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住宅樓底層開養老院,居民不樂意
街道回應:手續全部合規
南京世貿外灘新城小區2期9棟的住戶曹女士向“紫牛問政”平臺反映,其居住的9棟一樓和二樓要改成養老機構,一些居民認為改變了房屋用途,不合規,并且裝修嚴重影響了業主的生活和安全。4月10日,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現場進行了探訪。
居民質疑: 這里開養老院是否違規
當天上午,記者來到了世貿外灘新城小區,投訴涉及的9棟就位于小區的北門處,業主可由北門進出小區。北門外側另有一條通道,通往9棟的一層二層區域。記者現場探訪時看到,一二層有施工人員進出,正在裝修。曹女士告訴記者,9棟有55層,屬于超高層住宅小區,養老機構選址在這里并不合理,此外也會給安全帶來很大壓力。
現場探訪時,記者在施工區域的外墻上看到了張貼的“關于世貿二期9號樓居民代表問題的回復”,其中就有居民提出的不少疑問:開辦該中心是否要經過9號樓居民同意;該中心是否存在占用公共通道的現象,以及外部人員借道進入小區的隱患;該中心是否只服務于世貿二期居民;該中心是否符合4A級養老機構的消防條件,以及日間照料是否擺放床位等。
街道回應:
全部合規,望居民理解
記者隨后聯系上了世茂外灘新城小區所屬的鼓樓區下關街道,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此前已經向業主解釋,一層建設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約670平方米)和家醫工作室,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建成后由專業服務機構管理,服務內容有老年助餐、助浴、棋牌活動、日間照料等,不設置住宿床位,不提供住養服務,并不是業主理解的“養老院”。
在“關于世貿二期9號樓居民代表問題的回復”中也提及,9號樓一、二層不是住宅,產權人為下關街道辦事處,其規劃用途為“公共設施(社區)”,該房屋用途并未變更,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也非商業,屬公益性質,符合原先規劃用途,所以并不需要額外專門征求9號樓業主的同意。此外,9號樓一、二層具有獨立進出口,緊急消防通道也為獨立設置,與三層以上住宅不共用。
“我們此前也邀請部分居民實地參觀了南京周邊街道和高層居民樓一樓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的環境設施、管理運營模式。”下關街道一位工作人員表示,居民養老服務的現實需求很大,而對建設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有相應的標準,能選擇合適的位置是挺不容易的,同時也希望居民能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對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給予更多的理解與支持。
就居民提出的疑問,記者采訪了江蘇新高的律師事務所合伙人馬廣路律師。馬廣路律師介紹說,參考《南京市養老服務條例》,從下關街道公示的“回復”來看,將該兩層公共設施用房具體明確作為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符合法律法規的規定。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薛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