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便民21群
渭南拼車1群
渭南招聘1群
4月11日
陜西省檢察機關發布7起
“強化司法保障 做實檢察為民”典型案例
案例一:李某拒不支付勞動報酬案
被告人李某成立某醫療管理公司。公司經營管理期間,自2022年4月起拖欠白某某等13名勞動者工資。13名勞動者向某區人社部門反映拖欠勞動報酬情況,人社部門多次聯系并向李某下達《勞動保障監察期限改正指令書》,李某仍拒絕支付。人社部門將案件線索移送至公安機關。
公安機關立案偵查。某區檢察院提前介入偵查,召開聯席會議研判案情,追蹤資金去向,了解涉案公司經營狀況和李某實際收入情況,核實李某拖欠勞動者工資共178673元,會同公安機關、人社部門督促李某全額支付了13名勞動者被拖欠的工資。區檢察院提起公訴,李某被以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緩刑一年,并處罰金5000元。辦案中,區檢察院向某醫療管理公司制發檢察建議,推動該公司完善財務管理制度,建立風險預防機制,規范經營管理。
依法懲治惡意欠薪,是檢察機關維護勞動者權益最強有力的手段。檢察機關聯合公安機關、行政機關協同發力,懲治惡意欠薪犯罪、積極促成被告人全額支付拖欠的勞動報酬、督促企業規范經營,促進矛盾有效化解,更好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案例二:檢察機關督促加強商品房預售資金賬戶監管案
2023年11月,某置業公司認為某區法院在一起民事執行案件中扣劃的款項屬于商品房預售資金,不應作為執行財產予以執行,遂向某區檢察院申請監督。區檢察院審查發現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賬戶存在管理問題,將線索上報市檢察院。檢察機關審查查明某銀行未對某置業公司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賬戶進行專戶標注,亦未告知執行法院涉案賬戶性質,致使賬戶內款項被凍結、扣劃。2024年1月、8月,檢察機關分別向區、市住建部門制發檢察建議。住建部門采納檢察建議,對某置業公司給予處理,暫停某銀行預售資金監管資格并通報金融監管部門,組織對全市所有項目預售資金監管賬戶標注情況進行自查整改,分批次對全市住建部門、商業銀行和開發企業進行專題培訓。
加強對商品房預售資金賬戶的監管,對于維護房地產市場穩定、保護購房者合法權益具有積極意義。檢察機關結合辦案中發現的商品房預售資金賬戶監管問題開展專項監督活動,通過制發檢察建議助推行政主管部門和監管銀行加強賬戶管理,確保預售資金專款專用,減少專項資金在管理使用中的隱患,防范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風險。
案例三:孫某某與左某某民間借貸糾紛再審檢察建議案
孫某某與左某某協商虛構債務糾紛套取住房公積金,以解決孫某某投資虧損導致的資金緊張。2023年3月21日,左某某持孫某某出具的15萬元借條向某縣法院起訴。縣法院作出民事調解書,內容為孫某某于2023年4月21日前給付左某某借款15萬元。同年6月2日,縣法院根據左某某申請,將孫某某住房公積金賬戶中的15萬元扣劃至左某某賬戶。6月4日,左某某將15萬元轉至孫某某賬戶。縣檢察院通過調閱審判執行卷宗、調取孫某某與左某某銀行卡交易流水、詢問當事人查明,孫某某與左某某為親屬關系,二人通過虛假訴訟套取住房公積金。2024年9月2日,縣檢察院發出再審檢察建議。同年12月23日,縣法院作出再審判決,撤銷原調解書,駁回左某某訴訟請求。
住房公積金是按照國家規定繳存的長期住房儲備金,實行專款專用。以虛假訴訟方式套取住房公積金既破壞公積金管理秩序,削弱住房公積金保障功能,又擾亂司法秩序,損害司法公信力。檢察機關依職權啟動監督,人民法院再審駁回當事人訴訟請求,檢法聚力有效打擊虛假訴訟行為,共同維護住房公積金資金安全和管理秩序。
案例四:查某某司法救助案
被救助人查某某,系夏某某交通肇事案被害人陳某某妻子。2023年11月26日,被告人夏某某駕駛載有超長超寬樹木的三輪摩托車與陳某某駕駛的二輪摩托車會車時,夏某某車輛上所載樹木與陳某某發生碰撞,陳某某當場死亡。
某縣檢察院應用司法救助模型,通過數據比對發現夏某某交通肇事案被害人陳某某為貧困戶,可能符合司法救助條件。調查查明夏某某無賠償能力,陳某某系家中唯一勞動力,其妻查某某身患多種疾病無勞動能力,因陳某某突然離世,查某某生活陷入困境。縣檢察院依職權啟動國家司法救助程序,向查某某發放2萬元司法救助金。將查某某救助線索移送縣民政局,聯合鎮政府、村委會為其申請低保手續,納入低保戶給予最低生活保障。與鎮政府溝通,為其家庭落實各項扶貧及惠農政策。協調縣婦聯將查某某納入當地婦聯長期關愛對象,提供日常關愛幫扶,進行心理安撫和疏導。
開展司法救助,對于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保障人權具有重要意義。對因案導致生活困難的婦女,檢察機關主動開展司法救助,積極聯合婦聯組織、當地政府、基層自治組織、相關行政部門協同開展社會幫扶,強化精準救助、有效幫扶,切實緩解困難婦女的生活困境,以“司法溫度”呵護婦女權益。
案例五:檢察機關督促完善緊急呼叫系統無障礙功能行政公益訴訟案
某縣地處山區,個別聽說障礙群眾系獨居,醫療急救電話“120”和消防報警電話“119”未開通文字報警功能,無法滿足聽力、言語障礙人士自主呼救需求。針對此問題,某縣檢察院立辦行政公益訴訟案件,召開公開聽證會,分別向衛生健康部門和消防部門制發公益訴訟檢察建議,建議其各自依法完善“120”“119”文字報警功能。收到檢察建議后,兩部門均制定整改方案,報上級行政主管部門后進行信息技術接入。某縣“120”系統、“119”系統將逐步實現文字報警功能。兩部門擬在增設文字報警功能后,于微信公眾號、官方網站發布使用方式,并通過村級網格員、鄉村醫生入戶宣傳和演示文字信息呼救操作流程,保證聽說障礙人士了解、掌握獨立呼救操作。
緊急呼叫系統是人民群眾重要的生命救援通道。健全文字報警功能,是保障特定群體人身財產安全的重要基礎條件。檢察機關通過公開聽證、檢察建議等方式,助推相關職能部門依法履職,凝聚無障礙環境建設合力,助力提升地方無障礙社會服務水平,協力保障特定群體合法權益。
案例六:檢察機關督促保護母嬰設施建設行政公益訴訟案
2024年5月,某市檢察院開展母嬰設施建設專項監督。檢察機關實地調查走訪公共場所母嬰設施120處,發現多處存在未按要求配置獨立母嬰室、面積不達標、基本設施不完備、管理不規范等問題。市檢察院邀請市衛健委、婦聯等9家單位召開協調會通報情況,與參會單位在常態化信息共享、線索移送、督導檢查、聯合普法四方面達成共識。全市檢察機關立辦行政公益訴訟案件9件,制發行政公益訴訟檢察建議1份,與相關行政部門磋商11次,聯合走訪25次,通報情況20次,組建“回頭看”工作小組,回訪人流量大、問題較為突出公共場所13處。行政部門依法積極履職,督促相關單位新建設施9處,完善整改設施70處,已投入使用的母嬰室基本設施齊全,環境溫馨舒適。市檢察院聯合市婦聯簽訂《關于構建“檢察+婦聯”婦女兒童合法權益保障協作機制的意見》,堅持問題導向,凝聚工作合力,切實維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
公共場所母嬰設施建設是民生工程的重要內容。檢察機關在全面摸排問題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公益訴訟職能,通過開展專項監督、一體辦案、內外協作等措施,聯合行政部門共同推進公共場所母嬰設施規范化建設和管理,切實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回應人民群眾關切。
案例七:檢察機關督促保障軍人軍屬合法權益行政公益訴訟案
2024年7月,根據“益心為公”志愿者反映線索,某縣檢察院立辦行政公益訴訟案件,對轄區內落實軍人軍屬權益情況進行全面調查,查明部分公共場所未設置軍人、烈士遺屬、因公犧牲軍人遺屬、病故軍人遺屬、現役軍人家屬及退役軍人優先優待等標識標語,部分場所標識標語限縮優撫對象范圍,未落實減免費用政策等。縣檢察院向交通運輸部門、退役軍人事務部門、衛生健康部門、文化和旅游文物廣電部門制發檢察建議,建議其依法落細落實軍人優待服務保障工作。收到檢察建議后,各行政部門積極履職,規范設置軍人優待標識標語;依法落實門票減免優待政策;公辦醫療機構對軍人優撫對象開通一站式醫療結算通道。同時,縣檢察院與相關行政部門會簽保障軍人優撫對象權益協作機制,縣稅務部門成立軍人優撫對象涉稅費事項服務站,開通涉稅費事項綠色通道。
保障軍人軍屬依法享有應有的權益,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事關強國興軍大業。檢察機關立足公益訴訟監督職責,強化與行政機關協同聯動,全面落實軍人優撫優待政策,共同維護軍人合法權益,以高質量檢察履職服務新時代強軍目標。
來源:陜西檢察
【置頂】便民
渭南臨渭區新盛路南口公交公司對面(三岔路口旁),現有兩間優質商鋪待租:40平米精致店面,80平米寬敞空間(含獨立衛生間與水龍頭)。:微信/電話:18091325525( 張紅俠)
【發布】本地招聘、便民信息等
請進群添加客服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