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2025廣汽科技日在廣州舉行。
那天全國范圍,似乎都刮起了大風。
廣汽集團,這次聚焦“安全”主題,首次公開“廣汽星靈安全守護體系”,似乎也能乘風而上了。
廣汽星靈安全守護體系及芯片產品矩陣首次公開。
對于安全的執念,有人戲稱廣汽集團董事長馮興亞,簡直逼瘋工程師。
廣汽工程師團隊連續做到了20萬公里最多誤觸發1次,而行業主流標準10萬公里1次。
但馮興亞認為還不夠,經過對3000多個場景的進一步驗證,誤觸發率最終做到了100萬公里1次。
那天現場還有一個全場歡呼的亮點。
廣汽聯合中興、裕太微電子等企業發布12款車規級芯片,并啟動“汽車芯片應用生態共建計劃”
全球汽車芯片供應鏈的脆弱性在近年多次危機中暴露無遺,廣汽通過自主研發12款芯片構成的矩陣(覆蓋感知、計算、控制、安全四大領域),實質是在構建智能汽車時代的"技術護城河”。
芯片即權力——在智能汽車時代,誰掌控車規級芯片的研發能力與生態標準,誰就擁有重新定義產業游戲規則的權力。
值得一提的是,廣汽集團還直播展示了昊鉑HT碰撞測試,展現了其卓越的碰撞安全保護水平。
廣汽旗下高端品牌廣汽昊鉑全新旗艦車型——昊鉑HL也于當日正式上市,官方指導價:26.98萬-31.98萬元。
全國首批獲得開展L3自動駕駛
數據顯示,我國乘用車市場L2智能駕駛功能的新車滲透率已接近60%。
預計2030年L2以上智駕的市場滲透率有望達到90%。智能駕駛正在從L2級智能輔助駕駛,向更高階的L3級甚至L4級自動駕駛邁進。
當然智駕安不安全的問題,自然需要時刻監管了。
今年2月,工信部聯合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智能網聯汽車產品準入、召回及軟件在線升級管理的通知》,要求車企明確智駕功能的邊界、強化安全設計,并建立事件報告機制等。
作為全國首批獲得開展L3自動駕駛上路通行試點資格的七家車企之一,廣汽集團將在今年第四季度上市銷售首款L3自動駕駛車型。
L3自動駕駛系統故障率僅1FIT(10億小時失效1次),超航空安全標準千倍;八大關鍵系統雙冗余設計,成本翻倍但風險清零。
另外,廣汽的碰撞標準在歐標、美標、國標及行業內所有最高標準的基礎上,細化追加了更嚴格的要求,工況高達60多種,是行業標準工況數量的3-4倍。
雙系統冗余
安全保障
在智駕安全方面,廣汽集團L3自動駕駛系統故障觸發率控制在1FIT(10億小時失效1次)以內,比航空級安全水平高1000倍。
對定位、感知、計算、電源、制動、轉向、駐車、通訊八大關鍵系統設置了雙系統冗余,故障時自動切換備份系統,并配備多層級芯片監控確保安全,用雙倍的成本給用戶帶來無價的安全。
廣汽的鷹爪系統2.0(ASTC)具有行業首個量產的主動穩向功能,能在車輛通過高速路積水等復雜路面時,因單邊涉水導致車輛不穩定的情況下,在30毫秒內修正車身姿態,是人類反應速度的10倍。
廣汽公布的行業首個帶負扭矩的扭矩矢量控制技術,能將冰雪路面的安全駕駛速度極限最大提高21%。
座椅會自己回位
氣囊也千人千面
廣汽提供了主被動融合安全技術保障。廣汽搭載的全棧融合感知系統和主動安全技術,在碰撞前通過雷達和攝像頭提前識別風險。
在 700毫秒內實現躺姿座椅回位,同步啟動坐墊氣囊、預緊安全帶,全方位保護乘員安全。
而廣汽首創的安全氣囊融合點爆技術可以實現不同碰撞強度下的精準點爆,配合國內車企中首創的后風窗氣囊和二排正面氣囊,真正實現720度無死角守護。
此外,廣汽籠式盾甲車身結構、一體式熱成型雙門環抗撞結構、六邊形蜂窩狀多胞吸能結構等設計,共同為用戶構建了堅固的安全防線。
首創“安全氣囊融合點爆技術”+后風窗/二排氣囊,實現720度無死角防護。
吳堅的電池安全
廣汽集團執委會委員吳堅,也聊了下廣汽星靈安全守護體系。
基哥在現場,真覺得這名字起得真好。
廣汽作為少數掌握從電芯、電池包到整車集成全電池產業鏈技術的企業。
實現電芯5針穿刺不起火、電芯超180°扭轉不起火不冒煙的安全性能。
首創的電池包速冷技術,實現更高效的熱管理,防止電芯過熱。
值得一提的是,廣汽云安全系統能24小時不間斷地對整車3881項安全參數做監測,其中包括1307項電池參數,確保無論車輛在運行、充電還是停放狀態,都能提供全天候在線的全時安全保障,目前已經服務了170萬用戶。
馮興亞表示:“作為車企,我們不能只談體驗,卻忽略安全。體驗可以交給用戶定義,但是安全必須要由車企定義,離開安全談智駕,就是本末倒置。”
直播展示碰撞測試
廣汽首次直播昊鉑HT的64km/h 25%偏置碰撞測試,結果顯示:
1、乘員艙無變形,車門正常開啟
2、氣囊/安全帶協同精準,假人保護評級“優秀”
3、電池安全達標(穿刺、扭轉等極端測試過關)
通過公開透明化測試,廣汽既展示技術硬實力,又強化“安全即豪華”的品牌認知,呼應高端車型昊鉑HL的定位。
25%重疊率偏置碰撞測試工況源于美國公路安全保險協會(IIHS)的碰撞測試規程,可以更有效地評估車輛在小角度碰撞事故如車輛撞擊樹木、電線桿等中的安全性能。
而且由于碰撞面積較小,撞擊力更為集中,對車輛的結構完整性和乘員約束系統提出了更高的挑戰,堪稱目前業內最嚴苛的碰撞試驗工況。
發布12款車規級高安全標準芯片
本次科技日,廣汽集團發布了與中興通訊、裕太微電子、仁芯科技、矽力杰以及極海、奕斯偉、杰華特、鴻翼芯、國芯、美泰公司聯合開發的12款車規級高安全芯片,建立了完整的汽車芯片矩陣,應用場景包括電源管理、底盤、集成安全等多個領域。
同時,廣汽正式發起“汽車芯片應用生態共建計劃”,實施“深化‘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打造整車-控制器-芯片端到端聯動驗證平臺、實施‘一芯多源’策略、深化芯片領域投資合作”四大重磅舉措,促進全產業鏈協同發展。
廣汽投了23家半導體企業 21億元。
小結
智駕好不好,首先是個安全問題。
安全即冗余的確定性,對智能不確定性的進行了對沖。
當廣汽試圖用航空級的冗余邏輯(60種碰撞工況/雙系統冗余/項監測參數)馴服智能時代的概率性風險時,實質是用制造業的確定性框架對抗AI算法的黑箱本質。
這是工業文明與數字文明在安全領域的首次結構性碰撞。
廣汽值得期待。#廣汽公開星靈安全守護體系#
#廣汽公開12款車規級芯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