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來源:四川網(wǎng)友@雙眼皮
俗話常說,三月三,鯉魚上河灘。每年春季,是鯉魚繁殖的季節(jié),這個時候它們都會聚集在岸邊的蒲草團里面嬉戲產(chǎn)卵,繁育下一代。
此時,就算是釣魚佬,也會刻意避開產(chǎn)卵的魚群,就算意外釣到大肚子的鯉魚,大都會將其放生。
近期,四川宜賓一位小伙(網(wǎng)名“雙眼皮”),在長江邊游玩時,發(fā)現(xiàn)江邊的淺灘中,有大量鯉魚擱淺在江灘的草叢里。由于水位下降,它們?nèi)急焕г谝惶幩堇锩妫瑹o法再游回去。
如果沒人幫它們,再過一段時間,這些大鯉魚可能都會被曬成“魚干”,或者被人撿走。
小伙見狀,愣是硬生生地用雙手在河灘上刨出一個“魚道”,來緊急救援這些擱淺的大鯉魚。
由于江灘上全是鵝卵石,小伙費了好大勁,才修出一個水道,這些被困的鯉魚,一個個順著新修好的“魚道”,重新游回江里面。
個別沒有游回去的鯉魚,小伙一個個用手抱著它們,將其放回長江主河道。
短短半天時間,至少有幾十條大鯉魚獲救。
這一幕“生死救援”時刻,讓網(wǎng)友們也很動容。
一位新疆網(wǎng)友稱:“善良的人會有好的福報。”
一般情況下,大家見到河里有魚,都有一股去抓的沖動。心里有這個想法,其實無可厚非,因為漁獵本來就是人類的原始天性,大家抓魚的愛好也是與生俱來。
但難能可貴的是,這位小伙并沒有將魚抓走,而是緊急幫助它們修建了一條回家的“魚道”。
另一位貴州網(wǎng)友也表示:“大哥,這個功德積得深了!”
在不少人看來,鯉魚的價格并不便宜,像這種江河的大鯉魚,一斤就要20-30元。如果它們沒能及時返回主河道,可能早被其他人給撈走了。
對此,一位廣西網(wǎng)友說了句實話:“這種資源要是放在我們這里,魚毛都不會剩一條。”其實這在大多數(shù)地方,大家估計都有類似的想法,這無關(guān)道德問題,就像前面說的那樣,這是人類的原始天性。
只不過,目前是長江的禁漁期,尤其是四川的禁漁期,要求更為嚴格,所有自然水域,不但不能捕撈,就連休閑垂釣也是不行的。
因此,如果去撈這些鯉魚,一兩條可能沒事,但一次撈的數(shù)量太多,可能還真像一位四川網(wǎng)友說的那樣,要“進去的”。
鯉魚雖然不是保護魚類,但在禁漁期內(nèi),它們同樣會受到保護。
看到河灘中擱淺了這么多鯉魚,有的網(wǎng)友看得直流口水,竟然要“假裝尋親”,拐彎抹角地向這位四川小伙打聽位置。
甚至,有一位江蘇網(wǎng)友,也調(diào)侃道:
“想去這個地方甩兩桿。”
前面說了,目前四川屬于禁漁期,連釣魚都是不行的,所以大家也別想著去甩兩竿了。
每年的4-6月份,是長江鯉魚的產(chǎn)卵期。在此期間,當水溫達到適宜條件的時候(18-25度),它們會集體靠岸產(chǎn)卵。沿岸淺灘因水體較薄,陽光直射下升溫速度比深水區(qū)快3-5℃,這刺激它們前往淺灘地區(qū)尋找合適的“婚房”。
同時,鯉魚的魚卵具有黏性外層,必須附著在水草、枯枝或礫石上才能存活。未附著的魚卵,如果被水沖走,活率可能不足10%,而附著卵的存活率可能達到80%以上。因此,岸邊的草灘中,就成了鯉魚產(chǎn)卵的最佳場所。
在一些地方,為了幫助鯉魚產(chǎn)卵,人們會使用棕櫚皮、塑料網(wǎng)等材料模擬水草,用來提升魚卵的附著效率。
靠近岸邊產(chǎn)卵也存在一定的風(fēng)險,比如水位突然下降,它們就可能會被困在淺灘中,造成擱淺。但為了繁殖下一代,魚群也顧不上這些,只能冒險前往淺水區(qū)產(chǎn)卵。
好在這群鯉魚遇到了好心的小伙,才得以脫困。
各位網(wǎng)友,如果你見到這些擱淺的產(chǎn)卵鯉魚,你會去拯救它們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