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是街區企業負責人,一位是社區獨居老人,她們之間跨越血緣的溫情故事續寫了二十年。這長達二十年的守望相助,譜寫出徐匯區楓林街道天龍街區“商居共融”的生動篇章。
位于中山南二路950弄23號的青錢柳生活館,堪稱客戶雪梅阿姨的“第二個家”。雪梅阿姨是一位退休試飛員,曾為祖國航空事業奉獻青春,她年輕時還擔任過樓組長,一直熱心社區事務。由于子女遠在大連,無法照料,自幾年前老伴離世后,雪梅阿姨便開始了獨居生活。
雪梅阿姨(右)與劉海蓮
2015年,青錢柳生活館進駐天龍街區,其運營公司彤康生物董事長劉海蓮是一位學護理出身、多年從事健康行業的公益人。一次偶然的機會,劉海蓮得知老客戶雪梅阿姨也住在這附近,便格外關注這位獨居老人,經常登門探望,和她聊天話家常。一來二去,兩人漸漸成了忘年交。
前幾年,雪梅阿姨身體不適,向劉海蓮求助,劉海蓮趕忙發動公司員工幫忙聯系就醫;術后雪梅阿姨行動不便,劉海蓮便囑咐青錢柳生活館的店長楊浩每日上門照料,變著花樣為雪梅阿姨準備營養餐食。劉海蓮的善舉還不止于此,她不僅長期資助大涼山兒童,還在鄭州水災時第一時間捐款。
去年某個冬天傍晚,一場意外突襲。正準備南下過冬的雪梅阿姨在餞行宴上突發暈厥,后被診斷為腦血管瘤破裂。危急時刻,楊浩全程護送就醫,劉海蓮則購置護理用品、參與治療方案討論。雪梅阿姨術后康復期間,劉海蓮常去探望她,陪她做康復訓練,教她使用助行器,還特意置辦了輪椅。從外地趕來的雪梅阿姨的女兒見此情狀,感動地對劉海蓮說:“您不僅救了我媽媽,更給了她第二次生活的信心!”
如今,雪梅阿姨也在劉海蓮與女兒的悉心照料下痊愈出院,她常說:“他們待我,比親人還親!”而青錢柳生活館的善舉,也帶動更多商戶加入街區互助網絡,讓“商居共融”從理念變成可觸可感的溫情現實。
記者:王永娟
編輯:寧平英
校對:耿潔玉
審校:韋麗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徐匯官方賬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