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尉出品、必屬精品!
本號為公眾號《校尉講武堂》在頭條的主賬號,此外別無分號。
周六晚繼續在視頻號與西瓜視頻同步直播,感興趣的朋友不妨過去看看。
自從特朗普開啟關稅戰以來,中美之間的關稅,已經分別提高到了125%和145%。
正如中國商務部發言人的表態,美方對華輪番加征畸高關稅已淪為數字游戲,在經濟上已無實際意義,若美方繼續關稅數字游戲,中方將不予理會。
因為在這么高的關稅壁壘下,如果不考慮經由第三國的“轉口”貿易,中美貿易已經實質性脫鉤。
這個時候,又有一些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自以為讀過幾天書就動不動要求別人多讀書,自以為留過幾天洋就動不動要求別人睜開眼睛看世界的所謂清醒者,紛紛跳出來冷嘲熱諷,聲稱美國是甲方、是金主,中國跟自己的甲方金主打關稅戰、搞貿易脫鉤,違背了最基本的商業規律,是自尋死路。
正如網友們對那些動不動就在漢語中夾雜幾個英文單詞的高華的評價,這不過是又一輪關于速跪論、投降論、必敗論的洋屁罷了!
對于所有公知、買辦、漢奸、高華、殖人、潤人等一屁股坐在洋人那邊的生物群體來說,放洋屁既是最基本的生存技巧,也是最基本的生存本能。
尤其是在國內的鄉巴佬面前,不學著萬斯的樣子向中國鄉巴佬放幾個洋屁,又怎么體現他們通過向西方主子搖尾乞憐、狐假虎威借過來的優越感?
區別在于,隨著西方虛偽普世價值觀的破產,放洋屁容易,但要繼續通過放洋屁混淆視聽、蒙蔽世人,卻是一天比一天難。
因此,洋屁制造者的話術也隨之升級,日常對話夾帶幾個英語單詞這種最原始的放洋屁方式已經被徹底拋棄,照本宣科背誦普世價值的低級模式也不再流行,甚至在普世價值基礎上編造的“不在乎大國崛起、只在乎小民尊嚴”之類的高級話術,也被他們忍痛舍棄。
時代在進步,放洋屁的方法也在進步。
現在最流行的洋屁,是偽裝人間清醒,打著獨立思考的名義歪曲人類社會的基本規律。
所謂中美脫鉤、中國得罪了最大的甲方因而必敗的論調,便是對基本經濟規律的扭曲。
這種最新發明的話術,往往帶有很強的欺騙性,很是能夠迷惑住一部分人。盡管從邏輯上講漏洞百出,但也必須予以駁斥。
我們知道,在正常的市場行為中,甲方是出錢購買產品或者服務的,乙方是提供產品或者服務的,因而甲方通常擁有更加強勢的市場地位。
這是普遍性的規律,但這個規律之所以能夠成立,有一個很容易被忽視的前提,那就是市場秩序能夠保持正常運轉。
而市場秩序的正常運轉,又包括兩方面:一是大家都能看到的表象,好比地面的大樓,二是大家容易忽略的基礎,好比大樓的地基。
市場秩序的表象,就是治安、工商、稅務、法院等國家機構提供的公共產品。只要這些機構不跑偏,甲方的市場地位就會高于乙方。
人們常說消費者是上帝,就是基于這種理想狀態的市場秩序。因為消費者手里有錢,商品、服務的提供者要掙錢,就必須討好消費者。
但在真正的社會實踐中,卻經常出現店大欺客的現象。
比如詬病甚多的房地產開發。從理論上講,買房者才是甲方,開發商乃是乙方。但在實際生活中,開發商才是牛氣沖天的甲方,消費者卻變成了忍氣吞聲的乙方,甚至購房合同都是這樣設置的。
購房合同上,甲方通常都是房地產公司,但從正常的商業邏輯來說,消費者才應該是甲方
理解了這點,再看當年的電影《甲方乙方》,大家肯定會有更深的體會。
因為葛優、劉蓓開的公司,本來應該是市場行為的乙方,可一旦作為甲方的消費者與他們訂立合同,卻往往會被乙方戲耍、摧殘。
這個鏡頭中的付彪,是否像極了買房被套的消費者?
從這個角度理解,當國際貿易秩序穩定運行的時候,當美元霸權高枕無憂的時候,自己就可以無限印鈔的美國,確實是最大的甲方,市場地位超然。
可當奧巴馬、拜登、特朗普等歷代美國精英前腐后繼、前赴后繼,連番出手摧毀了作為美元霸權根基的國際金融秩序、國際貿易秩序之后,是店大欺客、還是客大欺店,或者說,到底誰才是真正的甲方,就需要好好掰扯掰扯了。
在校尉看來,隨著國際貿易秩序的瓦解與重構,國際金融秩序必然同步瓦解、重構。
在這個過程中,中美之間,只可能是店大欺客。
要說清楚這點,就要深刻理解維護市場秩序正常運轉的潛在根基——所有市場主體都承認并且無法擺脫的國際貨幣體系。
為什么在我們的日常消費與正常的商業行為中,甲方都是金主爸爸?
因為甲方手里持有的貨幣,得到了國家信用的背書。這種法定貨幣的權威性,才是甲方牛氣沖天的底氣所在。
乙方的店開得再大,也不可能自己發行貨幣,而只能通過市場交易換取消費者手里的貨幣。
店大是可以欺客,但再大的店,包括規模萬億的房地產開發商,也必須接受國家法定貨幣。
因此,開發商再牛逼,也只能在購房者交錢之后再囂張,正如電影《甲方乙方》中的地主夫妻。
只要購房者沒交錢,開發商就得拿購房者當上帝哄著。
但在國家信用崩潰的末世,甲方、乙方的關系就會逆轉,因為這個時候的貨幣已經失去國家信用背書,只是一堆廢紙。
同理,國際貿易體系能夠形成并穩定運行,也是因為大家都承認美元的國際貨幣地位。而在美國實力衰退、國家信用下降的今天,特朗普再搞關稅訛詐,其實就相當于主動向全世界發出號召:美國要耍流氓了,大家都放棄美元吧!
在美元即將崩盤的情況下,還拿美國當金主爸爸,并且試圖用這套話術忽悠人,校尉只能說,這是病,得治!
說到這里,校尉又想起上世紀八十年代后期在縣城上中學時的經歷。
當時在學校食堂就餐,都要先購買餐票,然后憑票到食堂購買飯菜。
這種老餐票,校尉的同齡人應該都很熟悉
因為紙制餐票容易損耗,九十年代初開始改成塑料餐票,這個變化,校尉當時正好經歷了
由于餐票隨時可以在食堂兌現飯菜,相當于得到了學校食堂以及學校的信用背書,因此,在學校周邊的小賣部、小餐館,包括同學之間的借貸,餐票都可以當成貨幣流通。
校尉母校的老大門:圖中右側就是一個小賣部,當年下了晚自習,沒少在這里用餐票買吃的
可到后來,這些地方卻忽然都不收餐票了。
原因很簡單,學校不知出于何種考慮,開始不定期地頻繁更換餐票。
這種行為,其實就跟美國最近幾任政府干的事差不多——自己摧毀貨幣的信用。
但餐票雖然可以更換,作為學校,卻必須回收學生手中的舊餐票。
這個時候,就出現了新的套利途徑,從小賣部低價收購餐票,再原價交給學校回收。
說這個小故事,不僅是因為懷舊,而是想說明兩個道理。
一是最復雜的經濟學原理,以及所有復雜的原理、邏輯,其實就在你我身邊,只看你我是否能夠發現、體悟、利用。
牛頓發現萬有引力、愛因斯坦發明相對論,其實都是對于我們身邊環境的體悟。
可以想象,在美元崩盤之前的金融波動之中,既潛藏著巨大的風險,好比那些沒來得及處理舊餐票的商家和個人;也孕育著巨大的機會,好比那些套利者。
對于普通人來說,這樣的機會并沒有太大的實際意義,因為缺乏操作條件,比如普通學生,就根本沒有通過餐票更換進行套利的資本與渠道。
但對于國家來說,這種機會必須把握。比如最近美債被砸盤,就肯定不是哪一個國家的個體行為,而是多個國家心照不宣的默契。
二是國家與個人的行為邏輯不同。
上面說了,對國家尤其是有志于重建國際金融秩序、貿易秩序的大國來說,美元崩潰之前的金融波動,是不容錯過的機會,即便有風險,也必須大膽出手,為美元霸權的崩潰添磚加瓦。
但對普通人來說,秩序的重建,往往是風險大于機遇。因為有條件利用信息差套利的人,往往只是極少數;因為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太低,經不起太大的風浪。
就好比懂王調整關稅引發的美股波動,能夠套利的,肯定是懂王及其身邊的天子近臣。
既沒專業技能輔助、也沒內幕消息指引的普通人,試圖通過這種毫無規律、毫無邏輯的波動套利,被埋的可能性,遠大于掙錢的可能性。
對你我這樣的普通人來說,最重要的,是要學會潛伏、忍耐,學會跟著大趨勢走,這樣才能規避掉絕大多數的短期風險。
就好比海面的風浪再大,也無法威脅潛伏在海底的小魚小蝦。
那么,什么才是當今世界的大趨勢呢?
還是兩句校尉已經說老了、說糊了的經典語錄:一曰中美博弈才是百年變局唯一的主線,二曰中美博弈、趨勢在我,因而時間在我。
第一句話決定了,中美博弈,不管是國家還是個人,都沒有妥協退讓的空間。
那些期望通過讓步換取美國人不殺之恩的論調,不管是因為幼稚無知還是因為居心叵測,不管是以綏靖主義還是以投降主義的形式呈現,都必須徹底批判、徹底擯棄。
第二句話決定了,作為普通人,我們必須做多自己的國家,因為我們別無選擇。
那些假裝人間清醒的公知、買辦、高華,他們之所以不遺余力、絞盡腦汁為敵人說話,不是因為他們看不懂中美博弈的大趨勢,而是因為他們的利益早就已經與美國深度綁定,他們沒有忠于中國,但也并非忠于美國,而只是忠于自己的利益。
但對于我們這些既沒有利益在美國,也不靠放洋屁謀生的人來說,中美博弈,中國就是我們唯一的依托,只有中國贏,我們才會有出路。
客觀評價,中國崛起、中華復興的紅利,確實不會公平地體現到每一個人身上,這是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
因為沒有哪種政治體制、哪個執政當局,能夠實現絕對的公平。
但我們必須承認,中國崛起、中華復興,會大幅提高我們獲得發展紅利的空間與幾率。
國家要做的,是盡量為公民爭取發展權、生存權,并盡量公平地提供給全體公民,個人要做的,是在國家構建的競爭平臺上,合理合法地爭取個人的發展空間、生存空間。
這種發展空間越來越大的競爭機會,就是國家最大的發展紅利。能否拿到、能拿到多少,主要看個人。
相反,如果中國在中美博弈中落敗,最后付出代價的、付出代價最多的,不會是那些早就已經留好了退路的公知、買辦,而必定會是我們這些普通人。
關于這一點,不管是日寇屠刀下的中國老百姓,還是恐怖組織槍口下的敘利亞平民,以及古今中外歷史上無數因國家衰亡而流離失所、家破人亡的普通人,都已經用自己慘痛的經歷,做出了無可辯駁的證明。
最后聊聊,如果美元崩盤,哪些國家的抗風險能力最強。
從產業鏈的角度理解,世界上的國家,大體可以分為三類:資源型、工業型、消費型,他們的典型代表,剛好就是俄羅斯、中國、美國。
當美元霸權還在的時候,消費國是絕對的金主爸爸,資源國是絕對的乙方,工業國則既是甲方也是乙方。
消費國中,尤其是美國,因為有美元霸權和世界第一消費國的雙重加持,顯得無比強勢。
相反,由于資源的稀缺性,在工業國與資源國的博弈中,工業國的甲方優勢地位并不明顯。
當然,這是一個店大欺客、客大欺店的老套路,資源國、工業國的相對地位,永遠處于變動之中,并沒有絕對的優勢方。
中國工業剛崛起時,確實經常被資源國擺布,比如大家熟悉的鐵礦石博弈,我們當年就吃了不少虧。
但隨著中國工業優勢的確立,在與資源國的博弈中,中國已經逐漸占據主導。
總結一句,在美元霸權主導的國際貿易體系中,唯一絕對的優勢方,只有美元霸權加持的美國,資源國與工業國的關系相對均勢。
可當美元霸權瓦解之后,貨物就變成了硬通貨。
這個時候,資源國、工業國的地位會大幅上升,消費國反而會變得很卑微,因為他們既拿不出資源國、工業國承認的國際貨幣,也拿不出資源國、工業國需要的產品。
但工業國與資源國之間,卻可以通過貨物錨定雙方的貨幣體系,建立起穩定的貿易關系。
比如現在高頻出現的中外貨幣互換協議,本質上說,就是用中國的工業品與資源國的資源綁定,進而錨定兩國貨幣、錨定兩國貿易。
這種雙邊、多邊的錨定越多,美元霸權就瓦解得越快,美國在國際貿易體系中的優勢地位就瓦解得越徹底。
大家應該記憶猶新。俄烏沖突爆發之初,拜登政府祭出金融核彈,將俄羅斯踢出美元結算體系。當時也是引發一堆所謂金融專家的驚呼,聲稱俄羅斯馬上就會崩潰。
但到今天再看,結果正好相反,俄羅斯經濟并未崩潰,反而是美元霸權遭到了嚴重的反噬。
在校尉看來,雖然去美元化的口號已經喊了很久,但實際操作層面的去美元化,卻是從俄烏沖突以后開始的。
結語:
天下苦美久矣,天下苦美元霸權久矣!
對于美元霸權、以及建立在美元霸權基礎上的美國霸權,除了少數已經與美國綁定的國際版公知、買辦,絕大多數國家,其實都已經忍耐到了極點。
原來沒人站出來反抗,一是擔心美國報復,二是扛不起破壞國際金融秩序、國際貿易秩序的罪名。
俄烏沖突爆發后,拜登把美元武器化推上巔峰,將俄羅斯踢出了美元結算體系。
從此以后,對于去美元化,俄羅斯再無任何心理負擔——反正都已經被踢出來了,難道你還能把我踢出地球?
而對于其他國家來說,美元的信用也遇到了終極挑戰——既然今天可以踢大毛,誰知道明天會不會踢我?
但不管怎么說,拜登只逼反了大毛一個,其他國家并未被針對,造成的負面效應還可以控制。
相比拜登,懂王的向萬國增稅,卻是毫無區別的機槍掃射,明顯就是要逼反全世界。
對于有志于重構世界秩序的國家來說,這就是最好的戰略機遇。
老人家說過,我們不但善于破壞一個舊世界,我們還將善于建設一個新世界。
問題在于,在中國內部,我們怎么破壞舊世界,別人都沒法干涉,但在國際社會,如果我們貿然去破壞舊世界,在西方輿論霸權的抹黑下,卻肯定會變成千夫所指、眾矢之的。
因此,就算我們對美國主導的隱性經濟殖民體系再不滿,也只能在現有的國際規則體系下,逐步加以改良。
這本該是一個漫長而艱辛的過程,但懂王各種顛覆國際秩序的騷操作,不管是明目張膽向別國申索領土,還是這次萬國關稅戰,都已經把破壞國際秩序的大帽子,主動戴到了自己頭上。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讀懂這點,大家應該就會明白,這次關稅戰,就是美國最大的破綻,也是我們最好的機遇,就算懂王妥協,我們也不能輕易放過。
校尉相信,我們的戰略決策層,已經看到了這點,并且已經有了充分的準備。
這場關于誰是甲方的大戲,正在進入高潮。
征集國際時事背景信息:
老朋友都知道,校尉的文章,主要是基于公開信息寫的,其中兩大來源,一部分是歷史書籍,另一部分是網絡時事新聞。
這種來源,基本可以滿足戰略分析的需求,但卻不足以支撐對國際熱點的研判,也缺乏對當地民情、社情的深入分析。
為了增強文章的時效性與可讀性,特征集關于境外的文章線索,風土人情、社會百態均可,文字、圖片、視頻均可,只要能反映當地真實情況就行。
有感興趣的朋友請留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