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山野菜是“憶苦”?菜現(xiàn)在成了“新寵”菜
春天里,山野菜悄然成為年輕人的餐桌“新寵”。筆者昨天上午(4月12 日)走訪了平?jīng)鲠轻紖^(qū)南山菜市場、公園路菜市場及崆峒鎮(zhèn)農(nóng)貿(mào)市場發(fā)現(xiàn),五爪菜、苴蓿菜、地地菜、苦苦菜、蒲公英、香椿、野小蒜菜等時令野菜已全面上市,成為市民菜籃子的“春日限定款”。曾經(jīng)被視為“憶苦飯”的、苦苦菜、薺菜、蒲公英、野小蒜等山野菜,如今以“有機”“養(yǎng)生”“網(wǎng)紅”等新標(biāo)簽走紅。
五爪菜
苴蓿菜
平?jīng)鲠轻紖^(qū)本地野菜扎堆上市,“鮮”氣撲鼻
在崆峒區(qū)南山菜市場東西兩面壙坡上,成蛇皮袋裝的五爪菜、苴蓿菜、地地菜翠綠鮮嫩,香椿芽紫紅透亮,蒲公英菜葉片帶花,農(nóng)村婦女們將自已采摘幾種山野菜分門別類擺放。“今年天冷,野菜長得慢,但品質(zhì)比往年更好!”攤主張大嬸邊整理蛇皮袋里的菜邊介紹。她的攤位上,蒲公英、苦苦菜、白蒿等野菜被市民圍得水泄不通,一位市民特意從市區(qū)東關(guān)趕來,稱要“把春天的味道帶回家”。
地地菜
苦苦菜
在公園路菜市場內(nèi),年輕面孔明顯增多。在“春菜專區(qū)”,菜攤老板正在教一位年輕小姑娘做薺菜,說:“洗凈后,要先焯水……你回家做了試試,這樣子顏色鮮亮,吃起來口感也更好。”據(jù)一位攤販介紹,受今春持續(xù)低溫影響,本地山野菜上市時間較往年推遲了近兩周。即便如此,春菜銷量比去年同期有所增長。攤主指著貨架上的香椿說:“這些都是本地大棚里產(chǎn)的,早上摘好就來上市,你看葉子還帶著露水呢!”
蒲公英
香椿
出乎意料的是,這個崆峒鎮(zhèn)農(nóng)貿(mào)市場發(fā)現(xiàn)逢集日,也布滿了各種各樣品種的山野菜。王先生的攤位上,五爪菜、苴蓿菜、地地菜、苦苦菜、蒲公英、香椿、薺菜等小眾野菜琳瑯滿目。他告訴筆者:“老顧客們早就算著日子等野菜上市,現(xiàn)在每集日的新鮮野菜比往年銷量都高,山野菜中午前就搶光!”采訪期間,不少市民也表示,野菜的短暫賞味期更顯珍貴,即便價格略高也要“嘗頭茬鮮”。
傳統(tǒng)與時尚碰撞的“野菜盛宴”
野菜的走俏,不僅在于其自然風(fēng)味,更因它激發(fā)了市民的烹飪創(chuàng)意。在崆峒區(qū)南山菜市場,市民賀先生采購了薺菜和香椿:“薺菜包餃子,香椿炒雞蛋,都是我家春天的保留菜式。”
“新鮮健康,營養(yǎng)美味,好吃又減脂的山野菜。”攤主郜紅霞的吆喝聲吸引了不少顧客。她的攤位上,幾種山野菜被分裝進精致的紙箱,貼上“野生”“無污染”手寫標(biāo)簽。
野小蒜
“不吃上口野菜,怎么能說春天到了。”正在選購野菜的市民武女士表示,野菜一上市,才感受到平?jīng)龅拇禾煺嬲齺砹恕!艾F(xiàn)在頓頓大魚大肉,吃多了也不健康,包個薺菜餃子吃,蒸個苜蓿菜窩窩頭吃,不僅能換換口味,也回憶回憶過往的生活。”郭女士說。
回憶過去吃野菜的年代看看如今的野菜走俏
筆者回憶起老家在六十代,大隊宣傳隊排演的眉戶劇《憶苦思甜 》∶有一段唱詞 ““兩根竹快一碗哎飯,苦苦菜野菜湯把肚填 …… ”。
如今野菜值錢了∶“四月春暖花又開,男女老少挖野菜。地籠溝,綠化帶,麥子地里直徘徊。提著籃子前腳走,手拿鐮刀后頭來。”“草長鶯飛四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槐花餅,榆錢飯,薺菜豆腐最下飯。蒲公英、昋椿芽,廚房小白選涼拌。”
(張耀忠 )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