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利好 下周領漲
昨天晚上,市場突發了一條利好消息。據財聯社消息: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11日悄然發布了更新稅則,豁免了包含自動數據處理器、電腦、通信設備、顯示器與模組、半導體相關等類別商品的進口稅率,不受“對等關稅”影響。
老特這一舉措有利于緩解美國消費者的高價擔憂,也有利于包括蘋果、三星在內的電子巨頭,以及芯片巨頭英偉達,豁免包括中國產品。
從貿易數據看,2024年中國對美出口結構中,智能手機、電腦及其他電子產品占比高達25-30%。這一政策轉向暴露出兩個關鍵信息:
一是,這意味著老特部分認慫了。老特一開始氣勢洶洶,結果卻不得不悄悄修改規則。老美意識到,這場“對等關稅”付出的代價太大,最終只能選擇妥協。這就像是一個“硬漢”在現實面前低下了頭,承認自己的政策不得人心。
二是,印證了所謂“科技產業鏈回遷美國”的口號缺乏可行性,特別是蘋果公司最新供應鏈報告顯示,其產能仍然依賴中國,短時間內想把蘋果相關產業遷回美國,這是不現實的。
根據羅森布拉特證券的預測,按照54%的關稅稅率,高端iPhone 16 Pro Max在美國的售價將從1599美元飆升至2300美元。如果按照145%的稅率,蘋果等于是自尋死路!在全球消費電子需求疲軟,漲價等于把市場拱手讓給華為、小米。
美國本土工人短缺、成本高昂,建設新工廠不僅成本高昂,而且耗時漫長,遠水解不了近渴,況且蘋果連顆螺絲釘都要從外國進口。蘋果只是冰山一角,美國科技圈的“災難片”可能才剛剛開場。
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產能占全球 40%,大量零部件從中國采購。英偉達芯片設計雖在美國,但制造嚴重依賴臺積電;萬億巨頭亞馬遜同樣不好受,亞馬遜平臺約30%的商品來自中國。這種情況下,老美妥協是非常正常的。
但,這項豁免并不適用于老特針對我們的另一項關稅措施:20%的關稅是為了向中國施壓,要求其打擊芬太尼以及其前體物質的出口。這項關稅仍然有效,包括老特第二任期前實施的舊關稅,也沒有變化。彭博社報道評論稱,這是老特與我們毛衣沖突中首次出現的“軟化”跡象。
不過,這次關稅暫緩可能只是暫時的。它是基于一項初始命令做出的,該命令旨在避免同類產品被重復征稅。這項豁免措施同時也被視為是為未來新一輪、針對特定行業的關稅措施鋪路。比如,老美政府預計很快會針對半導體進口發起新的調查等等,所以,后面的路還任重道遠,大家還需繼續齊心協力,中國,加油!
老美這次妥協,利好最大的是消費電子、芯片半導體方向。上周五芯片半導體領漲帶動了市場人氣,大盤雖然漲幅不大,但兩市個股全線活躍,科技股就是市場的奠基石,是散戶的主心骨,只要科技股繼續活躍,大盤最終還是要站上3400點。
這里我們要提醒的是,上周五芯片半導體已經啟動,周末出利好都是量化資金調倉的機會,所以,大家追漲需謹慎,每次你想大干一場的時候,結果,你都是被量化大干的。請注意關注趨勢巡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