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是由以色列歷史學家尤瓦爾·赫拉利撰寫的一部歷史類著作,首次出版于2011年,并迅速成為國際暢銷書。本書以其宏觀的歷史視角和跨學科的分析方法,講述了人類從石器時代到現代社會的發展歷程。
本書從人類的發展歷程,總結出許多深刻的見解,給人們帶來諸多有價值的啟示:
1、 人生的首要任務是認識自己
從老子到蘇格拉底,哲學家不斷告誡人們:“認識你自己!”。
本書通過這句話提醒人們,人類簡史就是大多數的人并不了解真實的自我。
自己是人生一切問題的根源,也是自己力量和思想的源泉。人生的首要任務是認識自己。
每個人都有無限的潛力,但往往因為被自己的思維、認知和不良習慣等束縛而未能發揮出來。正如本書所強調的那樣,一切苦難并非來自厄運、社會不公或神祇的任性,而是出于每個人自己心中的思維模式。
只有察覺自己、認識自己,才能改變自己。不斷打破束縛在自己身上的各種錯誤思維、認知和不良習慣的枷鎖,從而不斷完善自我和超越自我,實現自我價值。
2、真正能夠打動人們的不是道理或事實,而是故事和情感
人類思考用的是故事,而不是事實、數據或方程式。
人類和黑猩猩之間真正不同的地方就在于那些虛構的故事,它像膠水一樣把千千萬萬的個人、家庭和群體結合在一起。
大多數人生活的意義,都只存在于彼此講述的故事之中。
本書通過以上三句話強調,從人類社會發展的角度來看,與枯燥的事實、數據或復雜的方程式相比,故事更容易被人們接受、記憶和傳播。在人類發展歷史進程中,帶有情感的故事在推動人們合作和歷史進步等方面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這句話強調了故事在人類思考和認知中的重要性,而故事往往是通過情感來打動人心的。對于大多數人來講,真正能夠打動他們的不是冰冷的道理或事實,而是故事和情感。這啟示人們與他人交流、特別是在試圖說服別人時,要多運用情感因素,而非僅僅依靠道理或事實。
這并不是說道理和事實不重要,而是道理和事實要與故事和情感相結合,才能更容易被人理解、接受和傳播。正如莊子的著作,都是將深奧的道理通過寓言故事的方式展現出來,因而能夠深入人心。
3、知識的作用在于改變
本書認為:知識如果不能改變行為,就沒有用處;但一旦改變了行為,知識本身就立刻失去意義。
真正的成長不在于懂得了多少道理,而在于自己改變了多少。不發生真正改變的學習都是無效的學習。
高效學習的核心在于深度學習與關聯,無論是知識還是智慧,都要與自己有關聯的,才能真正地學以致用,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知識需要與思考和應用結合,才能轉化為自己的智慧,提升自己的認知,從而改變和提升自己。
4、警惕認知偏差,提升對信息和思想的分辨和理解能力
在古代,力量來自有權獲得資料。而到今天,力量卻來自知道該忽略什么。
在一個信息爆炸卻多半無用的世界,清晰的見解就成了一種力量。
本書以上兩句話提醒人們,隨著市場的發展,信息已經由極度稀缺轉向過度泛濫。
我們周圍充斥著各種由于認知不足所撰寫的錯誤觀點和陳舊過時的思想、甚至還充斥著不少故意歪曲真相、顛倒是非的虛假觀點、人為打造和包裝的言論。
這些思想和信息不僅束縛了和阻礙了我們對世界的認知、也影響了人們的價值觀、生活和工作。
思想是一個人最大的枷鎖,人們要提高對信息和思想的分辨能力和理解能力,識別那些濫情的、虛假、斷章取義和人為打造的觀點和信息,保護好自己的理智和思想。
本書強調,認知革命讓人類具備強大認知能力,使人類迅速擴張并成為地球上的優勢物種。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需要意識到自己的認知局限,避免盲目相信和傳播未經證實的信息,避免因此產生認知偏差。
同時,人們也要學會有針對性地聚焦自己所需的信息,屏蔽與自己無關或錯誤的信息。
5、獨立思考、持批判性思維
人類編織出一張意義的網,并全然相信它,但這張網遲早都會解體。
通過共同信仰的“虛構故事”,人類建立了帝國、貨幣、公司等概念,推動社會復雜化。例如,金錢的本質是“最普遍的互信系統”,宗教則通過共同價值觀凝聚不同的族群。
本書對許多人們習以為常的概念(如金錢和宗教等等)提出了質疑,并探討了它們如何塑造了人類社會。
這啟示人們要獨立思考、持批判性思維,避免盲目從眾。這有助于人們在現代社會中更加理性地看待周圍的世界,不被表面現象所迷惑,從而做出更為明智的選擇。
6、人類之所以能夠征服世界的原因在于合作,人們要重視并積極與他人合作
“人類(智人)從一種普通的動物,變成了地球的神”,“而這件事的秘訣,在于人類獨有的‘虛構故事’的能力”。“智人之所以能夠征服世界,是因為有獨特的語言,能夠八卦,能夠虛構故事,讓大批互不相識的人有效合作”。
本書強調,人類之所以能夠征服世界、征服其它物種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大批互不相識的人能夠緊密地合作。
人的潛力是需要在社會中進行發掘的。人的價值和意義,需要通過他人才能體現出來。在很多時候,人們的價值需要通過與他人合作才能共同創造出來。
我們不要因為受到他人不公正、冷漠或粗暴對待而孤立自己,拒絕與他人合作或仇視他人。讓自己變成自己曾討厭的人,讓他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
正如經典著作《沉思錄》所強調的:為自己復仇的最佳辦法,就是不要變成像對你作惡的那個人一樣。
7、重視歷史和自己的經歷,并從中學習和總結
歷史的教訓是時間給予人類的最寶貴禮物。
研究歷史,就是為了掙脫過去的桎梏,讓我們能看向不同的方向。
這正是研究歷史最好的理由:不是為了預測未來,而是要擺脫過去,想象另一種命運。
本書通過以上三句話強調,人們要重視歷史和自己的經歷,并從中學習和總結。
人的提升不僅來自于從自己的經歷中及時總結、反思和升華,也來自從歷史和他人。人們不僅要從自己的經驗中學習,也要從歷史和他人的經驗中學習,避免犯類似的錯誤。
但人們往往忽視了從歷史和自己經歷學習的重要性,沒能從中領悟。正如黑格爾所說的:“人類唯一能從歷史中吸取的教訓就是,人類從來都不會從歷史中吸取教訓?!?/p>
8、事物和情境如何,在于人們的主觀感受
快樂并不在于任何像財富、健康甚至社群之類的客觀條件,而在于客觀條件和主觀期望之間是否相符。
苦的根源既不在于感到悲傷或疼痛,也不在于感覺一切沒有意義。苦真正的根源就在于“追求”主觀感受這件事。
本書通過以上兩句話啟示人們,在人類的歷史中,無數的智者反復強調:
事物和情境如何,不在事物和情境本身,而在于人們的主觀感受。
世界萬物在不斷變化,世界往往不依我們的期待而顯現,期待往往也是一種自我設限。人們要珍惜當下,不要將幸福寄托在期待之中。
人的痛苦、煩惱和失望往往來自期待與現實不符,是人們內心的主觀感受。人生的挫折有時也因為過于執著自己的期待,而忽視了現實對自己有利的一面,從而陷入自我設置的牢籠當中。
在很多時候,我們或許無法改變外部事物,但可以改變自己的態度和看待事物的方式,或往下自己的執著。而我們看待事物的方式,而不是事物本身如何,決定著一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