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鼓噪聲勢的關稅戰一拖再拖,先從各國相繼不一的“對等關稅”變成暫緩90天,而具體要落實余下關稅這天,美國關稅系統卻離奇地出了差錯,故障持續超10個小時。換言之,美國對中國進口產品變相“豁免”了10小時關稅。
這些看似離譜的事件串聯到一起,就不難發現兩點,其一是特朗普手底下確實是草臺班子;其二是特朗普完全沒做好大打關稅戰的準備。
關稅戰一拖再拖,特朗普并不想真打,但中方反制打亂他的全盤戰略
據參考消息網報道,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更新稅則顯示,對進口的自動數據處理器、電腦、通信設備、半導體等商品的進口稅率不受“對等關稅”影響。
當然,具體的操作細節可能會更為復雜,比如一件商品中中美兩國制造比例不同,征收的稅額也就不同。同時有人分析稱,這次關稅豁免不會持續太久,等到美國國內有足夠的能力代替進口產品,很快就會被加征更高額關稅。
這種做法,才是更符合市場商業邏輯的理性選擇,但未必符合特朗普的政治利益。
關稅戰一拖再拖,特朗普并不想真打,但中方反制打亂他的全盤戰略
“對等關稅”毫無疑問會導致美國消費者市場面臨重擔,通脹指數可能會創下歷史紀錄,美聯儲大概率會見死不救,即便出手也是在后期階段,這一期間的政治壓力是可想而知的。
可現實是,大多反對特朗普的游行示威集中在民主黨州,而反對的內容也多是助學貸款、移民等問題,似乎關稅成為美國內部的共識。
很大程度上,美國人都吃了特朗普畫下的大餅,堅信關稅會讓“美國再次偉大”。
不過,情緒并不會讓特朗普暢通無阻,美國經濟一旦出現下行,甚至是衰退,各州票倉很快就會作出符合利益的選擇。
關稅戰一拖再拖,特朗普并不想真打,但中方反制打亂他的全盤戰略
原本,特朗普想再次拿關稅當作談判手段,逼迫中國等其他國家在各方面進行妥協。從多數國家的表現來看,妥協似乎是唯一選擇。
或許在白宮的預案中,中方有所反制是意料之中的,但沒想到中方會反制3次,且雙方都將關稅加到100%以上。
并且,中方進一步對部分非法美企進行精準打擊,同時限制稀土資源的出口,直擊美國七寸。
中美之間的博弈還是其次,重要的是此舉延緩了特朗普的全盤策略,不僅歐盟也在醞釀反制措施,就連日韓都在快速推動東北亞地區的自貿協定。
況且,關稅戰打到最后就是在打貨幣戰,美國要實現制造業回流,恰恰會削弱美元價值,而這與我們追求人民幣國際化卻是不謀而合的。
原本特朗普想逼迫中國簽訂類似廣場協議的條約,使人民幣相對美元升值來緩解美國存在的結構性經貿問題,但一次次的金融沖擊都沒法對中國經濟造成實質性損害,而這場持久戰還能打多久?特朗普心里都沒譜。
關稅戰一拖再拖,特朗普并不想真打,但中方反制打亂他的全盤戰略
關稅經貿、金融對沖,特朗普都沒占到絲毫便宜,最終還是要坐在談判桌上,老老實實地劃分蛋糕。這與一開始同中國商談沒什么本質區別,唯一不同的是,特朗普的政治利益受到損害,再怎么粉飾虛張也無法彌補自己的過失。
如果特朗普無法吸取教訓,對待中國的態度還是充滿高傲的無知與狹隘的偏見,那么多碰幾次壁,碰得頭破血流,也是理所當然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