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在戰場之上,士兵的第二生命就是手中的鋼槍。但印度軍隊卻顯然并不關心這樣的“第二生命”。
當加勒萬河谷的中國邊防部隊已經列裝了最新型的191式步槍之時,反觀對面的印軍,他們所用的武器,卻能讓全世界“笑掉大牙”。
(中國軍隊已經換裝191步槍)
印度武器的奇葩
這也難怪,比起中國軍隊整齊劃一、先進精良的武器裝備,印度軍隊的槍支彈藥,卻像超市那般,主打的就是一個“琳瑯滿目”。
從蘇聯進口而來的老舊AK,再到瑞士生產的SIG 716 G2步槍,從阿聯酋而來,具有濃厚阿拉伯血統的CAR 816,再到以色列制造的TAR-21。
(手持步槍的印軍士兵)
印度靠著所謂的“鈔能力外掛”一路在國際軍火市場上血拼掃貨,也不顧自己國家的實際情況,主打的就是一個“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硬生生將自己買成了世界第四大軍火買家的同時,也讓自己的軍隊變成了“萬國牌武器博覽會”。
就連早就應該被送進博物館的英制“李-恩菲爾德”步槍,也在印度軍隊中重新上崗,不知道是印軍太過于懷舊,還是太過于尊老愛幼,抑或是他們想要借著這位“老爺子”的威名,強勢進軍古董收藏市場。
(李恩菲爾德步槍)
受限于這種情況,印度軍隊曾經在八十年代的時候,曾提出了著名的“印度輕武器系統”也就是INSAS。
INSAS的主要思路在于,盡可能的在印度軍隊當中,采用同一套槍族的武器,完成裝備的制式統一。
這一策略的精妙之處在于,它能夠促使整個戰斗班組實現武器的高度通用性。通過統一使用這一系列槍械,班組成員在戰場上能夠無縫切換不同角色與任務,而無需擔心彈藥或配件的不兼容問題。
(INSAS步槍)
但正如那句話所說,理想有多么豐滿,現實就有多么骨感。雖然印軍上層的出發點是正確的,但架不住下面總是要學肯尼迪坐敞篷車,一不小心,計劃就執行歪了。
原本按照軍隊的規劃,這款武器將集結以色列加利爾突擊步槍的導氣系統和閉鎖原理、美國M16A2的射擊模式、AK系列槍族的機匣、握把、彈匣卡筍及快慢機的設計、比利時FN FAL的槍托、導氣調節和槍口裝置處理,以及德國HK G3步槍的拉機柄結構。
可是在這一通“融諸子百家”之長的操作下,INSAS不出意外地出現了意外,它“虛心接受”了以上所有武器的全部缺陷,而優點卻一個不落地還給了對方。
(堪稱縫合怪的INSAS)
于是,在忍無可忍之際,印度再次揮動鈔票,準備繼續開掛買買買。
他們先是與俄羅斯洽談AK-203步槍的引進及國產化工廠的設立,又轉頭與瑞士商討SIG SG 716步槍的采購事宜,還時不時的和以色列眉來眼去,引進了大量內格夫輕機槍NG7。
一時之間,印度又變成了國際軍貿市場的財神,為各國軍火貿易部門貢獻了KPI無數。
(印度軍隊也有不少的AK)
只不過,這一次,印度還是沒有吸取足夠的教訓。他們過分聚焦于武器的性能參數,卻忽視了本國的實際情況、裝備體系的兼容性以及后續維護的可持續性。
比如,從印度軍隊擺拍的效果圖可以看出,印度在購進SIG SG 716步槍和NG7機關槍時,為了節省開支,竟然沒有同步采購瞄準鏡這一關鍵配件,而瞄準鏡對于提升射擊精度和作戰效能至關重要。
(SIG IG 716步槍)
又比如,AK-203步槍的國產化工廠,雖然計劃已久,卻始終未能順利投產,導致印度軍人還得繼續忍受INSAS的糟糕表現,無時不刻都在罵娘。
可以說,印度雖然在世界上砸錢無數,結果從這實際效果來看,只能用一句“花了等于沒花”來形容。
(印度軍隊花錢等于沒花)
中國191的強悍
而比起印度軍隊輕武器,要重量有重量(可增加士兵負重負擔,起到鍛煉身體的作用),要精度有重量,要射程有重量,要射速有重量,要后勤保障有重量,要可操作性還是有重量的奇葩操作。
中國的191型武器無疑就樸實無華許多,只是老老實實的在射程,火力,精度,后勤保障,可操作性上面做點文章。
(中國的191步槍)
論精度,191式步槍采用了先進的瞄準系統和優質的槍管材料,確保了射擊時的穩定性和準確性。
士兵們只需輕輕一扣扳機,就能讓子彈準確地飛向目標,無論是遠距離的點射還是近距離的掃射,都能游刃有余。
而反觀印度,由于引進的這些武器,并沒有配置專門的瞄準具,以至于一百米外男女不分,三百米外人畜不論,要想打中目標,還要先向神仙禱告。
(印軍還是先考慮打中目標吧)
再說射程和火力,191式步槍的有效射程遠超印度軍隊的那些老舊武器。即便是與SIG SG 716步槍和NG7機關槍等先進武器相比,191式步槍也毫不遜色。
它不僅具備快速連發的能力,還配備了多樣化的彈藥類型,從標準的步槍彈到特制的穿甲彈、高爆彈等,能夠滿足不同戰場環境下的作戰需求。
而印度方面,還是前面說的問題,在不能打中對方的前提下,討論射程與火力沒有意義。
在后勤保障方面,191式步槍的設計充分考慮到了易用性和維護性。零部件標準化程度高,易于更換和維修,大大減輕了后勤負擔。
同時,國內完善的軍工生產體系確保了彈藥和配件的充足供應,即使在偏遠邊境地區,也能迅速得到補給,保障了持續作戰能力。
而印度國內的士兵,能夠在戰時將本國淚流滿面國產進口子彈分清,就已經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了。
可操作性上,191式步槍的人體工學設計更是達到了新的高度。槍身重量適中,握持舒適,即便是長時間持槍作戰,士兵也能也能保持舒適;而且它的彈匣容量適中,既保證了足夠的火力持續性,又不會給士兵帶來過大的負重負擔。
而對比印度,在中國步槍設計越發適應戰士需求,越發“歲月靜好”的現在,他們還得背著五大三粗的”輕武器”繼續“負重前行”。
而這樣的“歲月靜好”和“負重前行”對應在戰場之上,便成為了印度軍隊雖然時刻咆哮叫囂,卻面對中印邊境始終不敢越雷池一步的尷尬。
參考資料: 1、澎湃新聞《提升高原作戰能力,印軍輕武器重歸中口徑》 2、澎湃新聞《印度駐俄大使:俄制AK-203步槍將成印軍主要突擊武器》 3、環球網《191式步槍,入列》 4、人民網《可伸縮槍托、透明彈匣……硬核展示國產191精準步槍有多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