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抗美援朝第五次戰(zhàn)役結束后,志愿軍司令部陷入了一片低迷的氛圍中。
由于三兵團60軍180師的慘重失利,給志愿軍造成了極大的傷亡。
憤怒的彭老總在批評各級干部時,連帶著將他們的老首長也說上了,質問道劉伯承不是會講戰(zhàn)術嗎?
由王近山一手帶出來的12軍將士們聽后憤憤不平,當即就向軍委打了報告,進行了解釋……
斗志昂揚入朝鮮
1951年2月初,抗美援朝第四次戰(zhàn)役第一階段結束。
此次戰(zhàn)斗中,我軍雖然取得了殲敵兩萬余人的偉大戰(zhàn)果,但因為敵人重整迅速,反撲得厲害,而志愿軍戰(zhàn)略預備隊又未能及時趕到,所以我軍也吃了不小的虧。
形勢急迫,彭老總專程抽時間回了趟國,向毛主席匯報了戰(zhàn)情,商量對策。除此以外,他還有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申請讓陳賡指揮第三兵團趕快進入朝鮮。
中央也毫不猶豫地批準了他的提議。
其實早在去年,陳賡便開始為入朝作戰(zhàn)著手準備。然而,就在他萬事俱備,即將離京赴朝的前兩天,他的腿疾復發(fā),只好留在北京治療。
而第三兵團的指揮權則交到了副司令王近山的手上。
雖說王將軍也是戰(zhàn)功赫赫的名將,但相較于陳賡將軍,他還是少了一些謹慎。
所以在他臨出發(fā)時,陳賡對他百般囑咐,讓他切不可沖動行事,一切都要聽指揮。
王近山求戰(zhàn)心切,并未將陳賡的話放在心上。這么多年的刀山火海他都闖過來了,還怕這些只會靠著武器裝備耀武揚威的美軍不成?
他拍著胸脯保證,絕不會給三兵團丟臉,隨后便立即帶著部隊出發(fā)了。
他進入朝鮮時,恰逢第五次戰(zhàn)役即將打響,這也是第三兵團參加的第一場大規(guī)模戰(zhàn)役。
在進行戰(zhàn)前會議時,王近山非常豪邁地向彭老總作出了表態(tài),他認為以第三兵團的實力消滅美軍一個師不成問題。
除此以外,他還保證會抓5000個美軍俘虜,好好挫一挫敵人的銳氣。
雖然指戰(zhàn)員有自信是一件好事,但眾人還是認為他太過樂觀。
畢竟在經歷了前四次戰(zhàn)役后,我軍也才成建制地消滅了美軍的三個營,總共也才俘虜了5300多人。
為了讓他認清形勢,鄧華副司令還委婉地提醒道,美軍并不是持有美式裝備的國民黨軍隊,他們有絕對的空、海軍的支援,數量和質量都遠超國軍。
即使打到現在,我軍的戰(zhàn)果不少,但不得不承認的是,每一仗戰(zhàn)士們打得都非常艱辛。
然而,這些話并未讓王近山以及第三兵團的將領們引起注意。因為早在入朝之前,他們便換裝了一系列的蘇聯(lián)武器,眾人早就想一展身手了。
但也正是因為這種過度自信的態(tài)度,整個三兵團在第五次戰(zhàn)役中都遭到了不小的損失,尤其是60軍180師。
艱險的一戰(zhàn)
4月22日,第五次戰(zhàn)役正式打響。以60軍181師作為第一梯隊,179師作為第二梯隊,突擊、割裂美25師以及土耳其旅。
而180師則作為預備隊,隨時準備接替兩支部隊。
作為王近山這位“虎將”帶出來的部隊,180師也自然是急切地希望能盡快加入戰(zhàn)斗。
不過在戰(zhàn)斗的第一階段,180師并沒有重大的戰(zhàn)斗任務。
直到第二階段打響,179師以及181師被調給了其他軍,由此60軍的所有作戰(zhàn)任務就落在了180師指戰(zhàn)員的肩上。
當時60軍的作戰(zhàn)任務是在大龍山地區(qū)一帶牽制美陸戰(zhàn)一師和美七師,切割美軍與韓軍的聯(lián)系,防止他們互相增援。
接到命令后,180師師長鄭其貴當即率部強渡北漢江,又攻克了杜武洞以及克倉村,一舉拿下了敵人的戰(zhàn)略要點。
隨后,我軍又在新店里與美陸戰(zhàn)一師相遇,兩軍當即展開了激烈的交戰(zhàn)。在我軍迅猛的攻勢下,美軍十輛坦克被擊毀,一整個連隊被殲滅。
打了一場勝仗后,將士們士氣振奮。就在眾人想要繼續(xù)出擊,進一步擴大戰(zhàn)果時,彭老總卻突然下達了撤退的命令。
原來,彼時已經接近第五次戰(zhàn)役尾聲,我軍已經深入敵軍腹部地帶,而“聯(lián)合國軍”在休整后也開始進行瘋狂的反撲。
彭老總明白戰(zhàn)線不能拉太長,否則供給會跟不上,這才急忙下達了撤退命令。
然而,就在撤退的過程中,第三兵團上下各級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混亂,最終導致180師陷入了困境。
當時志愿軍總部下達的命令是要求各兵團留下一個師到一個軍來掩護撤退。
因為“聯(lián)合國軍”很擅長穿插分割,所以有經驗的老將便更傾向于將精力充沛,能打硬仗的部隊留下。
但第三兵團與美軍交手少,并不了解這些。
所以掩護第三兵團撤退的任務就交到了60軍手中,而60軍眼下只有一個180師可以調動。
這就導致180師需要阻擊美軍三個師以及南韓一個師,任務實在太艱巨了。況且在此之前180師與美陸戰(zhàn)一師交戰(zhàn)多日,已經非常疲憊了。
但兵團領導顯然沒有注意這個問題。
更雪上加霜的是,兵團部在安排完任務后電臺就被美軍的飛機炸毀了,不管是60軍軍部還是180師師部都無法解釋眼下的情況。
但軍令如山,既然任務下達了,他們也只能無條件地服從。
就這樣,屬于180師的一場惡戰(zhàn)便打響了。
在其他兄弟部隊陸續(xù)撤退后,180師的側翼完全暴露了出來。美軍當即派出四個師從三面將180師包圍了起來。
眼見我軍的傷亡越來越多,60軍軍長韋杰終于下定決心,急令180師趕緊撤退。
結果,就在180師準備撤退時,中斷了數日的兵團司令部突然發(fā)來了急電,要求他們在駕德山繼續(xù)阻擊敵軍,因為兵團還有傷員沒有轉移。
無奈之下,180師只好返回陣地駐防,繼續(xù)拼死與敵軍進行著抗爭。
就這樣,一來二去,180師錯過了最佳的撤退時間,最終傷亡無數。
彭老總的怒火
180師失利的消息傳來后,彭老總發(fā)了好大一通火。
彭老總生氣的不是作戰(zhàn)失敗,而是這場失敗本可以避免,數千將士本可以不必犧牲。
從兵團到軍再到師,彭老總恨鐵不成鋼地將所有干部都批評了一頓。
最后,彭老總連帶著他們的老首長劉伯承也說上了,表示劉伯承不是講戰(zhàn)術嗎?他們不是劉伯承帶出來的嗎?他們怎么不講戰(zhàn)術?
這短短的一句話深深刺激了三兵團的將士們。作為劉帥的愛將王近山更是聽不得這些。
他們打了敗仗,彭老總怎么罵,他們都認。但劉帥是他們最尊敬的老首長,他們受不了老首長也被這樣說。
其中情緒最強烈的就是12軍。雖然這支部隊不是彭老總重點批評的人,但他們是王近山一手帶出來的部隊,與劉帥關系也最好。
當時12軍91團也同樣被敵人團團包圍,與指揮部失聯(lián)。不過團長李成林臨危不亂,有序地指揮部隊包括傷員全部撤離。
這更證明了劉帥帶出來的兵沒有問題,不過是指戰(zhàn)員們臨場發(fā)揮的能力不同而已。
況且180師失利不單單只是一個師的責任,他們這些兄弟部隊沒做好掩護也該承擔一部分責任。
于是12軍的將士們憤憤不平地向軍委作了報告,表達了自己的想法,為第三兵團進行了申辯。
不久后,彭老總便得知了這件事。他在看完這封電文后不僅沒有生氣,反而非常欣慰。
一個部隊打了敗仗最忌諱推卸責任,現在整個三兵團雖然士氣低迷,但卻上下一心,團結一致,這讓他非常高興。
而通過彭老總這一激,整個三兵團都憋著一口氣,想要一雪前恥。
在后來的上甘嶺戰(zhàn)役上,12軍和15軍聯(lián)手,創(chuàng)下了我軍的又一軍事奇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