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北京大學將成立25年之久的信息與工程科學部拆分為二,新設立工學部、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部,同步聘任中國科學院院士梅宏、段慧玲為兩大學部主任,這一新設立信息學部的舉措在高校中引起廣泛關注。
此前,北京大學有六大學部,分別是理學部、工學部、人文學部、社會科學學部、經濟與管理學部、醫學部。北京大學信息與工程科學部成立于1999年7月,包括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工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等6個實體機構,涵蓋力學、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一級學科。
此次學部拆分后,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部包括信息科學技術學院、計算機學院、電子學院、集成電路學院、智能學院、王選計算機研究所、軟件與微電子學院、軟件工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等,而工學部包括工學院、力學與工程科學學院、先進制造與機器人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未來技術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等。
北京大學新設立的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部,將更聚焦于人工智能、計算機科學、數據科學等前沿技術方向,推動學科向更深層次發展,可以集中學校在信息領域的優勢資源,更好地對接國家戰略需求,在這些關鍵技術領域開展科研攻關,為實現科技自立自強貢獻力量,培養出更符合新經濟形勢下需求的復合型信息人才。
近年來,知名高校新設立基于計算機學科和人工智能為主的信息學部,正成為一大趨勢。2018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學率先設立電子與信息學部,下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等 7 個學院,擁有電子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控制科學與工程6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
2019年7月,華東師范大學信息學部成立,該學部整合了計算機科學與軟件工程學院、數據科學與工程學院、信息科學技術學院等學科資源,下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軟件工程學院、數據科學與工程學院、通信與電子工程學院,同時成立 “智能+” 研究院掛靠信息學部。重慶大學信息學部由光電工程學院、微電子與通信工程學院、自動化學院、計算機學院、大數據與軟件學院組成。涵蓋了光學工程等7個一級學科。
2023年3月,中山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部、醫學部、人文學部、社會科學學部、理學部、工學部、信息學部七大學部全部上線。2024年,哈工大(深圳)成立信息學部,下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集成學院、國際人工智能研究院。河南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張鎖江表示,要深化“學部制”改革,整合優勢資源,逐步建成人文學部、社科學部、理學部、工學部、信息學部及醫學部。
所謂“學部制”,是指將各院系按照學科門類或學科群歸類合并,在高等學校內部學校和院系兩個層次之間增加一級學術性組織或行政管理結構。1999年,北京大學率先進行學部制改革探索,浙江大學、武漢大學、吉林大學等陸續實行學部制改革。
在“雙一流”建設的今天,學部制建設在整合力量、聚合資源之外,更是一場對學科交叉融合戰略的時代回應。及中大校長高松談到學部制改革曾說,將學校近70個院系,特別是相近學科的院系有機融合起來,是新時期中大完善大學學術治理體系的重要任務。
北京大學作為首開學部制改革的名校,將信息與工程科學部拆分為兩個學部,或將引發其他高校的跟進。
對此,你怎么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