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深夜,針對特朗普的關稅賴清德發布的八分鐘視頻在全島炸開了鍋。這位臺灣地區領導人在鏡頭前對美“下跪”,反復強調"沒有計劃采取關稅報復",卻只字不提如何應對美國加征的32%關稅。此時距離特朗普宣布對臺加稅已過去三天,島內企業主們看著手中的訂單數據如斷崖般下跌,憤怒的情緒在社交媒體上蔓延——"這就是民進黨說的堅若磐石的臺美關系?"
美國此次對臺加征的32%關稅,覆蓋了臺灣23%的出口產品,尤其是工具機、手工具、紡纖等傳統產業首當其沖。臺中工具機公會的數據顯示,該行業對美出口額達3.41億美元,加稅后企業利潤將被壓縮至臨界點。面對危機,臺當局最后提出的"五項策略"卻充滿了妥協意味:擴大對美采購石油、天然氣、軍火,加碼臺積電在美投資,甚至計劃用880億新臺幣(約合26億美元)補貼企業。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算了一筆賬:臺灣去年對美貿易順差739億美元,若按賴清德的計劃,相當于要連續采購296架波音787飛機才能抵消差額,這顯然是天方夜譚。
在野黨的批評聲中,民進黨內的裂痕也在擴大。4月7日上午,民進黨“立委”何欣純、陳素月在立法院召開記者會,直言賴清德派出的談判團隊"分量不足"。何欣純更是想到了請蔡英文出山:"蔡英文在兩岸關系和對美談判上有豐富經驗,應該由她領軍赴美求情!"此言一出,輿論嘩然。蔡英文與賴清德的矛盾由來已久。2020年"蔡賴配"時期,兩人就因"臺獨"路線分歧鬧得不可開交。
當時蔡英文為爭取中間選民,刻意淡化賴清德的"務實臺獨工作者"標簽,而賴清德則對蔡英文的"維持現狀"策略嗤之以鼻。如今面對關稅危機,民進黨元老們再次將希望寄托在蔡英文身上,這無疑是對賴清德執政能力的公開質疑。蔡英文辦公室的回應卻耐人尋味:"不予評論,表示對執政團隊很有信心。"熟悉內情的人士指出,蔡英文雖已卸任,但仍通過嫡系人馬掌控民進黨。此次關稅危機,她很可能在幕后推動"倒賴",為自己重返政壇鋪路。
就在民進黨內部爭吵不休時,美國的態度卻愈發強硬。特朗普在4月4日的記者會上暗示,可能對臺灣半導體產品加征更高關稅。這讓臺積電的1650億美元在美投資瞬間成為燙手山芋——這家全球最大芯片代工廠若被迫將產能轉移至美國,臺灣的"護臺神山"將名存實亡。
面對內外交困,臺灣民眾的怒火直指民進黨。4月7日,被視為對美溝通的重要人物蕭美琴在社交媒體發布的潤餅照片被網友刷屏痛罵:"吃潤餅能解決關稅嗎?"國民黨副主席連勝文更是尖銳指出:"民進黨只會磕頭外交,最后把臺灣半導體和軍火采購都'送'給美國!"這場關稅危機,本質上是臺灣"依附型"經濟的必然結果。過去八年,民進黨當局為討好美國,累計采購262.65億美元軍火,開放萊豬美牛進口,甚至將臺積電的核心技術拱手相讓。
如今美國卻以"對等關稅"為名,將臺灣的經濟命脈攥得更緊。如今的臺灣民眾或許終于明白:在大國博弈的棋盤上,臺灣不過是一枚任人擺布的棋子。當民進黨當局忙著"下跪"求和時,真正能救臺灣的,唯有回到"九二共識"的正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