區(qū)分同事和朋友的標準就是:
是否愿意請到家里做客?
被我拉黑的同事顯然不在此列,所以,根本不會有心理負擔。
之前和家人聊起過這類話題,我父親說:“莫欺少年窮,別人比你年輕,將來成就比你高時,你怎么面對?”
而我的看法是:
我不愿欠人情,自然也不想被別人占便宜;
如果別人以此打壓我,只能說明他格局小;
保持距離,才是最舒服的同事關系。
寫在最后
有一類人,在我們身邊并不少見。
他們對外人友善,卻對親近的人計較,被稱為“外熱內(nèi)冷”。
年過40,我覺得,我們更應該做一種“外冷內(nèi)熱”的人,即:
心中有愛,眼里有光;但臉上,要有拒人千里之外的風霜。
共勉~
感謝你讀到這里,想必我的文字讓你有所感觸。
歡迎你點個關注,讓老白有機會見證你的進步。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