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
近日,部分醫院、藥店、藥販子與參保人聯手通過偽造處方、虛假交易等手段進行“醫保套現”,將“回流藥”推到聚光燈下。這一事件再次暴露了醫保基金監管漏洞,也凸顯了藥品追溯碼在治理“回流藥”亂象中的關鍵作用。
藥品追溯碼是藥品的電子身份證,“一藥一碼”可以精準追蹤藥品的來源、流向和使用情況等全鏈條信息,有效防范假藥、劣藥以及“回流藥”的出現。
今年3月,國家醫保局等4部門聯合發布通知,要求自2025年7月1日起,醫保定點醫藥機構在銷售藥品時,必須按要求掃碼后方可進行醫?;鸾Y算;自2026年1月1日起,所有醫藥機構必須實現藥品追溯碼全量采集上傳。目前,各地醫保部門正在加速推進藥品追溯碼采集應用工作。
然而,推進過程中也面臨一些難點。藥品生產企業需要在短時間內完成大量歷史數據的上傳,而不同省市對數據格式的要求不統一,增加了企業的負擔。部分藥品生產企業對追溯碼賦碼工作重視不夠,存在賦碼不規范、數據上傳不及時等問題,影響了追溯碼監管的效率和準確性。還有部分醫療機構和零售藥店缺乏高效的掃碼設備和技術支持,導致藥品追溯碼采集和上傳效率低下。
針對這些問題,一方面需通過組織培訓和宣傳活動,提高藥品生產企業對追溯碼賦碼工作重要性的認識,激發企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另一方面,醫保部門應加強溝通與協調,推動數據格式的統一,提高數據上傳的效率和準確性。此外,還需考慮企業的成本問題,為企業提供詳細的操作指南和技術支持,確保數據上傳的順利進行。
每個追溯碼都在編織更嚴密的防護網。隨著藥品追溯碼采集應用工作的不斷推進,藥品流通和使用環節的亂象將得到有效遏制,公眾的用藥安全將得到更好保障,醫保基金也將更加合理地使用。(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林紫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