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時,日本退役少將,曾在俄烏戰爭爆發10年前,精確預測莫斯科會向基輔動武,并有著“日本版局座”之稱的矢野義昭,對中日關系做出了預測。
他預言在2025年4月的時候,中國會對日本進行打擊,并奪取日本的沖繩縣,而日本的北海道也會被俄羅斯趁火打劫占領。
如今時間已經進入了2025年4月,這場預言中的中日戰爭并沒有真的發生。
但如果進行預測的話,一旦現在的中日兩國真的兵戎相見,開打后兩到三個小時會成為戰爭的關鍵,而且會產生三個極大的后果。
(矢野義昭)
兩到三個小時會是關鍵
為什么,兩到三個小時會成為戰爭的關鍵。
答案很簡單,日本是一個四面環海的島國,中日若交戰,大概率會以海空軍作戰為主。而在海空作戰領域,若雙方強弱過于懸殊,很少會出現消耗戰和持久戰的情況,幾乎瞬間就會演變成“決戰”。
這主要是因為,海空作戰高度依賴裝備、脫產職業軍人和后勤保障,技術密集,但脆弱性高,資源消耗巨大且難以補充。
(日本海自的“不知火”號)
這就意味著,一旦被對方迅速取得戰場優勢,弱勢方的陸軍或許還能依靠步槍、燃燒瓶等簡陋武器對抗敵方坦克,而海空軍則只能在制空權和制海權被剝奪后,陷入徹底癱瘓的境地。
同樣以日本為例,當年日本投降時,聯合艦隊IJN還殘留著伊勢級航空戰列艦、妙高級與高雄級重巡洋艦、秋月級防空驅逐艦、島風號驅逐艦、吹雪級響號驅逐艦、伊-400級潛艇航母、陽炎級雪風號驅逐艦等當時仍稱得上先進與強大的艦艇。
這些艦艇中,秋月級驅逐艦的100毫米高射炮,射速與精度領先盟軍;伊-400級潛艇的續航力與載機能力全球領先。
(吹雪級響號驅逐艦,后來被蘇聯海軍接收,改為信賴號)
但因主力艦“大和旅館”、“武藏旅館”等紛紛被美軍擊沉,剩余的日本艦艇雖仍保持一定戰斗力,但在已經控制制海權的美國面前,只能倉皇投降。
當年IJN全盛時期,可在部分領域與美國海軍斗個旗鼓相當,這也是美國人花費九牛二虎之力,才在戰場上取得制海權優勢的原因。
可一旦取得優勢,美強日弱的格局形成,戰局便會瞬間逆轉,呈現一邊倒的態勢。
(二戰美國海軍的企業號)
在現代海空作戰中,這種“雪崩效應”尤為顯著。
考慮到當下中國海軍與日本自衛隊的實力差距遠大于當年的美國海軍與IJN,這種雪崩效應甚至會比當年更為嚴峻。
要知道,美國在中途島戰役奪取制海權后,日本仍茍延殘喘了兩年之久,這既是因為當時日本仍有大量海軍精銳,也是因為中途島距離日本本土較遠。
(中途島海戰)
但如今日本已失去幾乎所有海外勢力,龜縮本土,且其主力艦艇與中國的055驅逐艦、核潛艇、航空母艦相比,差距遠大于當年美日差距,中國奪取制海權只會比當年的美國海軍更加容易。
就比如,很多人都曾思考過這樣一個問題:如果中國海軍在開戰初期便通過飽和式反艦導彈打擊、電子戰壓制和航母編隊突防等方式,迅速癱瘓日本海上自衛隊的作戰能力,并奪取宮古海峽、大隅海峽等關鍵水道,日本將如何應對?
(日本海自的村雨級)
答案很簡單,日本毫無應對之策。在這樣的飽和攻擊下,日本將很快徹底喪失制海權,其本土的工業基地、能源補給線、軍事基地將直接暴露在中國陸基導彈和航空兵的打擊范圍內,殘存的艦艇只能龜縮在近海,成為“活靶子”。
(日本的海自軍艦)
而從目前的軍事實力對比來看,中國完全可以在兩個小時之內實現這一目標。畢竟中日目前的武器差距已形成代差,而海灣戰爭中美軍對伊拉克的“輕松加愉快”也向世人展示了,在海空領域,代差一旦出現,往往就是一邊倒的屠殺。
更致命的是,海空戰的連鎖反應會迅速波及陸地。一旦日本喪失制空權,其部署在沖繩、琉球群島的軍事基地將在數小時內被摧毀。
此時,即便日本陸上自衛隊動員百萬兵力,也回因為缺乏制空權和制海權,難以組織有效反擊。
(日本海自的軍艦)
三大后果
那么這場戰爭會取得什么后果呢?
其實矢野義昭預言的中國吞并日本沖繩并不會發生,因為中國從不熱愛擴張,不屬于中國的土地,中國沒有興趣。
但他預測的俄羅斯吞并北海道,卻有可能成為現實。
(日本的北海道)
歷史上,沙俄曾多次覬覦日本的北海道,乃至日本的東北地區。
而如果中日爆發戰爭,日本本土防御必然“南重北輕”。此時,俄羅斯太平洋艦隊完全趁機出動,以“穩固南千島群島(即北方四島)防線”為借口,向日本方向增兵,并在與北方四島相近的北海道北部實施兩棲登陸,讓日本陷入腹背受敵的絕境。
(俄羅斯海軍)
現實層面,俄羅斯在北方四島部署了多款導彈,可有效封鎖宗谷海峽。
在這種情況下,日本海自主力南下,北方防線空虛。俄羅斯海軍完全可以進駐日俄之間的海域,并讓俄軍空降兵和海軍陸戰隊登陸日本,復制“克里米亞模式”,快速控制北海道北部要點,切斷日本本土與北海道的聯系。
(俄羅斯海軍)
第二個后果,亞洲最大的大城市之一的東京都遭受打擊。
誰都知道,擒賊先擒王的道理。
東京都作為日本最核心的經濟樞紐以及政治重心,毫無疑問會遭到中國軍隊的重點打擊。
(日本的東京都)
雖然中國軍隊的導彈,精確制導炸彈,海基火力,具有極高的準確性,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誤傷平民的可能性,但一定程度并不等于絕對,以東京都目前的人口分布來看,戰爭造成的巨大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幾乎就是板上釘釘的一件事情。
(日本的東京都)
東京都作為日本的經濟中心,一旦遭受打擊,日本的金融、貿易、工業等產業將遭受重創,日本的政府運作將陷入混亂,政策制定和執行能力將大幅下降,日本的國際地位和經濟地位也將由此一落千丈,而這也正是第三個后果。
尤其是因為這場戰爭造成的經濟損失,更是可能會對本已經疲軟的日本經濟帶來毀滅性的災難,屆時,日本不說世界第三經濟體的地位難保,甚至整個國家都有可能陷入赤貧。
所以,兩三個小時決定日本國運,絕不是簡單的戲言而已,在這樣的危險面前,日本必須要認清現實,否則只會迎來災難和毀滅。
參考資料: 1、觀察者網《重建“聯合艦隊”?日本海自艦隊編制即將大改》 2、中華網《日本“八八艦隊”沒了,“聯合艦隊”回來了?警惕!重建進程加速》 3、光明網《破產企業預計創11年新高,日本怎么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