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加快建設農業強國規劃(2024-2035年)》,文件中明確提出:要改善農業領域國家實驗室和全國重點實驗室條件,建成一批世界一流農業科研機構和研究型農業高校。加強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推動農業主產區與科技創新活躍區深度合作。
經過查證名單,經過國家批準設立的農業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共有14個,涵蓋水稻生物學、作物遺傳改良、作物遺傳與種質創新、作物生物學、動物營養學、獸醫生物技術、家畜疫病病原生物學、植物病蟲害生物學、農業蟲害鼠害綜合治理研究、食品科學與技術、農業生物技術、農業微生物學、淡水生態與生物技術、植物生理學與生物化學等領域的國家重點實驗室,
上述這些國家重點實驗室分別依托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浙江大學、中國農業大學、華中農業大學、南京農業大學、江南大學、南昌大學、山東農業大學等科研院所及高校。
早在十余年前,國家就提出了推進高等農林教育綜合改革,實施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的舉措,推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創新,開展拔尖創新型、復合應用型、實用技能型200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項目。而其中涉及拔尖創新型基本與當前提出的研究型農業高校相呼應。
2014年實施的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拔尖創新型”高校合計有43所,基本涵蓋了國內主要的農林漁類高校,當然也包括了整合了農林漁類高校資源的綜合性大學。具體名單如下:
但是,與當前農業類高校國家重點支持,資本大力投入,相關企業人才緊缺的火熱不相匹配的是,由于家長和考生的認知與觀念,在高考報名中,農業類高校卻長期遇冷。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現代化農業技術推廣,農業科技將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農業類高校畢業生在這些領域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特別是在食品安全、生物工程等新興領域,人才需求量大且待遇優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