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一位 50 多歲的患者找到我,說最近總感覺心慌,心跳得特別快。他一開始以為是工作壓力大,精神緊張導致的,可這種情況越來越頻繁,有時晚上睡覺都會被心慌弄醒。到醫院一檢查,發現是心律出現了異常。其實,生活中很多人都遇到過心跳過快或者心跳不規律的情況,可別都當成是緊張,這背后可能隱藏著心律異常的問題。今天,咱們就來聊聊如何自測心律異常,以及心律異常到底是怎么回事。
什么是心律異常
心律,就是心臟跳動的節奏。正常情況下,心臟由竇房結發出信號,刺激心臟有規律地跳動,這種正常的跳動就叫 “竇性心律”,頻率每分鐘大概在 60 - 100 次 。當心臟的電傳導系統出問題,導致心臟跳動的頻率、節律、起源部位或傳導速度發生改變,就出現了心律異常,也叫心律失常。
心律異常可大可小,輕微的可能只是偶爾感覺心慌、心跳有點亂,對日常生活沒啥大影響;嚴重的話,會引發頭暈、黑矇,甚至暈厥、猝死。據國家心血管病中心統計,我國每年心源性猝死約 54.4 萬,其中很多就和嚴重的心律異常有關 。心律異常可發生在各種人群身上,有器質性心臟病的人,像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患者,更容易出現;但健康人在一些特殊情況下,比如劇烈運動、情緒激動、大量飲酒或喝咖啡后,也可能出現短暫的心律異常 。
簡單自測心律異常的方法摸脈搏測心率
這是最簡便的方法。咱們身體上有一些比較表淺的動脈,容易摸到脈搏,像手腕處的橈動脈、脖子側面的頸動脈、大腿根部的股動脈。測量時,找個安靜舒適的地方坐下或躺下,把食指、中指和無名指輕輕放在動脈上,感受脈搏跳動。注意別用大拇指,因為大拇指本身有動脈,可能干擾測量。
正常脈搏跳動頻率和心率一致,也就是每分鐘 60 - 100 次。要是脈搏每分鐘超過 100 次,就是心動過速;少于 60 次,屬于心動過緩。比如,你運動后馬上測脈搏,超過 100 次 / 分鐘,這可能是身體正常反應,休息一會兒再測,如果還是快,就得留意了。
感覺脈搏節律
除了頻率,脈搏的節律也很重要。正常脈搏跳動節奏均勻,間隔時間差不多。在摸脈搏時,仔細感覺每次跳動間隔是否一致。要是感覺某一次跳動提前出現,或者有漏跳,這就叫早搏。早搏又分室上性和室性早搏,室性早搏相對更嚴重些。如果脈搏節律完全不規整,毫無規律,可能是心房顫動,房顫在老年人中比較常見,75 歲以上人群房顫發生率達 10% 。
結合自身癥狀
心律異常時,身體往往會有其他不舒服。比如,心跳過快或不規律時,感覺心慌、心悸,胸口像有小鹿亂撞,或者胸悶、憋氣,呼吸費勁。有的人還會頭暈、眼前發黑,甚至暈倒。要是出現這些癥狀,同時脈搏也有異常,心律異常的可能性就很大。還有些人,心律異常時胃腸道也受影響,出現腹脹、腹痛、腹瀉;腎臟方面,可能尿頻、尿急。不過,這些伴隨癥狀不是每個人都有,而且也可能由其他疾病引起,所以得綜合判斷 。
心律異常的常見類型及特點竇性心動過速
這種心律異常表現為心率逐漸加快,然后又慢慢恢復正常,而且心率會隨體位、活動變化。成人每分鐘心率超過 100 次,兒童每分鐘超過 120 次,嬰兒每分鐘超過 150 次但不超過 180 次 。常見于運動后、情緒激動時,像剛跑完步、和人吵架后,心率可能就會變快。另外,發熱、貧血、甲狀腺功能亢進等疾病,也會引發竇性心動過速。一般來說,去除誘因后,心率能恢復正常 。
竇性心動過緩
和竇性心動過速相反,竇性心動過緩是心率減慢,成人每分鐘少于 60 次,兒童每分鐘少于 80 次 。有些長期從事重體力勞動的人,或者運動員,他們的心臟功能強大,靜息心率可能就比較低,這屬于正常生理現象。但要是因為病態竇房結綜合征、甲狀腺功能減退等疾病導致的心動過緩,可能就會出現頭暈、乏力、氣短等癥狀 。
陣發性室上速
它的特點是脈搏每分鐘大概在 150 - 250 次,節律規整,患者會明顯感到心慌難受,而且發作往往比較突然,沒有預兆,持續時間從幾分鐘到幾小時都有,然后又突然停止 。很多時候,陣發性室上速找不到明確病因,可能和心臟傳導系統存在異常通道有關 。
心房顫動
房顫時,脈搏數可快可慢,節律絕對不齊,毫無規律。患者發作時,能感覺到心慌、大汗,心臟跳得亂七八糟。房顫會讓心房收縮功能失常,增加血栓形成風險,一旦血栓脫落,隨著血流跑到腦部,就可能引發腦梗死,后果很嚴重 。
心律異常的常見原因疾病因素
很多疾病都可能引發心律異常。心血管疾病首當其沖,冠心病患者,冠狀動脈狹窄,心肌供血不足,容易出現心律異常;高血壓性心臟病,長期高血壓使心臟結構和功能改變,也會增加心律異常風險;風濕性心臟病、瓣膜病、心肌病、心肌炎等,同樣會影響心臟電活動,導致心律異常 。
心外器官功能或結構改變也不容忽視。甲狀腺功能亢進,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加速身體代謝,心臟負擔加重,易出現心動過速;腦卒中患者,腦部病變影響神經調節,也可能引發心律異常 。
生活因素
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不良習慣,也可能誘發心律異常。大量飲酒,酒精會刺激心臟,干擾心臟電生理活動;喝過多咖啡、濃茶,其中的咖啡因、茶堿等成分,能興奮交感神經,使心跳加快 。情緒激動,比如突然生氣、過度興奮,交感神經興奮,促使心跳加速,甚至可能引發心律失常;劇烈運動后,身體需氧量增加,心臟會加快跳動,要是本身心臟功能不太好,就容易出現心律異常 。長期熬夜、過度勞累,身體疲勞,心臟也跟著受累,影響心臟正常節律 。
發現心律異常,該怎么辦及時就醫檢查
一旦通過自測懷疑心律異常,別猶豫,趕緊去醫院。醫生會詳細詢問癥狀,什么時候開始的,發作頻率,每次持續多久,發作前有沒有誘因等。接著安排檢查,心電圖是最基本的,能捕捉心臟電活動情況,發現心律失常。但要是心律失常不常發作,普通心電圖可能抓不到,這時候就得做 24 小時動態心電圖監測,連續記錄 24 小時心臟電活動,更容易發現潛在問題 。還可能做心臟超聲,看看心臟結構和功能有沒有異常;抽血檢查甲狀腺功能、心肌損傷標志物等,排查其他病因 。
改善生活方式
不管心律異常嚴不嚴重,改善生活方式都有好處。飲食上,少吃高油、高鹽、高糖食物,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全谷物,適當攝入優質蛋白質,像瘦肉、魚類、豆類 。戒煙限酒,吸煙和過量飲酒都傷心臟。保證充足睡眠,每晚睡 7 - 8 小時,讓心臟好好休息 。學會調節情緒,別讓自己長期處于緊張、焦慮、憤怒等不良情緒中,可通過聽音樂、散步、和朋友聊天等方式緩解壓力 。適度運動,像散步、慢跑、太極拳,每周 3 - 5 次,每次 30 分鐘左右,能增強心肺功能,但運動別太劇烈,循序漸進 。
遵醫囑治療
如果確診心律異常,醫生會根據具體類型、嚴重程度制定治療方案。病情輕的,可能通過改善生活方式,再配合藥物治療,控制病情。比如,早搏患者,要是癥狀不明顯,可能不需要特殊治療,調整生活習慣就行;癥狀明顯的,醫生會開抗心律失常藥物 。嚴重的心律異常,像陣發性室上速、房顫,可能需要手術治療,比如射頻消融術,通過消融異常電傳導通路,恢復心臟正常節律 。治療過程中,一定要嚴格按醫生要求服藥,定期復查,別自行增減藥量或停藥 。
心跳過快或者不規律,不一定都是緊張造成的,可能是心律異常的信號。大家平時多留意自己的心跳,學會簡單自測方法,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守護好心臟健康。要是對心律異常還有疑問,隨時咨詢醫生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