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烏克蘭都依賴幾個世界大國的安全保障,這對一個主權國家來說是卑微的,從依靠俄美,到依靠英法德,現在需要依靠自己。相信鄰國的裁軍和銷毀核武器是愚蠢的。最終需要毀掉幾代人為代價。
烏克蘭的堅定支持者仍然有些事情需要指責拜登和仍然在任的德國總理朔爾茨:例如,對武器交付猶豫不決和長時間拒絕交付遠程巡航導彈。即使最近幾個月,由英國和法國領導的歐洲維和人員成為未來維和的核心想法,朔爾茨也相當不感興趣:他多次表示,該國不需要歐洲軍隊,即使戰后需要一支自身強大的軍隊。但在周四在沒有明確部署維和部隊計劃的情況下結束了志愿聯盟的另一次會議之后,很明顯:這位代總理可能是對的。
無論如何,面對武器供應減少的趨勢,烏克蘭越來越依賴自己的武器工業。這不僅影響了當前的戰爭進程,而且還會作為一種未來的人身保障,軍隊本身就是防御性的象征。你可以說:作為自身安全保障,這實際上很重要。
因為自戰爭開始以來,烏克蘭的國防工業增長了很多倍。如果該國的軍事部門在2022年生產價值約10億歐元的武器,一年后已經是30億歐元,而去年是100億歐元。烏克蘭工業部長亞歷山大·卡米申(Oleksandr Kamyshin)最近表示,烏克蘭公司的軍火產量在2025年可能會再次增加兩倍。但缺乏用于必要投資的資金,退而求其次只能生產價值150億歐元的武器。
如果你列出援助款項的用途,幾乎西方每一次的援助計劃都會物盡其用:去年烏克蘭生產了250萬枚炮彈(在西方公司的技術幫助下 - 烏克蘭已經在技術上超過了大多數西方國家)。烏克蘭Bohdana火炮系統的產量從每個月6套增加到20套。根據烏克蘭行業數據,40套也會變得可能,但目前缺乏基礎設施。這將使得烏克蘭每年生產480套先進的火炮系統!相比之下,自戰爭開始以來,三年多西方才向該國提供了大約700套重型火炮系統。這還是幾十個國家共同努力的結果。
無人機是這場戰爭的核心武器之一,烏克蘭長期以來基本上可以自給自足。英國戰略智囊團Rusi在對俄羅斯和烏克蘭工業能力的詳細分析中寫道,120家烏克蘭公司設計或生產各種類型的無人機。去年他們每月生產10萬臺,今年應該是五倍。根據安永審計師的概述,整個烏克蘭國防部門包括100家國有公司和400家私營公司,這些公司雇用了30萬名員工,因此除了純粹的武器生產外,它們還活躍在電子戰、機器人和網絡安全等領域。
戰爭中一些最引人注目的事件也可以追溯到烏克蘭內部武器的不斷發展壯大。例如,用自產“海王星”導彈摧毀俄羅斯超級旗艦巡洋艦“莫斯科”號,或者用“Magura V5”海上無人機從黑海西部和克里米亞群殲俄羅斯軍艦。由于西方武器的射程限制,那么用自產的遠程無人機對俄羅斯煉油廠和軍用機場的定期攻擊幾乎是不可替代的。最近,俄羅斯軍事博主報告了可怕的俄羅斯滑翔炸彈的準確性存在重大問題;原因顯然是“Lima”利馬系統,一個干擾信號系統——來自烏克蘭生產。
乍一看,如此龐大的“啟動戰爭機器”如此迅速地在烏克蘭出現,正如Rusi(魯西)研究所預估的那樣,這似乎令人驚訝,舉世震驚。但看看這個國家的過去,很快就會明白,沒有任何東西被憑空捏造出來。相反,一個幾十年來被遺忘和忽視的巨人目前正在覺醒——它即將充分發揮其軍事潛力。這里是蘇聯強盛時期的軍事根基。世界上找不到第二個。
Rusi的專家回顧了蘇聯軍火工業在當時的烏克蘭蘇維埃共和國扎根的程度。1991年,有150萬人在那里為700家公司工作,這些公司只從事軍備生產。被稱為北約“撒旦”的蘇聯SS-18洲際導彈就主要來自烏克蘭的生產,直到20世紀90年代,該國曾有能力每年建造近1000輛戰斗坦克 - 舉世無雙。蘇聯的解體也打斷了第一艘蘇聯核動力航空母艦的建造,中途經過烏克蘭造船廠。
直到過去十年,俄羅斯在一些武器系統中還需要一直依賴烏克蘭的零部件。也正是如此,觀察家們認為這可能是普京害怕將烏克蘭拱手讓給西方的另一個原因。根據斯沃博達電臺2014年的一篇文章,吞并克里米亞只能是俄羅斯大國沙文主義的開胃菜。
幾年后,從蘇聯繼承國防部門的烏克蘭幾乎一無所有,這不僅是因為后蘇聯時期的烏克蘭缺乏資金,無法使用這些軍事能力。但也提到了外部因素 - 強制的非軍事化:烏克蘭不僅放棄了新建核電站,以換來后來被俄羅斯自己打破的安全保障。該國還向俄羅斯轉讓或銷毀了30架戰略轟炸機和近1000枚巡航導彈;作為北約發起的裁軍計劃的一部分,1000枚防空武器和13.3萬噸彈藥被銷毀。這些本來是用來威懾俄羅斯的最好手段。有這些,沒有國家敢發動侵略戰爭。
舊的武器庫已經不可挽回地丟失了,但現在烏克蘭正從其作為世界主要軍備中心的過去中受益。Rusi專家認為,這是國防工業在戰爭條件下迅速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即使這沒有俄羅斯那么有序,正如他們承認的那樣。但是有了西方集體的資金和技術援助,烏克蘭武器生產可以再次擠進全球前五,甚至前三。
去年已經開始,歐洲對烏克蘭的援助形式發生了變化,這表明了這一點,現在在歐洲也得到了承認。例如,丹麥模式正在越來越多地被模仿,也就是多數國家不再提供武器,而是向烏克蘭提供資金從烏克蘭國內的公司去購買。這反過來又加強了這些公司的生產制造能力,并可以投資于新的武器研發。該程序以丹麥命名,丹麥是第一個向烏克蘭火炮制造領域投資的國家。與此同時,該方法正在擴展到其他領域:電子戰對無人機防御很重要,未來將由德國領導的11個西方國家專門推廣。
這也可能是未來幾年的一個極富成效的模式。隨著武器庫清空,西方可以援助的武器越來越少,目前也要優先武裝自己——但它擁有烏克蘭所需的資金。關于更重要的軍事技術:正是挪威轉讓了武器生產許可證,烏克蘭才可以自己生產155毫米口徑的炮彈。作為回報,西方也可以從中受益。例如,美國長期以來一直對烏克蘭無人機感興趣,這些無人機比美國生產的無人機更便宜、更有效。烏克蘭現在是全球首屈一指的無人機大國。
然而,在可預見的未來,烏克蘭還無法完全依賴自己的國防工業。根據美國國會授命的一份專家報告,在防空、空軍和導彈炮兵等領域,它將長期依賴西方。美國的情報支持仍然是必不可少的。多年來,西方的融資是必要的。滿足軍隊的人員需求是一項無法從外部獲得幫助的國家任務——武器也無法解決。
但普京聲稱,如果沒有西方的武器供應,烏克蘭將無法與俄羅斯抗衡兩個月,這再錯誤不過了。在遍布烏克蘭全國的數百個公司中產生的復原力不容低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