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荔枝新聞
11日,位于安徽滁州的安徽新銳教育集團,被曝要求新入職教師簽訂“不參加考公考編承諾書”,違者將被處罰并通報。12日,滁州市政府相關部門回應稱,滁州市教育體育局已介入。
消息一出,輿論嘩然。校方看似在維護"教師隊伍穩(wěn)定",實則暴露了教育行業(yè)的深層焦慮:當教師職業(yè)的吸引力不斷下降,靠"霸王條款"捆綁人才,究竟是誰的悲哀?
一、鐵飯碗碎了,教師為何成了"備考大軍"?
曾幾何時,"教師編制"是無數(shù)人眼中的安穩(wěn)歸宿。但如今,編制縮減、待遇停滯、非編教師權益保障不足等問題,讓許多青年教師陷入困境:
- 工資低、壓力大:"月薪3000,責任3萬"成為常態(tài),非編教師更是面臨同工不同酬的尷尬;
- 職業(yè)尊嚴受挫:家長苛責、學生難管、形式主義任務堆積,讓教育初心逐漸被消磨;
- 未來無保障:合同制、勞務派遣等用工模式盛行,"35歲危機"同樣籠罩教育行業(yè)。
當教書育人的理想被現(xiàn)實擠壓,"考公考編"自然成了教師尋求安全感的救命稻草。
二、承諾書背后:一場畸形的"人才保衛(wèi)戰(zhàn)"
學校用"承諾書"禁止教師考編考公,看似維護教學秩序,實則暴露管理邏輯的粗暴:
- 違法嫌疑:勞動法明確規(guī)定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yè)權,此類條款涉嫌侵犯教師合法權益;
- 治標不治本:用懲罰堵住教師的"出路",卻對教師流失的核心原因——待遇低、保障弱——視而不見;
- 教育功利化:將教師視為"流水線工具",忽略其作為獨立個體的發(fā)展需求,與教育的人文本質背道而馳。
一位匿名教師的話刺痛人心:"簽了字,就像簽了賣身契。可我不考編,誰能保障我的中年?"
三、教育行業(yè)的警示:留住人,先留住心
此事絕非個案。從河南某中學要求教師"保證5年不離職",到多地民辦學校克扣離職教師檔案,折射出教育行業(yè)人才困境的冰山一角。真正的解決方案,不是用合同綁架教師,而是重塑職業(yè)尊嚴:
- 提高待遇與保障:讓教師工資與公務員同步落實,縮小編內編外差距;
- 減負增效:減少非教學任務,讓教師回歸課堂本質;
- 拓寬職業(yè)通道:建立多元化的職稱晉升和培訓體系,讓教師看到成長空間。
四、網(wǎng)友熱議:教育不該是"圍城"
事件曝光后,評論區(qū)炸鍋:
- "一邊呼吁尊師重教,一邊逼教師簽不平等條約,太諷刺!"
- "如果當老師連追求更好生活的權利都沒有,誰還敢入行?"
- "學校留不住人,應該反思自己,而不是禁止別人逃跑。"
這些聲音,是對教育生態(tài)的叩問,更是對教師權益的集體聲援。
結語:別讓教書人寒了心#教師權益不該被綁架 #教育需要溫度而非枷鎖
教師不是學校的"私有財產",而是社會共同珍視的教育火種。當一名教師不得不通過"考公考編"來擺脫職業(yè)困境,當一所學校需要用"承諾書"來防止人才流失,這不僅是教師的無奈,更是整個教育體系的危機。
解決問題的鑰匙,從來不在那一紙霸王條款里,而在如何讓教師真正成為一份體面、有尊嚴、有未來的職業(yè)。
轉發(fā),為教師發(fā)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