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和白俄羅斯合并一直是國際政治上的熱門話題,從歷史淵源上看,兩個國家都曾是蘇聯這個社會主義大家庭中的一分子。
后面是因為蘇聯在冷戰中落敗,才不得不分家另過,在地緣政治上,兩個國家都飽受美西方國家的歧視。
多年以來遭到很多打壓,要是能在盧卡申科和普京的帶領下走向“共和”,就會成為一個超級大國,終結美國一家獨大的局面!
那么,兩國合并能否實現?其中存在的難點又是什么?
一、親密盟友
俄烏戰爭開啟以后,白俄羅斯就堅定的站在了俄羅斯這一邊。
即使因此受到美西方國家的多方責難,盧卡申科也沒有動搖對俄羅斯的信任。
這種鐵血同盟的建立來源于兩個方面,一是歷史淵源,二是獨特的地緣政治格局,造成白俄羅斯對外戰略方向,必須和俄羅斯抱團取暖。
在歷史上的公元10到12世紀,俄羅斯和白俄羅斯同屬于東斯拉夫國家,只是后面遭到蒙古入侵。
基輔羅斯被蒙古人搞了分化統治,俄羅斯這邊成立莫斯科公國。
白俄羅斯則被立陶宛和波蘭管理了幾百年時間,兩邊才有了歷史上的發展間隔。
等到蘇聯建立,白俄羅斯就加入了這個社會主義大家庭,一直相安無事的過去七十多年時間。
隨著冷戰落幕,蘇聯的垮塌讓大大小小成員國開始打包行李,分家另過,白俄羅斯就是這些獨立國家中的一員。
雖然是分家另過了,畢竟在歷史血緣和近代史中有著太深的聯系,白俄羅斯和俄羅斯之間的關系依舊十分密切。
這一點與俄羅斯和烏克蘭的關系截然相反,烏克蘭屬于投靠美西方國家陣營,被忽悠著自廢武功,然后一直與歐洲國家搞在一起。
烏克蘭首位總統克拉夫丘克
堅決成為反對俄羅斯的國家,最后就搞成了現在這個爛攤子。
白俄羅斯在獨立之后能夠保持現在的模樣,則要歸功于盧卡申科,這個人是堅定的布爾什維克主義,也被譽為蘇聯的守墓人。
當年蘇聯解體的投票大會上,盧卡申科作為代表就堅決反對,因此從信仰上而言,與普京之間是有著很大相同之處的。
他們對于蘇聯的緬懷非同一般,都是生活在紅色巨人庇護下的一代人。
普京一直重復著要重現俄羅斯人往日榮光,盧卡申科則是在日常政治生活著,繼續著蘇聯時期的經濟模式。
這一點足以證明,蘇聯在兩人心中的影響力是一樣的,即使蘇聯已經解體,也要在俄羅斯和白俄羅斯的日常政治中不斷回味。
白俄羅斯在盧卡申科的帶領下,政治上力壓反對派,確保美西方國家的入侵,保證政府的統治能力。
二、合并的好處
經濟上盧卡申科則是走社會主義老路子,國有化經濟在整個國家經濟中占比很高,許多白俄羅斯人都是在國有企業工作。
而外部壓力上,白俄羅斯和俄羅斯是一樣的,同樣受到了美西方國家的制裁和打壓,這也是歐洲國家對這些蘇聯遺民的相同策略。
如果不能像烏克蘭一樣成為“仆從”,等待他們的只有封鎖,北約東擴的過程中,白俄羅斯同樣受到了軍事壓力。
在地緣政治上,白俄羅斯領域和波蘭、立陶宛接壤。
北約的軍事部署對兩個國家造成了國防上的直接威脅,這也是白俄羅斯堅定支持俄羅斯的原因所在。
白俄羅斯如果不能幫助俄羅斯建立戰略縱深,將防御圈向西推,自己就會成為突出部,被美西方國家逐步蠶食。
因此上兩國的軍事、經濟和外交都是一個步子,要保證自身國土免受美西方國家侵犯。
這種歷史淵源再加上地緣政治帶來的合作,就是合并的一個基礎。
要是白俄羅斯和俄羅斯真的實現合并,就會成為一個超級大國,在軍事、經濟等方面有著質的飛躍。
比如,在國家的基本產業鏈上,俄羅斯地域廣闊,是一個能源大國,但工業技術不行,人民生活所需的輕工業產品都要從外國進口。
這也是美西方國家能夠不斷對俄羅斯施加制裁的一個原因,沒有制造能力,別人就能在政治對抗中實現打蛇七寸。
這一點也是蘇聯時期,對各個成員國分別承擔的經濟生產不同造成的。
當時蘇聯讓不同的加盟國分領產業,有人負責挖煤,有人負責造電視,有人負責軍火生產,然后進行交換。
白俄羅斯在這個過程中就繼承了一部分工業基礎,在機械制造和農業上比較擅長,兩個國家合并以后,在產業鏈上能夠做到互補。
俄羅斯提供能源,白俄羅斯繼續在工業制造上進行長足發展,往后也就不用擔心美西方國家的各種制裁,自給自足能讓成立后的“大俄羅斯”在全球化經濟中有著很強底氣。
軍事力量上,白俄羅斯的軍隊人數和裝備都不算強,國家常備軍中的陸軍、空軍和防空部隊加起來也才六萬人。
陸軍裝備中如今還裝備有大量T72坦克,要知道這都是上個世紀的蘇聯產物。
也不能說不強,只是對比現在各個軍事強國的國防裝備,明顯不是一個世紀的產物。
并且最為重要的一點,白俄羅斯是沒有核彈的,這一點在與北約的對抗過程中,無疑是一個很大劣勢。
后面是通過與俄羅斯簽訂秘密協議,普京在白俄羅斯部署了戰術核武器,這些核彈并不是轉讓,控制權和決定權也都在俄羅斯手中。
這就意味著在國防能力上,白俄羅斯有著很大不足,而俄羅斯的軍事實力自然不必多說。
俄烏戰爭打了三年,烏克蘭背后有著美西方國家的支持,俄羅斯完全是在以一己之力對抗眾多敵人。
三、存在的難點
有了俄羅斯的軍事力量,白俄羅斯往后的國防安全就要扎實許多,并且兩國的合并能直接擴展戰略縱深,對抗北約的東擴。
到時合并的“大俄羅斯”直接與北約成員國波蘭、立陶宛等國接壤,感到害怕的就是北約了。
還有最為直接的影響,兩個國家合并以后,這個新的國家將擁有1.8億人口,領土橫跨歐亞大陸,有了和美國對拼的力量。
美西方國家往后想要在經濟和軍事上對兩國進行打壓,已經不是那么容易實現的。
可即便合并之后有著這么多的好處,白俄羅斯與俄羅斯之間的合并一直在國際政治中被提及,事實上卻是難以實現的。
首先,美西方國家一定會強烈反對,為了阻止兩個國家的合并,不惜將俄烏的戰火燃燒到白俄羅斯身上。
其次,俄羅斯內部的極端保守主義,一直對土地念念不忘,曾妄想過吞并白俄羅斯,這引起了盧卡申科的極度反感。
畢竟當年蘇聯的倒塌,就離不開皇俄派的內部斗爭,現今白俄羅斯雖然在國防和經濟上存在難題,好在國家的發展道路都握在盧卡申科手中。
一旦“大俄羅斯”成立,盧卡申科就會在內部政治中被奪走權力,到時白俄羅斯人民也就有可能成為犧牲品。
除了這些政治中心人物的影響,另一方面,白俄羅斯的青年普遍向往歐洲。
在2021年白俄羅的民調過程中顯示,有超過七成的白俄羅斯民眾都反對與俄羅斯合并。
因為合并意味著政治和社會的不穩定,他們更希望能與俄羅斯保持現狀。
這些內外部因素,也是俄羅斯和白俄羅斯雖然適合合并,卻終究走不到一起的原因所在。
參考資料:
1、澎湃新聞 《聞一:白俄羅斯為什么“只能親俄羅斯,而不能親西方”?》
2、參考消息《盧卡申科:白俄羅斯并入俄羅斯“從來不成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